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畫說中國·大秦王朝(看得見的中國歷史)
- 李碩
- 457字
- 2020-08-07 18:06:56
秦王稱帝
統(tǒng)一中國后,秦帝國空前強大。秦王的稱號顯然已不足以顯示其威力。在春秋以前,“帝”是天上最高神的名號,“王”是人間最尊貴的稱謂,所以說“天無二日,土無二王”(《禮記·曾子問》)。戰(zhàn)國時代,周王室進一步沒落,七國相繼稱王,王的尊嚴就降低了。當時便把天神的尊號下放到人間,齊秦兩霸的國王曾相約分別稱為“東帝”和“西帝”,不過沒過多久又先后放棄了。
秦王政當時年僅38歲,年輕氣盛,自以為建立了曠世偉業(yè),于是召集大臣、百官、博士征集名號。最后決定把傳說中三皇五帝尊稱合而為一,號稱皇帝。他是第一代皇帝,所以叫始皇帝,希望“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皇帝是封建國家的最高統(tǒng)治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秦始皇為了顯示自己獨一無二的至尊地位,自稱為“朕”, “命為制,令為詔”,“印”稱“璽”;又廢除子議父、臣議君的“謚法”;制定了尊君抑臣的朝儀和等級森嚴的輿服制度。
秦始皇創(chuàng)造了“皇帝”這一新名詞,秦朝的皇帝雖然二世而亡,但“皇帝”這一名號卻為歷代封建王朝襲用,從此就成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中最高首腦專用的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