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裝甲防護技術研究
- 曹賀全 孫葆森 徐龍堂 趙寶榮 孫素杰編著
- 645字
- 2021-03-10 11:38:30
1.9 小結
綜上所述,現在常規反坦克武器的各種發展及其區別,許多都是在發射或運送以及制導手段上。對于防護設計更為重要的是,歸納、研究各種常規攻擊武器破壞坦克和裝甲車輛的原理,有針對性地采取防護措施,并為防護設計提供合理的邊界條件。由前文可見,反裝甲武器的種類多樣,型號繁多。但是,僅從毀傷機理角度來說,基本可以分為穿甲型戰斗部、破甲型戰斗部、破片型戰斗部和爆炸成型戰斗部4種(圖1-44)。
在這4種威脅中,破甲彈和穿甲彈對裝甲車輛的威脅最大,是裝甲防護技術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作為裝甲防護技術的研究人員首先要對穿甲和破甲的基本過程形成基本的認識,以便為裝甲防護技術研究以及結構設計奠定理論基礎。

圖1-44 反裝甲威脅綜合分析
破甲彈可以用多種武器發射,戰場上使用頻率很高,所以設計裝甲車輛的防護系統時對破甲彈的抵御相當重視,正在發展中的主動防護措施首選的防護對象為破甲彈。破甲彈的飛行速度低,雖然金屬射流速度高,但容易受到干擾;同時,由于其總打擊能量低,所以容易被特種裝甲所抵御,如復合裝甲、反應裝甲和正在發展中的主動裝甲對防御破甲彈都是比較有效的。

圖1-45 100mm穿甲彈與100mm破甲彈性能對比
(a)穿甲彈彈坑;(b)破甲彈彈坑
長桿形次口徑動能穿甲彈的發射速度高,命中精度高,打擊能量大,彈體飛行姿態穩定,不易受干擾,所以裝甲防護系統對長桿形穿甲彈的防護效率一直難以提高。
圖1-45為同一口徑的兩種彈在均質裝甲鋼板上形成彈坑的對比。長桿形次口徑動能穿甲彈的打擊能量和彈坑體積均高出破甲彈4倍。這是從事裝甲防護研究人員應予以重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