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被掩蓋了的女性真相

從生命力這一最基本的方面來講,女人比男人更強。男人的強體現(xiàn)在瞬間的力量上,而這與綿延持續(xù)的生命力沒有任何關系。

女人比男人更強的理由在于:第一,對疼痛的感覺相對比較遲鈍;第二,更能夠經(jīng)受得住失血的考驗;第三,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更強。

緒言

對于男人來說,女人是個永遠不解的謎,不可思議,無法琢磨明白。“女人真是弄不懂”——幾乎所有的男人都這樣嘆息,并為之苦惱,然后他們就帶著不解,止于自說自話的解釋——“女人就是這樣子”,最終放棄努力不肯再花氣力去理解對方。

與此同樣,站在女性的角度也完全可以這樣嘆息一聲:“男人是無法理解的。”從這一意義上說,男女雙方既是受害者,又互相都是加害者。而女性與男性比較,女性先天性地更容易接受現(xiàn)實,不會為一些毫無意義的瑣事而煩惱,因而從被害的程度上講,男性的被害情況或許更為嚴重。

我們姑且不去細究其被害的程度,單就這種男女間互相覺得對方“無法理解”的現(xiàn)象來說,其理由究竟為何?男人和女人在外形、構造上相似,也可以通過語言進行溝通,即便有不理解之處也可以征詢和解釋。事實上,男人和女人之間的對話和溝通自遠古始,其間不知多少有識之士認認真真嘗試過、進行過。但是這種“無法理解”的狀況卻幾乎沒有任何改變,甚至兩者愈是對話,溝壑愈是加深。最終,男女之間只剩下一個令人心寒的現(xiàn)實感——“我和她(他)是完全不一樣的兩類人。”

讓我們稍許改變一下視角,來考察一下我們?nèi)祟惻c犬類、猿類的關系。或許我們會輕易地發(fā)現(xiàn)一個事實,就是對于犬類或猿類的行為,我們絕不會說“無法理解”。

小狗翻土刨地找尋人吃剩的肉骨頭,或者猴子當著人的面自慰,人們看了不會產(chǎn)生不可思議的感覺,即使感嘆也頂多說一句“真拿它沒辦法”,而不可能說“無法理解”,因為多數(shù)人覺得這種行為是可以理解的。

這其中的理由非常簡單。

因為我們將狗和猴子等視為完全不同于我們?nèi)祟惖膭e的種屬。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犬類擁有人類望塵莫及的發(fā)達的嗅覺,故而喜從土中翻找肉骨頭;猴子本就是畜生,故而在大庭廣眾面前自慰也絲毫不覺得羞恥。因此,對于小狗和猴子等的行為,我們不可能產(chǎn)生諸如“無法理解”之類的惘惑。對其他動物,人類也持這樣的看法。

這樣一想,我們便會發(fā)現(xiàn),男人和女人之所以互相埋怨“無法理解”“弄不懂她”,其實正是因為互相將對方視為自己同類的緣故。除此以外,男人和女人對對方關心過甚,也使得這種“無法理解”的現(xiàn)象更加復雜化。

歸根結底,男人和女人都是立于對方和自己是同類這一基石上來互相審視的。換句話說,我們或許存在一種自以為是的傾向,容易輕信,覺得男人和女人應該互相理解得比較透徹的。

男人和女人都沒有對此產(chǎn)生過懷疑。因為對方和自己半斤八兩,大差不差,所以只需站在自己同一立場來考慮問題就行了。可以說,這就是產(chǎn)生差異的根本原因。

男人和女人無法理解、甚至互相厭棄的最大理由也緣于此。

如此的話,那么距離結論應該也不遠了。

“我和她完全是兩碼事,我是男人,她是女人嘛。”——只要想通這樣一個事實,即好像看小狗或猴子時那樣,如此便能隔開一定距離冷靜地觀察,同時也能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并且不會因為陷于自己的思維中不能自拔而焦慮。由于種屬不同,思維自然不一樣,行為方式也不一樣。于是,萬事風平浪靜,男女之間就不會產(chǎn)生不必要的誤解和嫌棄。

但是這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非常不易,甚至難比登天。

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我們?nèi)祟悓嵲谔嗨屏恕D腥艘埠茫艘埠茫奸L有兩條腿、兩條胳膊,頭部、腋下以及陰部有毛發(fā),會說話,會笑,會流眼淚,睡覺的時候是倒頭而睡。如此看來,根本看不出男人和女人是人類和小狗猴子那樣迥然有異的種屬,甚至讓人產(chǎn)生一種完全相同、幾無差異的感覺。

