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蕉皮論語
  • 孫見喜
  • 3974字
  • 2020-10-23 14:48:25

疾行者的足跡

——畢堃霖文集總序

這是一個奇女子。僅僅25歲的年紀,就創作了5部作品,包括3部長篇小說和2部散文集。這次送到我手上的,又有3部大作——中短篇小說集《藍月亮》、散文集《詩經女子》、詩集《夢為馬》。這幾部作品加起來超過200萬字,如果單就創作的總量而言,遠遠超越了當年26歲就獲得了全國文學獎的鬼才賈平凹。

而賈平凹出身書香門第,他可以從作為中學教師的父親那里獲得最初的閱讀體驗和寫作練習,他還可以用一個農村野小子的身份走東家串西家甚至夏夜睡到光棍樓上,聽村人講述他們經歷的野狐鬼怪的往事,從而夯實了日后作為作家所必須擁有的人生閱歷和生活積累。而這個畢堃霖呢?父母是真正的農民,她生而長之的小山村藏在秦嶺深處距縣城還有100多里呢!那么,這個毫無文化背景、毫無權力背景、毫無經濟背景的山間小女子,何以有如此洶涌的文學才情和無盡的寫作資源呢?

這幾年,不時爆出文壇奇跡,說是某青年明星作家高產又暢銷,因寫作成了富翁,惹得一伙子文學少年躍躍欲試,但同時卻有人爆料說這是一個團隊在寫作,甚至其親戚也為之操刀。也偶見一些自由寫手以量大取勝,養活自己綽綽有余,但他們的出產幾乎全是時尚生活類報刊上的“快餐文章”,難入文學界的眼目。但高產的畢堃霖不是這一類的,我閱讀過的這三部文稿結結實實屬于文學。

且看她的小說。說是有一戶人家,丈夫是教書先生,夫人持家,膝下有三個女兒,又有一位被他們從生死線上救下的吳媽甘當傭人,日子還算小康,就是缺個男孩兒。這夫人又有一胎降臨,卻偏就難產,接生婆無計可施,先生急托人去鎮上請婦科醫生,心急煩躁中,打發大女兒帶兩個小妹去村外玩耍,還叮嚀不要到水邊去。醫生來了,孩子生出,雖還是一個女兒,但母子雙安也令人欣慰。適這時有人請其去為兒子結婚寫對聯,他心想還能有小費收入,就勸慰了妻子,安頓好家事,叮囑了吳媽,隨人而去。在他渡河返回時,在一只廢船上發現一個被人丟棄的嬰兒,仔細辨認原是夫人剛生下的女兒,就心疼中又抱了回來。一進門,院里停著兩具孩子的尸體,原來大女兒領兩個小妹在采荷葉時失足落水。一天之內,生下一個,死了兩個;后邊的故事寫到大姐嫁人的曲折,先嫁在大煙鬼家做小,再嫁官家當四姨太,成為人家求生兒子的工具。后邊,一家人每人的命運都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故事搖曳,情節繁密,當急動如脫兔,當緩靜如淵潭,作者掌控得當,游刃有余。令人驚嘆的是,這位年輕的北方作者竟把故事設置在遙遠的江南鄉下,把時代背景設置在20世紀30年代的動亂之中。這對作者的知識儲備、歷史整合、風情提取等都是重重考驗。但作者筆下的人物皆是亦真亦幻,形象與情緒宛若寫真。或者可以說,無論丹青墨色還是水洇留白,作者都還用得恰到好處。特別是對江南風物、杏花煙雨的描繪,加上自然融入的古人詩詞,使整個敘述韻味兒十足。比如寫這位生了娃又掙了小銀的教書先生,懷著舒暢的心情返回時,渡口的景物十分的詩意而賞心悅目:“船靠近荷花淀,他遠遠看到在一叢蘆葦和才露頭的蓮葉間,停泊著一只木船,船體被浪頭和雨點敲打著,搖搖晃晃,但顯然是被什么給牽住了,動也不動,兀自飄搖。”這分明是韋應物的詩句“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情境再現,倘以此景襯托一位老農則不妥,因為他不可能有這份雅興,正因為教書先生是一位“書生”,胸中儲藏的古人詩句必然會化作眼前的美景。這不僅符合其身份,還在于被強化了的這份愉悅為后邊發現棄嬰預埋了心理落差。這叫一石雙鳥,也就是小說美學中的簡約和巧借。只是,這部叫《亂紅》的小說在題旨命意的開掘上流于一般,戰亂對女性命運的摧折,幾十年來中國的文學和影視都是這么寫的。實在不便過多地責怪作者,因為她寫這部作品時尚不足25歲!當然,《藍月亮》這部小說集中,更多的故事是表現當代青年的事業追求和愛情向往,其中有亮麗的人生風景,也有灰暗的曲折跋涉,無論是迎面而來的形象,還是漸行漸遠的背影,作者都能娓娓道來,行云流水又意趣盎然;但個別短篇缺乏精巧構思和恰當剪裁,是否可以從歐·亨利的短篇小說中借鑒一些技巧呢?

