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的會計要素與會計等式

一、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的會計要素

會計要素就是會計對象的構成要素,是對會計對象的基本分類。會計核算對象的內容多種多樣,為了對有關核算內容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就需要對會計對象進行基本分類,把會計對象分解成若干基本的要素,這樣就形成了會計要素。由于會計要素是構成會計報表結構的基礎,所以它又被稱作會計報表要素。由于財政總預算會計、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反映和監督的具體內容不盡相同,所以,財政總預算會計、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的會計要素,特別是其各個要素所包括的具體內容也存在差別。

(一)財政總預算會計要素

財政總預算會計要素由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支出構成,各要素的含義及所包括的具體內容如下:

①資產。財政總預算會計的資產是一級財政掌管或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包括財政性存款、有價證券、暫付及應收款項、預撥款項等。

②負債。財政總預算會計的負債是一級財政所承擔的能以貨幣計量、需以資產償付的債務,包括應付及暫存款項、按法定程序及核定的預算舉借的債務、應付外債利息和費用等。

③凈資產。財政總預算會計的凈資產是指資產減去負債的差額,包括各項結余、預算穩定調節基金、預算周轉金等。

④收入。財政總預算會計的收入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根據法令和法規取得的非償還性資金,是一級財政的資金來源,包括一般預算收入、基金預算收入、專用基金收入、債務收入、債務轉貸收入、資金調撥收入和財政專戶管理資金收入等。

⑤支出。財政總預算會計的支出是一級政府為實現其職能,對財政資金的再分配,包括一般預算支出、基金預算支出、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專用基金支出、債務還本支出、債務轉貸支出、資金調撥支出和財政專戶管理資金支出等。

(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要素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要素由政府預算會計要素和政府財務會計要素構成。其中,政府預算會計要素包括預算收入、預算支出和預算結余,政府財務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支出,各要素的含義及所包括的具體內容如下。

①預算收入。預算收入是指政府會計主體在預算年度內依法取得的并納入預算管理的現金流入。預算收入一般在實際收到時予以確認,以實際收到的金額計量。

②預算支出。預算支出是指政府會計主體在預算年度內依法發生并納入預算管理的現金流出。預算支出一般在實際支付時予以確認,以實際支付的金額計量。

③預算結余。預算結余包括結余資金和結轉資金。結余資金是指年度預算執行終了,預算收入實際完成數扣除預算支出和結轉資金后剩余的資金。結轉資金是指預算安排項目的支出年終尚未執行完畢或者因故未執行,且下年需要按原用途繼續使用的資金。

④資產。資產是指政府會計主體過去的經濟業務或者事項形成的,由政府會計主體控制的,預期能夠產生服務潛力或者帶來經濟利益流入的經濟資源。

⑤負債。負債是指政府會計主體過去的經濟業務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資源流出政府會計主體的現時義務。政府會計主體的負債按照流動性,分為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

⑥凈資產。凈資產是指政府會計主體資產扣除負債后的凈額。凈資產金額取決于資產和負債的計量。

⑦收入。收入是指報告期內導致政府會計主體凈資產增加的、含有服務潛力或者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的流入。

⑧費用。費用是指報告期內導致政府會計主體凈資產減少的、含有服務潛力或者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的流出。

(三)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要素

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要素由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費用構成,各要素的含義及所包括的具體內容如下。

①資產。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的資產是指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并由民間非營利組織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民間非營利組織帶來經濟利益或者服務潛力。資產按其流動性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受托代理資產等。.

②負債。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的負債是指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含有經濟利益或者服務潛力的資源流出民間非營利組織。負債按其流動性分為流動負債、長期負債和受托代理負債等。

③凈資產。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的凈資產是指資產減去負債后的余額。凈資產按照其是否受到限制,可分為限定性凈資產和非限定性凈資產等。

④收入。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的收入是指民間非營利組織開展業務活動取得的、導致本期凈資產增加的經濟利益或者服務潛力的流入。收入按照其來源可分為捐贈收入、會費收入、提供服務收入、政府補助收入、投資收益、商品銷售收入等主要業務活動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⑤費用。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的費用是指民間非營利組織為開展業務活動發生的、導致本期凈資產減少的經濟利益或者服務潛力的流出。費用按照其功能分為業務活動成本、管理費用、籌資費用和其他費用等。

二、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的會計等式

會計等式也稱為會計平衡公式,是表明各會計要素之間基本關系的恒等式。會計對象可概括為資金運動,具體表現為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化,每發生一筆經濟業務,都是資金運動的一個具體過程,每個資金運動過程都必然涉及相應的會計要素,從而使全部資金運動所涉及的會計要素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會計要素之間的這種內在關系可以通過數學表達式予以描述,這種表達會計要素之間基本關系的數學表達式就叫會計等式。政府與非營利組織資產、負債和凈資產這三個要素之間的關系可表示為以下公式:

在政府和非營利組織經濟業務活動過程中,必然取得一定數額的收入,同時也必然發生一定數額的費用。收入和費用相抵后的余額為結余。收入、費用和結余之間的關系可表示為以下公式:

一定會計期間的結余可以增加凈資產,同時,如果收入與支出抵減后的結果是負數,則會使凈資產減少。因此,在收入與支出尚未結轉的情況下,上述兩個公式結合起來可以表示為以下公式:

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費用)

這一公式可進一步變形為:

式(1-1)可理解為靜態等式,它反映會計主體在特點時點上資產、負債與凈資產之間的恒等關系;式(1-2)和式(1-3)可理解為動態等式,它們反映會計主體在業務活動過程中的收支結余情況及凈資產的增值情況。會計等式是會計學中的一個基礎理論,它是設置賬戶、復式記賬和編制會計報表的理論依據。


本章小結

我國政府與非營利組織的會計目標是向有關信息使用者提供對決策有用的信息,其信息質量必須滿足可靠性、全面性、相關性、及時性、可比性、可理解性和實質重于形式的要求。

我國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的一般對象是各級政府、行政事業單位和民間非營利組織的資金運動過程和結果,具體表現為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化。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的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費用,各會計要素之間存在內在的聯系,用數學表達式表示即為會計等式,具體有:

資產=負債+凈資產

收入-費用=結余

會計等式是設置賬戶、復式記賬和編制會計報表的理論依據。

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會計主體、持續運行、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

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除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采用單一的權責發生制之外,其余均采用雙重的會計確認基礎。其中,財務會計采用權責發生制,預算會計采用收付實現制,國務院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復習思考題

1.簡述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的會計對象及會計目標。

2.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的核算基礎較企業會計相比有何不同?

3.簡述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

4.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的會計要素包括哪些?各要素之間有何內在聯系?

5.簡述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的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蓬安县| 平安县| 淮北市| 胶南市| 北安市| 吉木乃县| 梁河县| 徐闻县| 闽侯县| 南木林县| 祁阳县| 芦溪县| 东乡族自治县| 高邮市| 扬中市| 溧阳市| 洛扎县| 南安市| 皋兰县| 西青区| 庆云县| 蓬安县| 星座| 怀远县| 茌平县| 大石桥市| 大邑县| 柳江县| 湘潭县| 化州市| 襄垣县| 青冈县| 西丰县| 万荣县| 天镇县| 晋中市| 平谷区| 克拉玛依市| 内黄县| 武安市| 祥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