自然,每個人都知道,男人和女人之間在外形上還是有一點差異的,骨骼、喉結以及生殖器官都有所不同。但這些差異不足以讓人認定兩者是不同的種屬,雖然生殖器官的差別更為顯著,但這只不過是男女的差別,不會被當作種屬的差異來予以評價的。于是這樣一來,從外形上看,男人和女人遠非人與小狗或猴子那么遙遠的相異種屬。

然而,露呈于表面的差異僅僅是冰山一角而已,可以說,更加懸殊的根本性差異其實隱藏在身體內(nèi),不將這些差異徹底揭示出來,男人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女人,女人也不可能真正理解男人。尤其是女人,由于其隱藏不露的真實面目與身體外形上的表象相去甚遠,這種表里不一的復雜性,對我們理解其真實面目增添了不少難度。

由此可見,認清這一真實面目是論述有關女性問題的最基礎且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省卻了這項工作,所有的女性論就等于是沒有地基的空中樓閣。

正是基于這樣的理由,作為女性論的本書,第一章將從“被掩蓋了的女性真相”起講。

被掩蓋了的女性真相

筆者如今僥忝作家之列,但是在之前的十年里,我曾是某大學附屬醫(yī)院的一名外科醫(yī)生。在那里,我接觸到許許多多男女患者,親自動過手術,也目睹了許多案例,大多數(shù)患者治愈康復,當然也有極個別的人不治而亡。

在這個過程中,我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女性對于疼痛的忍受能力較之男性更強。

一般來說,人們都有一種先入之見,認為女人怕痛,不如男人堅強。因為女人的身體與男人相比顯得纖細柔弱,并且女人往往稍感覺疼痛便不能忍受。

的確,女人對于些微的疼痛比男人更加敏感,反應更加強烈,有時甚至會不顧一切地哭喊。但是當疼痛到極致的時候,反而會橫下心來沉著地去應付。而男人對于微弱的疼痛可以忍住眼淚,但是對于劇烈的疼痛就完全頂不住了,女人那樣的忍受力男人簡直是望塵莫及。

因此可以說,對于些微的疼痛,女人明明能夠忍耐、能夠應付,但卻喜歡小題大做,反應夸張,而男人雖勉強應付卻還要故作輕松。一旦疼痛加劇,男人立即就敗下陣來了。

人體中對疼痛最敏感的部位是皮膚和包裹在骨頭表面的骨膜,手術中需要進行局部麻醉時,往往都在這兩個部位注射大量麻醉藥。

說句實話,我在以往進行手術時,曾依據(jù)男女的不同而對麻醉藥的注射量有意識地進行微調(diào)(這種事情倘若堂而皇之大量進行,則涉及人體實驗,會惹出法律問題,而我只不過偶爾為之,且沒有害處),結果我發(fā)現(xiàn),無論我怎樣減少麻醉藥的注射量,女性對此幾乎都毫無反應,即使偶有感覺到疼痛的人,只要安慰一句“不用擔心”,病人很快就會平靜下來。

而男性的情況明顯不同,藥物量的微妙變化立即能夠被他們覺察,隨即對醫(yī)生訴說“痛”,“不用擔心”之類蒙混的臺詞對他們是不起作用的。即使不出聲,他們也會皺起眉頭,或是額頭滲出汗珠來,這說明他們是在硬撐。

女人即使不注射麻醉藥,但只要給予她們不會感覺疼痛的安心感,就能夠忍受相當程度的疼痛。女人之所以容易被施以暗示療法、催眠術等,恐怕與此不是沒有關系的。

女人比男人對疼痛的忍受力更強,這只要想一想分娩的情況就很容易理解了。分娩是女人單獨承擔的使命,這是由于女人對疼痛更加能夠承受,還是由于女人的身體為了分娩而自然進化得更加堅強?對此,目前尚無定論(筆者以為恐怕是后者),留下給人們繼續(xù)探究的課題,但這樣的使命安排畢竟是十分合理的。

