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新時代的民間外交

一、民間外交的概念辨析

1.新時代民間外交的提出

2014年5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60周年紀念活動。他在講話中提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樓前的一句話:“戰爭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務須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衛和平之屏障。”習近平說,這句話揭示了一個真理,就是維護世界和平也好,促進各國共同發展也好,關鍵是要讓各國人民充分認識和平與發展對人類的意義。因此,我們必須大力加強文明交流互鑒,而民間外交則是推進文明交流互鑒最深厚的力量習近平.在中國國際友好大會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60周年紀念活動上的講話[EB/OL].(2014-05-1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15/c_1110712488.htm.

這不是中國的最高領導人第一次闡述民間外交的意義。2012年5月,習近平就參加過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的會議,指出新世紀新階段,民間外交的任務更加繁重、作用更加突出、舞臺更加廣闊。黨和國家會一如既往地支持民間外交的發展林凌.習近平:民間外交的舞臺將更加廣闊[EB/OL].(2012-05-15).http://news.cri.cn/gb/27824/2012/05/15/2225s3684215.htm.

習近平的講話“明確了新時期民間外交的地位、作用和努力方向,重申了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一貫主張和堅定決心”李小林.譜寫民間外交事業的新篇章——學習習近平主席關于民間外交的重要講話[J].求是,2014(15):55-57.。雖然中國領導人和權威官方文件從來沒有指明民間外交的概念內涵,但從習近平的講話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民間外交在新時期中國的外交藍圖中,具有一些顯著的特征。

第一是中國的民間外交與社會組織有密切的聯系。習近平兩次對民間外交進行系統的闡釋,都是在出席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的會議上。在此以外,在習近平本人講話和中央政府的會議文件中,雖然多次提到過“民間外交”,但沒有像這兩次講話一樣進行過專門和詳盡的闡述習近平曾強調:“要著力加強對周邊國家的宣傳工作、公共外交、民間外交、人文交流,鞏固和擴大我國同周邊國家關系長遠發展的社會和民意基礎。關系親不親,關鍵在民心。要全方位推進人文交流,深入開展旅游、科教、地方合作等友好交往,廣交朋友,廣結善緣。要對外介紹好我國的內外方針政策,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把中國夢同周邊各國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區發展前景對接起來,讓命運共同體意識在周邊國家落地生根。”參見:央視網.習近平在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EB/OL].(2013-10-25).http://news.cntv.cn/2013/10/25/ARTI1382712117095880.shtml.。這意味著社會組織在民間外交中擔任著關鍵的角色林凌.習近平:民間外交的舞臺將更加廣闊[EB/OL].(2012-05-15).http://news.cri.cn/gb/27824/2012/05/15/2225s3684215.htm.

第二是民間外交和公共外交、城市外交有著密切的聯系。習近平在兩次講話中,都把這三者并列。他不僅要求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在這三個方面都要發揮重要作用,還在2014年的講話中對這三者都分別提出了要求:“民間外交應該發揮優勢作用,開拓更多交流渠道,創建更多合作平臺,引導國外機構和優秀人才以各種方式參與中國現代化建設。要大力開展中國國際友好城市工作,促進中外地方政府交流,推動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要重視公共外交,廣泛參加國際非政府組織的活動,傳播好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一個真實的中國、立體的中國、全面的中國。”習近平.在中國國際友好大會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60周年紀念活動上的講話[EB/OL].(2014-05-1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15/c_1110712488.htm.

第三是中國民間外交的目標是服務于世界和平和發展事業。要實現“讓各國人民充分認識到和平與發展事業對人類的意義”,民間外交應該采取的途徑包括“多領域、多渠道、多層次開展民間對外友好交流,廣交朋友、廣結善緣。要以誠感人、以心暖人、以情動人,拉近中外人民距離,使彼此更友善、更親近、更認同、更支持,特別是要做好中外青少年交流,培養人民友好事業接班人”習近平.在中國國際友好大會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60周年紀念活動上的講話[EB/OL].(2014-05-1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15/c_1110712488.htm.

但是,對于開展和研究民間外交的人來說,在這幾個方向上仍然有很多尚待解答的疑惑。民間外交到底是什么?如果簡單地“望文生義”的話,“民間外交”看起來應該是“人民”或“民眾”之間的交往。除了社會組織以外,民眾個人,包括旅游者,商務人士、留學生等在民間外交中發揮什么樣的作用?營利性機構,比如企業也可以發揮作用嗎?地方政府、半官方機構等既不是“政府外交”的主體,也不屬于“民間”機構,在民間外交中是什么角色?上述這些主體的國際交往都有可能促進人民之間的了解、增進人民的感情,但似乎并不全都屬于一般說的“外交”的范疇。

把我們的思考延伸到理論層面,更普遍的疑問是:公共外交和民間外交這兩個概念都在中國最權威的政治表述中出現,這二者有什么區別?如果兩者都是“外交”的一部分的話,應該在什么層面上服務于國家的利益和戰略需要?是不是像國外一些人揣測的那樣,也會服務于中國特殊的國家利益,比如對別的國家進行“文化入侵”和“滲透”?

厘清這些問題,才能理解中國民間外交的新變化。中國民間外交正在進入新時代,這也是中國社會組織“走出去”參與全球治理背后最主要的政策推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等县| 普陀区| 和田县| 永泰县| 兴安县| 上饶县| 安陆市| 嘉祥县| 固始县| 芦溪县| 宿州市| 肃北| 北辰区| 丘北县| 汝城县| 平果县| 抚顺县| 浪卡子县| 延庆县| 仁怀市| 溧水县| 沅江市| 太保市| 郴州市| 巩留县| 靖宇县| 长泰县| 卫辉市| 雷波县| 镇赉县| 金坛市| 潮州市| 合作市| 高碑店市| 垦利县| 汝阳县| 重庆市| 黄陵县| 伊宁县| 洛南县| 亚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