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基礎教育

【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 繼續推進《陜西省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7年)》,狠抓2016年度工作落實,將第二期行動計劃列為《各市(區)和省直部門2016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指標》省教育廳重點任務,并將公辦園占比目標、公辦園建設等任務納入年度督導任務,開展專項督導工作。同時,配合教育部、財政部開展學前教育調研活動,為全國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建言獻策,并結合陜西實際,提早啟動陜西省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編制工作,形成了初稿。

在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過程中,陜西努力提升學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水平。省教育廳聯合省財政廳、省國資委、省物價局出臺《陜西省支持企辦幼兒園發展指導意見》;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將普惠性幼兒園的總量和覆蓋率納入教育事業統計年報,加強對普惠性民辦園的監督管理。

【學前教育內涵發展】 出臺了《陜西省幼兒園小學銜接工作指導意見》,召開了以“幼小協同、快樂成長”為主題的全省幼兒園小學銜接工作會。在全省組織開展了以“幼小協同,科學銜接”為主題的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營造有利于兒童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氛圍。

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促進學前教育內涵發展。召開全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實驗工作推進會;開展幼兒園骨干體系建設,組織專家對41所省級示范性幼兒園進行創建復驗評估;推進示范園與薄弱園結對幫扶工作,開展了第一期省示范幼兒園結對幫扶活動視導活動;開展了“小區域·大發展”區域活動、“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韻律操展示活動、學前教育研究課題立項以及全省幼兒園骨干保育員培訓等內涵提升專項活動。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陜西強化社會公平理念,以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為目標,加強力度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1)提升政策保障。省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面提升基礎教育整體水平的意見》,進一步明確全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思路,重申教育經費“三個增長”法定要求。省教育廳會同省財政廳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完善基礎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意見》,健全完善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的財政投入機制。(2)實施“免試就近入學”,明確入學年齡、學區劃分、招生入學等政策。(3)推進學區制管理改革。召開了學區制管理改革座談會,創建7個學區制管理改革示范縣區,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擴大全省優質教育覆蓋面。(4)實施“消除大班額計劃”。積極落實《國務院關于統籌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制定了陜西省“消除大班額計劃”的實施方案。(5)召開現場推進會。省政府于10月24日—25日在寶雞召開了全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現場推進會,對推動各市縣按期完成目標任務發揮了極大作用。(6)督導評估20個縣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評估認定。通過督導檢查、回訪督導、下發督辦函、約談縣級黨政領導、召開迎國檢動員部署會和材料布置會等方式,做好各方面準備,共20個受檢縣經國家評估組認定為國家級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

【“雙高雙普”工作】 修訂“雙高雙普”(高質量、高水平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普及學前教育和普通高中階段教育)的評估標準,以適應全省教育發展水平的需要。加強過程督導,組織專家組對申報的22個“雙高雙普”擬達標縣進行了“兩個全覆蓋”(覆蓋所有學校、覆蓋學校工作每個方面)的檢查督導,全部追回欠撥教育經費23.83億元,有14個縣區“雙高雙普”工作通過評估驗收。將“雙高雙普”與推動義務均衡發展工作結合起來,根據省上梯次推進的要求,組織專家組對通過了國家義務均衡發展評估認定的14個縣的“雙高雙普”進行了評估驗收。本年,省、市兩級政府督導辦公室還對31個縣級黨政領導履行教育工作職責進行了督導考核。

【立德樹人“四新四大”活動】 創新性開展立德樹人“四新四大”活動,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要求·大實踐”活動、課堂教學改革“新常態·大視導”活動、學校文化建設“新體系·大構建”活動及學校管理“新標準·大規范”活動,引導義務教育學校重視內涵發展,提高教育質量。(1)“大實踐”活動。省教育廳與省委宣傳部在咸陽市召開中小學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現場推進會,宣傳推廣咸陽市教育局、安康市漢濱區教育局、漢陰縣堰坪小學的德育模式。(2)“大視導”活動。先后在榆林市榆陽區、商洛市柞水縣、寶雞市太白縣、延安市富縣、咸陽市武功縣、渭南市合陽縣開展課堂教學改革視導活動,受益教師萬余人。(3)“大規范”活動。推動教育部《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落實,確立300多個試點學校,引導義務教育學校在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章程建設、家校合作機制建設等方面積極探索,推動學校規范辦學。(4)“大構建”活動。推動義務教育學校通過學校文化建設內涵發展,提升辦學品位,突出辦學特色,開展學校文化建設示范校創建,首批評選出25所學校為省級示范校。為推動立德樹人“四新四大”活動科學有效開展,陜西將系列活動列入省級基礎教育重大招標課題,運用研究成果指導實踐活動。