萬一,這一使命安排讓男性來承擔,三十多歲的男人中恐怕一半會痛得昏死過去,其中更有一半真的送命吧。膽結石便是一個明證。膽結石是指因代謝紊亂、膽汁淤積或膽道感染等在膽囊中形成膽石,結石排出膽道的過程與女人分娩有幾分相似,此時男人的痛苦非比尋常,簡直可以用死去活來加以形容,而排出的結石最多不過只有小指尖大小。

由此來看,分娩的痛苦要遠遠大得多。首先是持續(xù)的時間長,看上去纖弱的女人身體竟能忍受長達十來個小時的陣痛,這才分娩出三千克多一點的嬰兒。這絕對不是男人能夠忍受的。

十個月懷胎,十來個小時的分娩,加上產(chǎn)后長達一年時間的哺乳,如此繁重和痛苦的過程一旦結束,女人竟然表示還想再生一個!

不知道是因為女人的身體實在太強健了,還是事情太不可思議了,總之,我們只能說女性與男性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種屬。

死而復生的女人

相比對于疼痛的忍受能力,在更為本能的生命力方面,這一差異尤其顯著。

人體內(nèi)的全部血液約占人體體重的十三分之一,而人如果失血三分之一就會死亡。這是醫(yī)學院學生最早學到的一個常識。在有關人體的諸多知識中,這就好像幾何學中所講的“連接兩點的最短距離是一條直線”這一定理一樣,是最基礎的知識,任何從事醫(yī)護工作的人都不會忘記。

假設某人體重五十二千克,十三分之一也就是四千克是血液,如果失血三分之一就是一點三千克即一千三百毫升血液,那么他就有生命危險。

女性有不少病癥是由于宮外孕以及子宮破裂導致的大量失血引起的。我曾經(jīng)接診過的一個病例,因子宮破裂腹腔內(nèi)成了一片血海,失血大約兩千毫升,而她的體重只有四十五千克。病人不要說血壓,甚至連脈音也聽不到了,只有心臟尚在微弱地跳動。

因為我知道前面所提到的基礎知識,所以我對病人家屬說,做好最壞的思想準備,但我們還是會盡力搶救的,接著便開始為病人輸血。

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發(fā)生了:二十分鐘后,就開始聽到病人的脈音了,半小時不到,原先蒼白的臉上漸漸恢復了紅潤,大約一小時后,病人恢復意識,開始呻吟,最后吐出一聲:“痛啊!”又過了半個小時,血壓恢復至一百三十毫米汞柱。這位女病人完全可以說是從地獄中爬出來,死而復生的。

這個病例是我從醫(yī)那年獨自一人出差到一個偏僻山村時偶遇到的,因而印象特別深刻,它對于我以后的女性觀也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順便說一句,拙著《母胎流轉》就是根據(jù)當時的經(jīng)歷和感想而寫成的小說,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參照一讀。

在上述這個病例中,先前的所謂絕對定理遭到了否定。當然,并不能因此就認為,醫(yī)學教科書中所寫的似乎是錯誤的。事實上,確實有人因失血三分之一而死亡,不過那些都是男性。

所以,關于失血這一點,我認為有必要修改如下:

“男性失血三分之一會導致死亡,女性失血超過二分之一也會引起死亡。”

女人生命力之頑強

關于生命力之頑強,數(shù)年前發(fā)生的一件事情令我們記憶深刻,相信有人依然清楚地記得這件事。

事情是這樣的:兩名前往北阿爾卑斯山的女性,途中遇暴風雪迷了路,當人們差不多已經(jīng)絕望的時候,這兩名女性躲在雪坑中,僅靠兩塊巧克力果腹,兩個星期后竟安全返回。

當時報紙、雜志在報道這件事情的時候,大多在贊許中夾雜著感慨:“以女性那樣纖弱的身體,竟然能夠平安生還,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然而這種觀點究竟正確不正確呢?

