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啟蒙運動三書:論法的精神(上、下)
- (法)孟德斯鳩
- 1763字
- 2021-12-08 15:43:25
序
如果說在這本書的紛繁復雜中存在任何與我的期望相反的事情,這可能會冒犯到讀者,但實在不是我有意為之。從我的本性來說,我根本就不是那種嚴厲苛責的人。柏拉圖感謝上蒼,他能生于蘇格拉底時代,而我也是同樣心存感激,讓我能生在這個政體當中,它希望我服從那些它讓我摯愛的人們。
我希望能得到幫助,因為我擔心不會得到大家的準許和認可。一個人不會只通過片刻的閱讀就來評判二十年寫就的作品,也不會因此對整本書,而不是書中的只言片語表示贊同或譴責。如果想找尋作者的設計思路,則只能通過深入挖掘作品本身的脈絡。
我通過審視人性開始我的創作,我深信,身處數不勝數的法律條文和道德風俗之中,他們不可能只按照自己的喜好行事。
我定下了很多原則,并且我已經發現好像是按照這些原則自身行事的特殊情形,所有國家歷史的形成都是這些規則作用的最終結果,且每個特定的法律都和另外一部法律存在關聯,或者是依賴于更普遍通用的法律。
當我研究古代歷史時,我試圖抓住它的精神實質,目的是為了避免把真正存在不同的情形和相類似的情形混淆在一起,也避免忽視那些看起來相同實則存在差異的情形。
我不是從我個人的偏好來得出各種原則和道義,而是通過挖掘事物的本質。
本書呈現的許多事實只有通過觀察它們和其他事實聯系在一起的線索,才能讓這些事實被讀者真真切切地感覺到。人們越是思考種種細節,越能感覺到這些原則的確定無疑。我并沒有給他們提供事實的全部細節性內容,他們會不會因此而感到冗長乏味呢?
那些在當今作品中司空見慣的突兀不會出現在本書中。只要把眼界哪怕稍微放寬一點點,這種突兀就會立即消失。突兀之所以會經常出現,原因在于拘泥于事物的一點,而忽略了其他方面。
我這里所寫的內容并不是用來譴責根植于任何國家的任何事情。每個國家從這里都會找到其行事準則的緣由,且由這些準則自然而然會得出相關的結論,能夠提出改變建議的人只能是那些生而足夠幸運的人,他們通過奇思妙想領會一個國家政制的全部精髓。
人民獲得啟蒙教導并不是無關緊要的事情。地方執法官存有的偏見始于國家存在的成見。在無知蠻荒的年代,一個人即便是罪孽深重,也不會懷疑自己的所作所為有何不妥;而在啟蒙時期,一個人即便是做天大的好事,也會心有戚戚。一個人可以感覺到過去存在的弊病,并目睹它們被矯正,但同時也可以看到糾正本身也會被濫用。如果一個人深恐更壞的事情會發生,他就會放任壞事發展而不顧;如果一個人對更好的事情心存疑慮,他就會讓好事持續下去。人們觀察局部,僅僅是為了做出全局判斷;而審視所有的原因,則是為了看到最終的結果。
如果我能把這個道理講清楚,這樣,每個人就有新的理由來熱愛他的職責、他的君主、他的家鄉和他的法律,每個人就能在自己的國家、政府和社會地位中感到幸福所在,而我也將把自己看成是凡夫俗子中最幸福的人。
如果我能把這個道理講清楚,這樣,那些發號施令的人就能獲得更多的該如何制定法律的知識,那些聽命于此的人會在服從中找到新的樂趣,而我也將把自己看成是凡夫俗子中最幸福的人。
如果我能把這個道理講清楚,這樣,人們就有能力來消除他們自帶的偏見,而我也將把自己看成是凡夫俗子中最幸福的人。這里,我所稱之的偏見不是讓人意識不到某些事情的偏見,而是讓人無法產生自知之明的偏見。
通過探索來給予別人指導幫助,人們便可以踐行一般的美德,這種美德包括對世間萬物的愛。人作為一種能使自己在社會中適應他人想法和感受的靈活性很強的存在,當把本性呈現在一個人面前時,他同樣也能獲知自己的本性,而把本性從他人面前隱藏起來時,他一樣也會對本性變得毫無知覺。
有許多次,我開始奮筆疾書,這期間也有很多次放棄;曾經有無數次,我把已經完成的稿件扔在那里,讓它們隨風飄去;我每天都覺得慈父之手垂落下去;我在沒有形成構思的情況下緊緊追隨著我的目標;我既不知道規則,也不知道什么是例外;我找尋到了事情的真相,卻又失去了它。但是,當我發現我的原則時,我所追尋的一切全部讓我幡然醒悟,在這二十年的歷程中,我目睹我的這部著作萌生、成長、成熟和完成。
如果說這部著作達到了成功的標準,我認為主題的宏偉是主要原因。然而,我不相信在這其中我一點天分都沒有發揮出來。在著手開始創作之際,我已然拜讀了那么多出自法國、英國和德國的偉大人物所撰寫的作品,但我并沒有因此氣餒,我與科雷喬一樣,也要說:“我也是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