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裝甲防護技術研究
- 曹賀全 孫葆森 徐龍堂 趙寶榮 孫素杰編著
- 801字
- 2021-03-10 11:38:27
1.2 槍彈
1.2.1 普通槍彈
普通槍彈的口徑在4~9mm范圍內,雖不具備穿甲功能,但對輕裝甲防護系統也能造成一定傷害。隨著發射槍支的不同,初速變化范圍為300~1000m/s。當其著速在100m/s以上時,可以對不受護體裝甲保護的人體形成創傷。值得指出的是,普通槍彈擊中裝甲時,雖不能穿入,但彈丸內的鉛熔化后的飛濺物也可以傷人或損壞坦克的觀瞄儀器。日本侵華戰爭中使用的裝甲車(93式)與坦克(95式及89 B式)在裝甲上開有縫隙以進行觀瞄,曾經發生熔鉛飛濺物傷及乘員眼睛的事例。圖1-2為普通槍彈的結構及其著靶時的變形狀態。圖1-3為普通槍彈的熔鉛在碎裂的陶瓷裝甲縫隙中流動的情況。

圖1-2 普通槍彈的結構及著靶姿態
(a)普通槍彈結構圖;(b)普通槍彈著靶姿態

圖1-3 普通槍彈的熔鉛流動示意圖
1—熔鉛飛濺;2—鉛芯;3—陶瓷靶;4—陶瓷中心碎片
1.2.2 鋼芯彈
圖1-4所示為鋼芯(或硬質合金芯)穿甲彈的結構簡圖與著靶狀態示意圖。
穿甲槍彈的常見口徑有5.45mm、5.56mm、5.58mm、7.62mm和12.7mm,初速范圍為650~1000m/s。7.62mm鋼芯穿甲彈在著速約為850m/s時,可以擊穿厚度為10mm的標準均質裝甲鋼板(Rolled Homogeneous Armor Plate, RHA)。12.7mm鋼芯穿甲彈在著速約為820m/s時,可擊穿厚度為20mm的標準均質裝甲鋼板。

圖1-4 鋼芯彈結構簡圖與常見的損傷狀態
(a)鋼芯穿甲彈結構圖;(b)塑性鋼板上花瓣狀損傷;(c)脆性鋼板上鋸齒狀損傷;(d)未穿透彈坑
常見計算槍彈穿甲性能的公式是依據靶板上的彈孔體積與槍彈的著靶動能成比例而進行計算的,即

式中 vs——著靶速度(m/s);
m——槍彈質量(g);
a——彈孔截面積(m2);
T0——裝甲厚度(mm)。
由式(1-1)得到

式中 d——槍彈直徑(m);
K——穿甲系數。
當以鋼芯穿甲彈射擊低碳鋼板時,K=60000~70000。鋼芯穿甲彈射擊均質裝甲鋼板時,K=75000~85000。影響K值的因素很多,除與式(1-2)中著速、彈徑、彈的質量及板厚有關外,著靶角度、靶板支撐或固定狀況以及環境溫度等都會對K值精度有影響。所以雖然K值允許范圍較寬,依然需要在某些固定條件下,通過足夠的射擊試驗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