表面上看,女人的身體同男人相比,確實給人一種纖枝柔柳、弱不禁風的感覺。但是,即便是體形消瘦的女性,也擁有足夠厚的皮下脂肪層,外形看上去消瘦的女人,其體內(nèi)脂肪比外形看上去普普通通的男人要多得多,外形肥胖的女人就更不用說了。

因此,女人的身體好比有一件天然斗篷包裹著似的,故而比男人更能夠抵御寒冷。

此外,皮下脂肪在人饑餓的時候可以轉化為熱量,這同通過絕食來減少皮下脂肪是一個道理。即使不吃巧克力,一般女性的皮下脂肪也足以承擔兩至三星期的熱量補給。

唯一的問題就是水。由于兩名女性躲在雪坑中,只要吃雪就可以補充水分,雖然會有些空腹感,但是身體的生理指標不會有什么大問題。

在這一事件中,兩名女性之所以能夠生存如此長的時間,我還想強調(diào)一點理由,那就是女性對于孤獨的承受能力。二人在雪坑中整整待了兩個星期,始終耐心等待,一直等到天候好轉,從而避免了不必要的體力消耗。這不是輕易能夠做到的,至少男人很難做得到。

蘇聯(lián)和美國發(fā)射第一艘宇宙飛船時,飛船上分別還搭載了雌性的狗和雌性的猴子。聽起來頗覺滑稽,其實是有其道理的,因為雌性動物在忍耐力、承受孤獨等方面,比雄性動物更加出色,這是動物生理學上已經(jīng)得到廣泛認可的事實。套用到人類身上,同樣也是適用的。

我在做學位論文時,曾經(jīng)用老鼠和兔子做過為時二十天的實驗,從而得出一個結論:雄性動物忍耐力較差,相反其反抗精神特別強。

實驗之一是,將老鼠的一只腳上綁上石膏,另一只腳則什么也不綁,從而對其筋肉和骨骼的狀態(tài)進行比較。雄性老鼠一綁上石膏,立即一刻不停地啃噬,試圖從石膏的束縛中逃脫出來,表現(xiàn)出一副誓死不屈的樣子。而雌性老鼠的行為截然不同。剛開始綁的時候,它們也會掙扎反抗,但綁上之后,它們便安靜地蹲在角落里,好像在努力接受命運的這種安排,試圖適應新的狀態(tài)。不多時,甚至還拖著一只沉重的腳,開始進食。實驗過程中死去的多數(shù)是雄性老鼠。

這種傾向并不局限于是人還是猴子、狗、老鼠這種種屬關系,而是所有雄性動物所共通的習性。在人類身上也可以看到不少類似的例子。

比如婚姻,女人有時候嘴上說“不喜歡他”,但是結婚后經(jīng)過一段時間,照樣生活得有滋有味。當然,能夠嫁給自己喜歡的男人是最理想的,但退而求其次,她們似乎依然能夠體驗到婚姻的美妙和樂趣。大體來講,女人往往比男人更迅速地面對現(xiàn)實和接受現(xiàn)實,一旦接受了現(xiàn)實,心情也會隨之開朗起來。

在這方面,男人就缺少變通,假如和自己不喜歡的女人結婚,則無論經(jīng)過多長時間,仍舊無法改變其不喜歡的態(tài)度。

在女人的詞匯中之所以沒有“高潔”這個詞,以及對于“純潔”一詞男女有著大相徑庭的理解,恐怕也是源于這種差異。

再回到忍耐力的話題上。假如宇宙飛船上搭載雄性動物結果會怎么樣呢?毫無懸念,雄性猴子一定會難耐孤獨,將身邊的儀表儀器弄得一塌糊涂,然后想方設法從密封艙中逃跑。這樣的話,宇宙實驗只能以失敗而告終。

躲在雪坑里耐心等待,這和雄性動物被關在宇宙飛船的密封艙里處境相同。那兩名女性一定在想,現(xiàn)在唯一要做的就是等待,耐心地等下去,天氣總會晴朗,救援隊員一定會出現(xiàn)的。

遺憾的是,男人是不可能這樣思考問題的。男人會認為靜靜地等死是一種恥辱,是男人就一定要勇敢地闖出去。

乍看起來很無畏,但結果卻是大多數(shù)男性一定會在半路上凍死。

男人比女人更強的并不是耐力和生命力,而只是一瞬間的爆發(fā)力。用體育項目來形容,男人或許是相撲,而女人則是馬拉松。

男人可以使用臂力和腕力擊倒女人,但這只是瞬間的,女人雖然被擊倒但是不會死,覷準了機會還會站起來的。男人再毆打,但是幾次反復之后,消耗力氣的男人會先筋疲力盡,而女人則在數(shù)次跌倒中得到體力上的休整。或許男人是本能地知道自己會先筋疲力盡,所以才“先下手為強”,而女人清楚地知道自己是最終的勝利者,所以并不懼怕毆打。果真這樣的話,則女人是一種多么可怕的動物啊!

