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作戰人才培養研究
- 賈義春
- 933字
- 2020-08-25 09:31:48
第一篇 輿論斗爭人才培養
輿論斗爭是軍事斗爭派生出來的一種特殊作戰手段,是輿論功能在戰爭中的具體運用。一般認為,輿論斗爭是指國家、政治集團、軍隊、社會機構和社會群體為了凝聚己方民心、削弱敵方士氣和瓦解敵軍,以輿論為武器,采取一定的戰略戰術,綜合運用各種傳媒手段和信息資源,通過控制、操縱、策劃、利用各種輿論工具,對與戰爭有關的重大敏感問題進行導向性宣傳和評論的輿論對抗活動。它激勵我方戰斗精神,影響敵方形勢判斷,削弱敵方戰斗意志,為爭取政治主動和軍事勝利營造有利輿論環境,是配合國家政治、外交、軍事斗爭的重要形式,是信息化條件下一體化聯合作戰的組成部分,是發揮政治工作作戰功能的重要途徑。其作用往往超出政治對抗領域,滲透到戰爭的各個方面。
輿論斗爭作為一種思想和實踐,其歷史與人類的戰爭史一樣悠長,古代便有不少軍事家、政治家論述到這個問題。《史記》中記載的黃帝與蚩尤之間的涿鹿之戰,“軒轅氏乃修德振兵”就是黃帝在戰前做好政治準備和士氣鼓勵工作的最好證明。但古代的輿論斗爭思想,大都散見于各種軍事、政治、思想等論著之中,其實踐也具有較大的經驗性和偶然性,遠非一種自覺的軍事行動。由于歷史條件的限制,古代軍事家和理論家未曾提出輿論斗爭以及相關的具體概念。但是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科技的不斷進步促使戰爭形態不斷地演變,輿論斗爭的地位一步步上升,人們對輿論斗爭的認識也日趨成熟。媒介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大眾傳媒在民間的迅速普及,不僅給現代戰爭提供了多樣化的資訊手段,同時也讓交戰雙方認識到大眾傳媒在現代戰爭中獨具特色的威力。人們充分意識到媒介輿論所擁有的極大魔力,輿論斗爭至此正式隆重地登上了歷史的舞臺,成為軍事關注的重要領地。
現代戰爭所追求的目標不再是大規模消滅敵人有生力量和攻城略地,而是力求通過有限軍事手段和強有力的輿論攻勢,以非接觸作戰為主,攻心奪志、震懾屈敵,對敵實施軟殺傷,以最小的代價盡快達到既定戰略目的,輿論斗爭是達到這一目的的便捷途徑。
輿論斗爭已呈現地位謀略化、手段智能化、行動一體化的發展趨勢。輿論斗爭作為一種特殊的作戰樣式,人才專業化是其發展的必由之路。培養大批熟悉輿論斗爭特點規律,能夠引領輿論發展方向的高素質人才,是應對現代戰爭對輿論斗爭特殊要求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