畢堃霖的散文有才情。《詩經女子》這部散文集中,有一組寫她兒時生活和山村風物的作品,艷如蘇繡,濃如甘醇,那種真切和深邃,非在那潭水里泡過、那個鍋里煮過、那個火里煉過,而不可為。比如,“村后的老林里,我喜歡高高地坐在樹頂,遠處的村莊、河流、山川就盡收眼底,最好是過一陣風,所有的樹都開始舞蹈,發出沙沙的濤聲,那聲響滑過耳畔,讓人如癡如醉。這時,對著遠山大聲唱歌、吆喝,聲音被對面的山巖反蕩回來,一波一波傳響,樂得手舞足蹈……我常常嘗試著從這棵枝干上抓住一把藤蔓借著力度,將自己蕩到那棵樹上去,過程驚險、刺激,許是天生矯健,竟也從未掉下去過”, “我干活是很得力的,一擔柴從砍伐到成捆,一個半小時就能搞定……尋一處大石頭仰面躺著,懶洋洋地曬太陽,看著天空輕出山岫、云海浩渺,又偶爾掠過幾只大鳥,便覺心安意愜”。如此逼真的文字分明是從娘的子宮里帶來的胎記,分明是從血管里噴出來的激情。一群野女子上樹摘果,進山挖藥,洞中掏蛋,巖上胡喊;那種野山的四季變幻,花木的青綠紅黃,不僅被作者收入視野,更在于她能咀嚼之、消化之,成為她的血肉和氣息,噴吐為文,才會云蒸霞蔚、光芒四射。那種激狂和噴發,你看不出是女性的文筆,總以為這是一團雄性的烈焰,或是高振六翮的猛禽。這十分難得,愿作者珍惜之,愿群人護佑之。

清新淡遠是這部散文集的特色,散點透視是她的寫作手法。大色塊,小空白,有時候慢言細語,有時候風起云涌,少有死蛇掛樹式的敘述,卻有墻痕屋漏般的琢蝕和沉著。

《夢為馬》是畢堃霖的詩集。這么一個小女子,詩中的哲言比比皆是。“去不了的地方叫遠方/觸不到的人叫錯過/感念時光的船舷/深深犁過光潔的額頭/姜花深處無少年……”她寫約會,寫等待,寫春心,寫心海深處的津渡,寫燦爛天涯的桃花,直擰得人心疼:“不曾有一絲風的雨中/丁香惆悵芭蕉垂淚/傘在梅雨里嘆息/嘆息情深緣淺的你我/杏子酸澀蓮子心苦/蜘蛛在梁上愁結/愁結各懷心思的你我……”這分明是李易安的難耐和愁緒,來自南宋的聲聲慢,在卷簾人著意岔開的話題里,最難將息;在乍暖還寒的時候思念情人,黃昏了,梧桐更兼細雨,還是點點滴滴。

我愿意把畢堃霖當作一個村姑。她說:“鐘愛大自然,起初或許僅僅緣于對童話世界的癡迷,待后來知道童話只是人心中美好想象的時候,我已經熟諳山野閑趣不能自拔了。比起像其他女孩子那樣洗衣服、做飯、扎頭巾、織圍巾、繡鞋墊、做家務,我覺得扛個鋤頭,拎著蛇皮袋子上山挖藥材,黃姜、蒼術、桔梗、柴胡、山藥、蕨根,運氣好時還能遇見野天麻;或者腰間捆根葛藤,斜挎一柄彎鐮,回來時拖著一捆柴草晃晃悠悠,唱著山歌;再或者只消帶只筐,背在背上,一頭鉆進樹林里打連翹、摘五味子、鉤野葡萄。似乎這些都與體力活脫不開關系,偏偏是自己喜歡的,也只有在山林里,沒有人說你笨,沒有人說你傻,耳邊沒有了叱責謾罵,卻全是枝頭躍跳的小鳥,動聽的鳴叫,四季春秋的色彩,莽莽的山野盡情展現它的粗獷與柔美、富饒與貧瘠,更無條件地孕育生命,溪谷里涌出潺潺的山泉,每個季節都有花朵悅目,有美味的野果品嘗。”