順便說一句,男人其實大多是“好好先生”。明明知道自己其實并不堅強,耐力也差,但是登山的時候,還是搶著為女性背背包;進入雪坑里,也光顧著關心脂肪比自己多的女性“冷不冷?”而將滑雪衣借給女性,或者脫下防寒外套披在女性身上,結果是自己先女性而死。

表面上裝出了不起的樣子,實際上是又弱又蠢——女人心中一定在偷著笑吧。

生命力的強弱,在男女平均壽命上也得到了清楚的顯示。

目前日本女性的平均壽命比男性高出六年余。兩者的差距在二戰(zhàn)前就已存在,二戰(zhàn)后更是迅速地擴大開來(戰(zhàn)爭期間的死亡不計入本統(tǒng)計)。即使在人們普遍認為女性遭受非常殘酷壓迫的江戶時代,根據(jù)這一時代東北農(nóng)村地區(qū)的一份統(tǒng)計資料,女性的平均壽命也比男性多出兩年。

現(xiàn)今的一切文明和進步,幾乎都是有利于女人而對男人不利。洗衣機、除塵器、電飯鍋、微波爐、方便面……都使得女性的體力勞動得以減輕,身體得到進一步解放。而相反,男性幾乎沒有享受到文明帶來的恩惠,電子計算機和各種自動機械只是使男性的工作內(nèi)容更加復雜化,完全談不上減輕。同時,企業(yè)在合理化的名義下不斷增加員工的工作量,過去從東京出差到大阪需要一晚兩天,現(xiàn)在由于新干線的開通,被壓縮成了當天往返,就足以反映了個中的現(xiàn)狀。

本來生命力就強于男人,再加上社會文明環(huán)境對女人更為有利,所以男女平均壽命的差距越來越大,這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了。

今后,這種差距也只會進一步被拉大,而不可能縮小。有朝一日,說不定全日本的養(yǎng)老院里可能擠滿了老婆婆,時尚之地銀座一帶也會被不同年齡層的女人所占領。

我對于地球人的滅亡過程有一種預感:首先是男性中感受性較強的那部分人死去,其次是男性中感覺較遲鈍的那部分,隨后是女性中感受性較豐富的那部分人,再后來是普通的女性,最后剩下的則是感覺最遲鈍的那部分女性。

隨心所欲的乳房

這不單純是一種妄想。其中的理由已經(jīng)如先前所述的那樣,女人自身頑強的生命力以及她們對于環(huán)境出色的適應能力。

尤其是適應能力,從前面綁石膏的雌性老鼠以及結婚后女人的變化可以略見一斑,而更令人詫異的事實是,女人只要祈愿某種結果出現(xiàn),身體就會依從這一祈愿做出相當大的變化,真所謂“心想事成”。

一個顯著的例子就是,最近十多年來女性分泌出的母乳越來越少了。

如今,用自己的乳汁喂養(yǎng)嬰兒的母親越來越罕見,都市女性每十人中就有十人是用人工營養(yǎng)代乳品喂養(yǎng)的。因此,說得夸張些,假如有朝一日奶牛從地球上消失,人類也將隨之滅亡,這個假說絕對可以成立。

母乳為什么會越來越少?其理由實在難以究明。一般來說,在營養(yǎng)不良的情況下,母乳的分泌量也會減少。江戶大饑荒時期,許多母親因分泌不出乳汁,生下孩子卻無法哺乳養(yǎng)大的悲劇在全國各地層出不窮。二戰(zhàn)后一段時期,也出現(xiàn)過類似的情況,而隨著我們離戰(zhàn)敗越來越遠,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變得越來越好。

然而唯獨母乳的分泌情況卻一直未見好轉,甚至反而變得更糟。這是為什么?至少不是因為營養(yǎng)狀況引起的。

左思右想,理由只有一個。十幾年前就開始流行這樣一種說法:“長期授乳會破壞乳房的形狀,對美容也無益處。”當然從醫(yī)學角度上講,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事實。

但是女人們一旦耳聞,便立即被這種說法征服了,即使是因為上了年紀乳房自然松弛下垂,她們也都歸罪于哺乳。一時間,這種說法甚囂塵上,女人們紛紛停止母乳喂養(yǎng),同時開始停止分泌乳汁。然而,乳汁分泌與否照理是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就如同腸胃消化食物,或者皮膚表面出汗一樣,它是人的一種自然生理現(xiàn)象。

