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情懷緣起

任何偉大的思想背后都有其形成的根源,原始的動力會一步一步演化成堅定的信念。當我們探究徐文榮的“三農”思想與實踐時,就要從最初的源頭開始。1935年,徐文榮出生于東陽市北鄉新東村,距離橫店大約20公里。徐文榮3歲時,舉家搬至橫店。從此,他再沒離開過橫店,一生都在這片土地上耕耘。他出身農民家庭,與農民有著天然的血緣關系,更在危難中受過農民的恩惠。他感恩時代,感恩農民,一直為改變農民命運、改善農民生活而奮斗。

在幼年時期,徐文榮就對窮困生活體會深刻。迫于生計,徐文榮的父親做過很多小生意,比如蒸饅頭、賣餛飩等。盡管徐父每天起早貪黑,但家里還是經常揭不開鍋。徐家鄰居是一戶富足人家,做火腿買賣等生意。某日,烈日當頭,徐文榮與母親去鄰居家做客,望著院內一排排腌曬的火腿,他嘴饞不已。在太陽的炙烤下,紅通通的火腿冒著誘人的油光,甚至有油珠一滴滴往下落,徐母連忙讓徐文榮拿著碗將欲滴落的油珠一滴滴接住,以便拿回家炒菜吃。陽光如此炙熱,汗水大滴大滴落下,時不時滑進眼睛,徐文榮不得不抬起手,用袖子一抹,全是汗水與淚水。

“因為窮,抬不起頭,不愿意上街”,晚年的徐文榮回憶起兒時,還止不住唏噓感嘆。這是一種刻骨銘心的認知,在一個少年心中根深蒂固。那時的徐文榮就在想,為什么有些人富,有些人窮?年紀尚小的他不知其中緣由,便在心里留下了疑問。也正因為如此,他傾其一生去解決讓農民富起來的問題。

如果說幼年經歷讓改變農民命運的思想在徐文榮心中萌芽,那么青年時期的他,更是切身體會到了農民之苦,從而堅定了他內心的理想。1958年,徐文榮已是安文公社的黨委辦公室副主任。他一連數月駐扎在農村,展開深入調研。親身體驗的農村生活,讓他大感震驚與心痛。有的老百姓因為住在山區,交通不便,到大食堂吃一頓飯甚至要走幾里路。而且糧食很快就吃完了,大家便吃雜糧,很快雜糧也沒了,就只能吃米糠、玉米芯子、番薯藤之類的,百姓們一個個面黃肌瘦,嚴重營養不良。

這期間,徐文榮親眼見證了農村政策失誤對農村生產力的破壞,以及給農民帶來的創傷和痛苦。[1]而他也曾坦言,自己干過最錯的一件事也和農民有關。那時,會議傳達指示“上午一片黃,下午一片青”,即上午一片黃的稻子要割掉,下午換成青玉米秧。動員大會之后,徐文榮便組織各個生產隊行動。收獲季節,大部分的稻子都發黃成熟了。但是在收割完所有稻子后,徐文榮反應過來,還有一些稻子沒成熟!一些背陽的田地里的稻子,雖然看上去是黃的,但還沒有完全成熟。待他發現時,稻子已經被割了。徐文榮心里滿是愧疚,連連搖頭說“這不應該,這不應該”。直到現在,想起這件事,他還是為自己的決策和指揮失誤而內疚不已。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間,徐文榮為了帶領村民致富,辦起糧食加工廠、木雕廠等,但因此被打成“走資派”關進“牛棚”。后來他冒死逃出“牛棚”,躲入橫店的周邊鄉村。多年以后,他在《徐文榮口述:風雨人生》中回憶說:

“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我經受了磨難,也受到了鍛煉和考驗。真正體會到了個人的前途命運是和黨的前途命運連在一起的,真正體會到了農民要脫貧致富,還要有好的政策環境。可以說,復雜的社會環境讓我變得成熟,進一步增強了我改變橫店面貌、幫助橫店人民過上好日子的信念。”

在被迫出逃的七個月里,徐文榮被農民的淳樸善良感動。在他藏身的鄉村,當地老百姓與他非親非故,卻不計回報地收留了他。“我沒錢給他們,反而給他們帶來苦難,家里被砸,人被抓,弄得全家不得安寧,所以長期以來,我一直非常感激那些無私幫助過我的人,沒有他們的保護和幫助,我的命恐怕早都沒有了。”患難見真情,徐文榮與農民的情感日益深厚。“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徐文榮用一生的奉獻回報農民兄弟的善良樸實。

溯源徐文榮的“三農”情懷,傳統文化思想,特別是農民所追求的“大同”“太平”等思想,對其影響重大。在中國歷史上,為改變困苦的生活,追求理想社會,一代又一代農民揭竿而起、浴血奮戰。“天下大同”是他們關于理想社會的認識,簡單而言,就是財產共有、人人平等、互敬互愛等原則。春秋時期,在“大同”思想下,諸子百家以自己崇尚的原則,如孔子的“天下歸仁”、老子的“小國寡民”、墨子的“兼愛”等思想,設計出諸多理想社會方案,對后人影響深遠。此外,長期的階級劃分導致了對最底層農民的壓榨與剝削,也導致了貧富差距。因此這些最窮苦、最可憐的農民群體,在后來的多次起義中,強烈要求“天下一家,共享太平”。“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均之”“均貧富,等貴賤”“均田免糧”等農民起義口號層出不窮,在清朝后期爆發的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運動,更是直接建立“太平天國”,以期廢除封建土地制度,追求平等。深受傳統文化思想的影響,再加上看到當時城鄉對比下落后的橫店,徐文榮內心油然而生一種想法,就是為橫店老百姓謀一個平等發展的機會。橫店集團黨委書記呂躍龍是一位橫店人,也曾是政府干部,他用“初心”二字來闡釋對徐文榮思想的理解。他說道:“徐老爺子的邏輯起點就是讓老百姓有飯吃,為老百姓做好事,這是非常質樸的想法,初心就是那么簡單。他用自己的實踐證明了這一思想理念。”

或許正是傳統文化的影響,以及過去跌宕起伏的經歷,造就了徐文榮這個農民的兒子,他能夠切身體會農民的感受,并愿意為之奮斗一生。他的一顆赤誠之心從未改變,那就是改變橫店農民的命運,帶領橫店探索出一條解決“三農”問題的出路。

[1] 許寶健.社會企業家——一個農民企業家對理想王國的探索與實踐[M].上海:中西書局,201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来县| 女性| 民县| 阳新县| 南京市| 靖西县| 饶河县| 曲靖市| 台安县| 周口市| 从江县| 嘉义市| 安义县| 乡城县| 清河县| 彭泽县| 丹江口市| 尼木县| 区。| 建始县| 阆中市| 怀来县| 曲沃县| 新巴尔虎右旗| 邻水| 安福县| 内丘县| 左贡县| 盈江县| 安多县| 天水市| 大姚县| 祁阳县| 井研县| 讷河市| 普洱| 乐亭县| 施秉县| 高邑县| 武宣县| 青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