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林昕還在郵局領報社匯的稿費,第一次來郵局什么都不會。
不過外出的每一次生活體驗都讓她很新奇,這里的阿姨很熱心很快就幫她全部辦好。
當一個眼睛大大且閃放光彩的小女孩站在柜臺外俏生生的叫“阿姨,我來領掛號信。”聲音糯糯的,郵局阿姨抬頭便看到一張明媚朝氣的笑臉,一眼就讓人更喜三分。
臨走時還不忘交代她注意安全。
林昕回到學校便開始題海大戰,她的理科學習方法就是不停的做題,在遇到問題時去找方法會更有效率,這是家里那幾座大山教給她的學習方法。
大家升學考試分數相差不大,這次考試是第一次真正展示自己實力的時候,梁蕊也是早早來教室復習。
抬頭一眼就看見林昕的身影,身影嬌小卻顯得堅毅有力,專注的像與外界隔絕一樣。
早上八點考試正式開始,各班老師交替監考,學校教研組的老師不時在教室外巡視以防作弊。
這次考試分數會放入期末綜合總考評做為獎學金的評發標準之一。
不管家庭條件好壞都是要爭取的。即是經濟補助也是一份榮譽。
三天考下來同學們也像脫了一層皮,個個疲憊不堪。進入一中才知道什么叫苦高中:早上
6:00起床鈴
6:10到外操場跑三公里
6:50洗漱
7:10早自習
7:55早餐
-----------------
這樣高強度學習時間真不愧為重點中學。值得高興的是考完就可有兩天的假期回家休息一下啦。
這讓人即期盼又忐忑,期盼著回到家,又怕再次回到學校就要面對這個考試的分數和排名。
“幺女,幺女在這兒”一出校門林昕就聽到爸爸的聲音,轉頭便看見爸爸曬得黑黑的臉。
媽媽經常說林昕沒有遺傳好,皮膚一點都不像她。
其實林昕底子很白的,只因身體不好經常需要特意曬曬太陽。
在學校一個多月的時間已經又變回粉嫩小少女啦。
“爸爸”林昕很開心,每次只要爸爸在家都會來接她放學,爸爸是木工,經常要出遠門工作。
爸爸學的傳統木工手藝,做的家具精美到讓人感嘆,前些年因為戰亂使得這些工藝的傳承一度陷入困境。
現在社會再次和平發展、經濟穩定,大家又慢慢的開始追求生活品質,爸爸的手藝也慢慢重新被認可與追捧。
爸爸這么好的手藝再加上師爺爺的教導,一定會成為又一位受人尊重的傳統手工藝大師。這一天會有的,林昕相信!
本身爸爸是手藝人,爸媽剛結婚時家里的日子在村里還算不錯。
可哥哥出生不到半年因發燒住院輸液過量形成肺氣腫,在省醫院陸續住了兩年多的院,最終還是沒了。
家里因此欠了大筆外債,這些錢還了好些年才全部還上。
爸爸說不管怎樣一定要感謝別人那個時候的幫助,當初幫忙借過錢的親朋好友請他去做家具林良都是不收工錢的。
前些年日子就過得清苦些,所以林良總覺得虧欠了林昕。
同時林良也感謝命運的安排,之前經歷那么多苦難最終還是給他送來這個小天使,再苦的生活也成了甜的。
這就是上天對他的彌補,在家里七大姑八大姨來勸他說讓他再生個兒子才會有人養老時林良說:‘我這一輩子就把我的小幺女好好養大就行,我家幺女會給我養老。’
兒子生病那會兒妻子整天整晚的照顧,身體一直都不好,林昕也是因為妻子身體不好,生下來差點沒養活。
現在能聽到女兒嬌嬌糯糯的聲音,看到女兒青春洋溢的往自己走來,這就是他人生最大的滿足。
“爸爸,我這次其它科考得不錯,可是總覺地理學起來不順暢,可能也沒考太好。老師說還是沒有找到方法跟我講了很多,可是我還是不開竅呀。”
林昕有些挫敗略帶不甘的說。
林昕不只是地理學不好還是個完全沒方向感超級路癡,小時候就在村子外很近地方玩耍都會找不到回家的方向。
“沒關系,只要努力了能學到什么程度都是好的。”爸爸安慰到。他知道自己的女兒從小就聰明懂事,只是老天是公平的這么懂事的小囡囡是不能十全十美,十全九美就夠了。
兒子就是生下來太漂亮,走到哪里都有人說像小仙童一樣,才三個月就會人跟咿咿呀呀,林良覺得兒子就是太過美好,過猶不及才會夭折。
林良不需要女兒完美只要健康長大就好。他其實是一個真正有生活智慧的男人。
坐在爸爸自行車后坐上林昕嘰嘰喳喳的跟爸爸講學校的生活,她知道爸爸愛聽,即便很少發表意見。
林良早從易老師那里知道女兒小說發表事情了,還專門到鎮上郵局定了這份報紙。雖然對女兒沒有過高的期望,但能有這樣的成績也是讓他驕傲的。
“爸爸我今天領到五百塊稿費,另外一半結稿時給我匯款。”
“好,我女兒太能干了!”
“嘻嘻,對,我會繼續努力的,爸爸我回去就給媽媽存上,以后我們蓋更大的房子。
我要爸爸做的漂亮桌椅把我們的屋子裝扮得古香古色,給媽媽做一個全功能的廚房,再種上爸爸最愛的花......”
聽到女兒的話,林良很安慰。從小就這么體貼的女兒,就是這一輩子最好的成就。
可也有一種愁緒慢慢升上心間,女兒怎么一下就這么大了呢!現在一個多月能見上一面,以后上大學不是更長時間,工作了呢,越想越覺得女兒有要飛走的感覺,不能想!
來到鎮上買了一條花鰱魚,林昕的最愛是媽媽做的酸菜魚,沵哥哥做的小兔兔,爸爸是一定會記得的。
可現在沵哥哥遠在異國他鄉,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吃到他做的兔肉。
還是媽媽的酸菜魚可靠,因為她一定在家。
因林昕小時候身體不好,她三歲時從外面來了一位師爺爺的朋友玉莫,據說是位神醫,她對林良說要讓孩子多吃魚,多曬太陽。
后來就是這位大夫的調理才使得林昕和妻子身體都一天天變好。可是天天去買不現實,他便去生產隊承包了一個魚塘。
這樣女兒隨時都有新鮮的魚吃,還能為家里再增加一份收入。現在雖然那塘里有魚可也有藕,單獨去抓一條有點麻煩,干脆就買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