可是在女人身上這種變化確實出現(xiàn)了,女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控制乳汁的分泌。本來每晚乳汁滿溢,不得不丟棄掉的女人,突然間不再分泌乳汁了,作為母親最基本的哺乳過程只對付一兩個月便草草結束了。原先因喂乳而變得松垂的乳房,現(xiàn)在生過孩子之后依舊渾圓堅挺,毫無異樣。為了迎合女性的需求,各種人工營養(yǎng)代乳品也應運而生。

于是,女人們的乳房可以安心地偷懶,不再擔負哺乳嬰兒的使命。市場上銷售的所謂“原乳”,并不是用原乳加工成的原乳,而只不過是裝滿人工營養(yǎng)代乳品的罐頭;不是為嬰兒而存在的原乳,而只是向男性夸示的“原乳”。女人的乳房如今成了與耳環(huán)、胸針這類飾件同等功效的裝飾物品。

這一變革花了大約十年時間便徹底完成了。而這種變化在都市比在農(nóng)村更加普遍,這是因為都市女性愛美的欲求比農(nóng)村女性更加強烈的緣故。更讓人拍案稱奇的是,身體上如此巨大的變革,它不經(jīng)過母親向子女遺傳,僅在一代人的身上就完成,在一個人的體內(nèi)就完成了。

這是令人恐懼的變革。較之蒼白無力的變革思想,這種變革的事實具有更加強烈的現(xiàn)實震撼力。

類似的變革還有不少。二戰(zhàn)后,一位叫伊東絹子的日本美女參加環(huán)球小姐選美比賽并獲得第三名,由此也誕生了“八頭身美女”這個詞。這已是大約二十年前的事情了。這期間,女性體形的改善實在令人瞠目。這背后固然有飲食結構的改變等因素,但是僅僅用這一點還不足以解釋得通,因為同樣是日本民族,女性的體形改善比男性的改善要明顯得多。

“臉孔再小一點,身材再高一點……”

女人們心中大都這樣祈禱。事實上,暗暗祈禱的女人竟真的變成了這般模樣。看來,每個女人都具備成為一個會使魔法的巫婆的潛質(zhì)。

都說戀愛中的女人會變漂亮,這是事實。女人沉浸在愛情中時,肌膚水靈靈的,而且透著光澤;尤其是品嘗到兩性歡娛的女人,表情會更加柔和,肌膚會更加滑潤。而男人就不同了,落入愛情陷阱后,會變得心神不寧,而性只會令他們無精打采,疲憊不堪。

由此可見,女人可以將頭腦中所想的事情或多或少地在自己的身體上加以實現(xiàn)。當然,像多一只手或是兩腿增長一倍等等天方夜譚的事情自然毫無可能,但是涉及荷爾蒙系統(tǒng)的變革,卻是能夠比較容易實現(xiàn)的,只要頭腦中有所想即可。

這也是有生理機能作基礎的。以上所講的這些變化,都是由位于大腦中央稍下方的腦垂體控制的,腦垂體對人的代謝、生長、發(fā)育和生殖等都能產(chǎn)生重要影響,而人的意志能夠調(diào)節(jié)腦垂體的分泌,從而使得上述變化發(fā)生。這方面的機能女人要比男人來得更加優(yōu)越。

前些日子,讀到《讀賣新聞》晚刊“明星近況”欄目中黑柳徹子寫的一篇文章,其中說道:“自己的身體竟然會因為潛心于其中的角色而發(fā)生改變,真令我大吃一驚。當我飾演壞女人的時候,即使離開舞臺,表情、身段也都像個壞女人;飾演胖女人,則臉孔和身體都會變得臃腫起來,一副心寬體胖的樣子。”

這段文字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女性身體變化的極好例子。

女人的死穴

前面所講的都是女人自身所期望的變化,當周邊環(huán)境惡化時,女人所具有的這種能力就愈加發(fā)揮出其價值。不管噪音也好粉塵也好,當我們被置于一個極為惡劣的環(huán)境中時,女人依然顯示出她們的堅強。在置身于這種環(huán)境中之前,女人也會抵抗和斗爭,可一旦置身于其中,則更多的是設法去適應,而不會像男人那樣抗議個不停、焦慮個不停。

