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寫這本書的目的是推動精神分析的進步,我對患者和自己進行的分析的經驗之談也收入在本書中。盡管書中的理論是多年間一點點形成的,但是我的觀點最終成形卻是在我開始為美國精神分析協會的一系列講座做準備的時候。
我的第一個講座題為《精神分析的技術問題》,是圍繞精神分析的技術層面展開的。第二個講座題為《人格的整合》,舉辦于1944年,內容包括這本書所提及的問題。其中,“精神分析療法中的人格整合”“疏離心理學”和“施虐傾向的意義”等主題在精神分析推進協會和醫學專科學院已經講過了。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那些真正想要改進我們的理論和分析方法的精神分析師,也希望他們在將這里描述的觀點用于患者的同時,也能用于他們自己。精神分析要想取得進步,必須用強制的手段,將我們和我們的困難包括進去,并且對自己的經驗進行學習。如果我們故步自封,不接受改變,我們的理論勢必會變成空洞的教條。
不過,我深信,那些想要認識自我,并且沒有放棄成長努力的人會從每一本超出純粹談論技術問題和抽象心理學理論的書中受益。在這種復雜的文化中生活的大部分人都有本書中所描述的那些內心沖突,而且需要一切能夠得到的幫助。盡管只有專家才能治愈嚴重的神經癥,但是我依舊相信,通過我們自己不懈的努力,能夠最大程度地解決我們內心的沖突。
首先,我要向我的患者們致謝,因為我是在與他們一起工作的過程中對神經癥有了更全面的認識。我也要感謝我的同事們,他們的興趣和富有熱情的理解在工作上給予了我莫大的鼓勵。我指的不只是比我年長的同事,還有那些在我們研究所接受培訓的年輕的同事,我從他們那些有批判性的觀點中深受啟發,他們的那些討論對我也有很大的激勵作用。
此外,有三位精神分析領域之外的人以特定的方式支持了我,并促進了我的工作。第一位是在弗洛伊德經典精神分析作為僅有的得到認可的分析理論和實踐時,為我提供了在新社會研究學院發表觀點的機會的阿爾文·約翰遜博士。第二位是新社會研究學院哲學和人文科學系主任克拉拉·梅耶,我特別感激她。這么多年來,她一直對我的工作很感興趣,并且鼓勵我與她們一起分享和探討分析工作中的一切新發現和新觀點。第三位是諾頓先生,他是我的出版人,他提出的建議幫助我對本書進行了很多改進。最后,我還要感謝米內特·庫恩,她在很大程度上幫我更好地組織了書中的材料,讓我將我的觀點闡述得更加清晰。
卡倫·霍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