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 走近烏龜,了解烏龜

要了解烏龜,請先從龜(烏龜的簡稱)字的起源開始。龜是象形字,像龜之形。在我國的甲骨文中,龜之頭、腳以及龜殼之紋路具現,宛然如畫,如圖1-1 (1、 2部分)所示。由圖可知,有正面的形象(1部分),也有側面的形象(2部分)。《說文》占文中(4部分)表現的是正面形象,《說文》小篆中(5部分)及以后表現的都是側面形象。“龜”是“”的簡化字,但烏龜側視之形仍然依稀可辨。可見“龜”字經過幾千年的演變,筆勢雖有不同,而形象依然存在。

圖1-1 龜的字源演變

1、2的來源見《甲骨文字典》第1434頁;3的來源見《郭店》第182頁;4、5的來源見《說文》第285頁;6的來源見《馬王堆》542頁;7的來源見《甲金篆》第934頁。

“龜”是爬行綱龜科動物的統稱。《說文》曰:“龜,舊也,外骨內肉者也。”《殷虛書契前編》曰:“丙午卜,其用龜?”龜在古代用于占卜,也用作貨幣,因以龜為占卜和貨幣之稱。古代印紐多作龜形,因以龜為印章的代稱。古代碑座也常做成龜形,因此稱為碑座。龜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富有象征意義,大致可分為一褒一貶兩個方面。一是龜的壽命很長,古人視為通神之靈物,常用于卜卦,因此賦予龜以吉祥、神圣的意義,如以“龜年鶴壽”形容人的長壽,以“龜龍”“龜象”比喻神靈;二是龜受到驚擾或遇到危險時常把頭、腳、尾都縮進殼內,因以“縮頭龜”“龜孫子”等為詈詞,含有貶義色彩。俗體楷書“龜”基本承續了《說文》占文中(圖1-1的4部分)的寫法,將有錯紋的甲背符號簡化成了“田”,大大簡化了“龜”的字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兰市| 承德县| 福海县| 新和县| 波密县| 砀山县| 枝江市| 五台县| 衡东县| 江北区| 定安县| 万宁市| 墨竹工卡县| 巴林左旗| 茂名市| 两当县| 淳安县| 泰安市| 绥阳县| 奉化市| 九台市| 桐庐县| 河津市| 和硕县| 康乐县| 南乐县| 东阳市| 乌鲁木齐市| 清苑县| 石柱| 淳化县| 漳州市| 呼伦贝尔市| 曲阳县| 富蕴县| 新昌县| 色达县| 舒兰市| 横山县| 茌平县| 博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