【普通高中建設與實施13年免費教育】 到2016年底,全省建成省級標準化普通高中342所,占到學校總數70.1%;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65所,占比13.3%,全省普通高中優質教育資源進一步擴大。

加大力度實施13年免費教育。鞏固學前一年免費教育,各級財政按照生均1300元標準補助公用經費;統一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小學和初中公用經費補助標準分別達到800元和1000元,均高出國家基準定額200元,同時對不足100人的村小學和教學點按照100人撥付公用經費;出臺普通高中免學費實施方案,從秋季學期開始,免除普通高中學生學費,各級財政按照收費標準給予補助,省級財政新增經費2.93億元。

【特殊教育】 2016年是陜西實施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年)收官之年。全省視力、聽力、智力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3.4%,超額實現省政府提出的90%目標;提前一年實現義務段特殊教育學校公用經費6000元的目標。建設完成的特殊教育學校基本實現投入使用。

【出臺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實施意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加快陜西民族教育發展,提升民族教育水平,4月,出臺了《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民族鎮教育整體發展水平及主要指標達到全省平均水平;民族鎮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入園率達到97%;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全部實現標準化,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民族鎮義務教育階段教育質量顯著提高;全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高等教育入學機會不斷增加;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全國平均水平,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顯提高。要求建立完善保障機制,積極做好“組團式”援藏工作,加強對口支援和幫扶工作,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素質教育評價】 修訂《陜西省小學生素質教育報告單》《陜西省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出臺了《陜西省中小學素質教育讀本管理辦法》等文件,為開展素質教育評價提供了依據。改進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在西安市開展了綜合素質評價試點工作。發揮考試導向作用,在陜西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及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中,融入綜合素質評價因素。

【青少年校外教育】 一是加強場所建設。開展青少年校外教育示范性綜合實踐基地建設的專項督導,為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動中心招標采購設施設備,實行校外活動場所建設情況“雙月報”制度。二是加強師資建設。開展校外活動骨干教師培訓,組織3批管理人員赴山東、貴州、廣東等地考察學習,提高管理水平。舉辦校外活動中心骨干教師培訓18期。三是加強活動開展。暑期開展傳統文化、現代農業和少年足球等3個夏令營活動,參與學生2000余人。推動研學旅行,擴大了青少年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了意志毅力。在全省中小學開展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等專題教育,幫助學生不忘初心、繼承紅軍精神、牢記革命傳統。

【中小學影視教育】 省教育廳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影視教育實驗區,先后召開了實驗區的啟動會、推進會和座談會,在全國進行經驗交流。全省107個縣區設立216個流動放映隊,服務學校1.1萬所,覆蓋學生450萬人,將充氣大棚、禮堂、班班通等多種放映渠道相結合,共放映影片23部4.64萬場,觀影人次上千萬。開展第三屆、第五屆中小學生愛國主義影評活動、第5屆中小學影視教育巡講等拓展活動。陜西省教育廳被教育部和新聞廣播電視部評為全國唯一的省級示范單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樟树市| 乌拉特前旗| 金山区| 灌云县| 邻水| 江山市| 白河县| 深州市| 高平市| 新民市| 鸡西市| 宁乡县| 榆社县| 东阿县| 洞口县| 万州区| 锦屏县| 平山县| 界首市| 金华市| 祁门县| 隆安县| 鞍山市| 丘北县| 遂平县| 永仁县| 邵东县| 景宁| 汶川县| 如皋市| 新平| 松滋市| 呼玛县| 蒲江县| 读书| 云浮市| 吴桥县| 辉县市| 香港| 宁蒗| 于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