Que sera,sera[1]——該是怎樣的就是怎樣。

這種理念正是女人堅強的根源。

為什么女人的忍耐力特別強?從往昔以至今日,繅絲工、大型電子計算機的穿孔器操作員等一直被認為是女性所適合的工種。像這類單調(diào)的工作假如讓男人去做,不出一個月,保準會逃跑,要不就是瘋掉。事實上,許多大型企業(yè)中許多男性員工,因為整日從事無聊單調(diào)的作業(yè)而被逼到了發(fā)瘋的邊緣,而女性則悠然地每天照樣敲打著鍵盤。

當然,再堅強的女人也有一處死穴,她們的強處卻正好也是她們的弱處。

女人的強在于能夠誘發(fā)身體變化的荷爾蒙系統(tǒng),因此,一旦荷爾蒙系統(tǒng)發(fā)生紊亂,女人就會陷入混亂,她們的行為立時變得顛三倒四、毫無條理。

耽于男女歡娛的女人令她們遠離性,初涉性的歡娛的女人令她們只能接近卻得不到,未曾嘗過兩性之歡的女人則給予她們強烈的性的刺激……假如遭到如此打擊,女人一定會馬上暴露出其脆弱的一面。到醫(yī)院求醫(yī)的女性中,大凡自訴有頸肩不適、神經(jīng)痛、頭暈、耳鳴、煩躁、失眠、食欲不振等癥狀,即原因不明的不適病癥的病人,其中百分之八十或多或少都是由體內(nèi)失調(diào)引起的。

知道了原因,治療起來也就非常簡單,只要去除病因就可以了。可是不知算幸運還是不幸,目前的醫(yī)療水平尚無公認的對此完全有效的治療手段,所以,只能由同該女性有接觸的男性來治療了。就這一點而言,男人總算還有一些生存的價值。

本章小結

本章所闡述的重點是,從生命力這一最基本的方面來講,女人比男人更強。男人的強體現(xiàn)在瞬間的力量上,而這與綿延持續(xù)的生命力沒有任何關系。

女人比男人更強的理由在于:第一,對疼痛的感覺相對比較遲鈍;第二,更能夠經(jīng)受得住失血的考驗;第三,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更強。

筆者想闡述的內(nèi)容主要就是以上這些。對于希望進一步深入思考的讀者,再贅述幾句,以供參考。

從解剖學上講男女的神經(jīng)分布是相同的(生殖系統(tǒng)除外),因此,對疼痛的忍受能力強即意味著神經(jīng)的感受性遲鈍,而神經(jīng)是動物界中最高級的器官,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達與否,決定了動物的進化程度。

說到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最出色的是一種能夠形成芽胞的細菌,當外部環(huán)境惡劣比如營養(yǎng)缺乏,特別是碳源、氮源等缺乏時,這類細菌便形成具有很強保護能力的芽胞,進入代謝相對靜止的休眠休態(tài),以維持菌體持久生存。而身體最善于變化的莫過于阿米巴原蟲了。

身體的變化同再生能力也有密切的關系。假設人們討厭海盤車[2]或蚯蚓,將其一刀兩斷,很快它又能長成兩個個體,我們是無法輕易將其弄死的。阿米巴原蟲、海盤車以及蚯蚓在動物分類上,都處在不怎么進化的位置,這是小學生都知道的,然而它們的生命力卻出奇強健。

最后我想補充的是,從以上啟示中得出什么樣的結論,完全是讀者的自由。作為我本人,我對擁有超凡能力的女性是非常尊敬、崇拜和恐懼的。


[1] 源自阿爾弗雷德·希區(qū)柯克導演的電影《擒兇記》(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1956年)中的插曲,法語意為“該是怎樣的就是怎樣”,或譯“順其自然”。

[2] 海盤車:居于海底的一種棘皮動物,屬于海星綱。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闽侯县| 南阳市| 安达市| 凤翔县| 荣昌县| 肇庆市| 望谟县| 紫金县| 珠海市| 凤冈县| 堆龙德庆县| 红安县| 福清市| 博湖县| 绥芬河市| 黎川县| 黎川县| 资源县| 尼玛县| 黎川县| 犍为县| 澄迈县| 朝阳区| 普陀区| 榆中县| 潜山县| 正蓝旗| 信丰县| 改则县| 隆昌县| 台东县| 宁远县| 滦南县| 沧源| 淅川县| 伊宁县| 清河县| 聂荣县| 天气| 靖安县| 云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