我更愿意把畢堃霖當作歸隱林泉的高士,在山野浸淫久了,自然與老子親近,她不一定銀碗盛雪,卻一定是渴飲草露,因為她“時常驚羨老子的水德,一個水字涵容了太多的深意,融茶則香,入酒則烈,遇曲則曲,遇直則直。滋養萬物而無言,點滴成海,無爭無憂,玉凈花明,山朗水潤,云在青天水在瓶,自當如莊子逍遙游之境,心不為形役,浩浩乎天地間。”這便是她對“上善若水”的解析。

而求解“畢堃霖難題”并不容易。她人生的軌跡是六維空間的自由曲線,年輕的生命里聳立著巨大的跳躍和繁復的纏繞。她是山野妖妃,卻在大都市受過正規的高等教育;她出身貧寒,父親因為她的出生被小廠除名而生計無著,為了養家無奈賣血,最后貧病交加中年早逝。但他的這個女兒卻有滿腔的豪華志向,敢上九天攬月,敢下五洋捉鱉,矢志挑起她那“五朵金花”的家庭重擔,她的專業是最為時尚的影視主持,但卻甘愿回到秦嶺深處當一名山村教師,等等。人生和事業的悖論在她身上交織,冰和炭鍛造了她的激情和頑韌,倔強和不屈使她吞進了太多的古典和唐宋情致。她可以一次購進20本書,墻一樣碼在枕邊細嚼慢咽;她可以通宵筆耕閉門謝客不吃不喝,她還可以獨身跋涉深山鳥道追尋曠遠;她對世俗生活探究且沉迷,卻又時時保護自己文化上的廣泛愛好和濃烈興趣,戲曲、書法、繪畫、音樂、國學經典,以至禪佛茶道;父母給她取的名字叫改兒,送子娘娘連續給她家送來女兒的命運沒改,卻賜給這個三女兒一顆烈烈的雄心和男兒的脾性……

思之再三,破解她這個難題可能得從四個方面入手:一是她巨大的閱讀量,由此帶來的知識儲備奠定了作為一個作家的基座;二是她的人生路,豐富的生活積累使她與城市里那些無根的同齡作家拉開了距離;三是她超強的感悟能力且又吃得下苦,當然最根本的是她對文學的癡迷;四是對自己的要求甚嚴,她說:“要么旅行,要么讀書,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其實,這三部著作所記錄的,正是她向著高遠的目標而疾行的足跡。

畢竟還年輕,畢竟還要寫下去。我當然有幾條忠告要說出來:你的文筆應該有所收斂,寫作中,無論思緒多么滔天翻滾,才情多么狂歡爆發,必須收束和過濾,信馬由韁泥沙俱下會壞了文學的品質。才情不可濫用。你畢竟還不是郭沫若,追求史前粗陶和秦漢瓦缶的境界目前功力還不夠。特別是小說和散文的寫作,建議漸離散點透視而用焦點透視,盡管你的行文中不時開放典雅的花朵和高古的音調,但總還是稀松和濕滑,擠出水分去,你會精致而厚重,盡管春天里萬紫千紅,但你只把一朵花寫好;盡管滿眼是林海松濤,但你只盯著一片葉子描摹;要把焦距調好、把焦點對準,特別是散文尤其重要。小說中有些詩詞有硬貼的感覺。游離主線的盤旋會使讀者合上書本。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川市| 岳池县| 本溪市| 宜黄县| 旬阳县| 曲周县| 集安市| 屏山县| 迁西县| 明水县| 伊春市| 临猗县| 宿迁市| 磐安县| 来凤县| 巴青县| 呼图壁县| 习水县| 三亚市| 大埔县| 霞浦县| 阳泉市| 香格里拉县| 海门市| 汝阳县| 营口市| 赤水市| 通榆县| 泾源县| 漳浦县| 普兰县| 霍邱县| 广东省| 和硕县| 天长市| 宜宾市| 白银市| 石首市| 岐山县| 磴口县| 临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