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長城
長城自古是雄關,
歷代將士涂肝膽。
今日時過境遷去,
勝跡留給后人看。
【簡評】 這是作者游長城的感想,表現了登臨長城、回首歷史之際,珍愛名勝、珍視和平的心境。
長城西起嘉峪關旁,東至鴨綠江畔,蜿蜒起伏于崇山峻嶺,橫跨漫漫戈壁草原,延綿不絕萬余里。在我國歷史上,從春秋戰國到明代,共有20多個諸侯國和王朝修筑過長城,歷時2700多年。長城是以垣墻為主體,包括了諸多軍事和生活設施,具有戰斗、指揮、觀察、通訊、隱蔽等綜合功能的龐大、嚴密的國防工程體系。“長城自古是雄關,歷代將士涂肝膽”正是對長城軍事重要性的寫實,也是長城內外逐鹿爭雄、征戰不休血腥歷史的寫照。近代以來,“東窮碧海群山立,西帶黃河落日明”“登上長城天下雄,燕山如海碧蔥蔥。千年勝貌留佳話,萬里英姿見太空”這類詩句固然令人感奮,而古人留下的“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游客長城下,飲馬長城窟。馬嘶聞水腥,為浸征人骨”等詩句,至今讀來令人心顫,應當是準確反映了那個兵燹不斷年代人們的真實思想感情。
在用簡短的兩句詩回眸了歷史后,作者的目光從過往收回到現實,不由得感嘆斗轉星移、換了人間。今天,苦難已經遠去,陰霾已然消散,長城帶給我們的是作為歷史名勝的人文景觀之美和勞動創造之美了。“今日時過境遷去,勝跡留給后人看”,似有唐人“天涯盡處無征戰,兵氣銷為日月光”之意趣。我們和作者一起感受著今朝與往昔的強烈反差,呼吸著和平的空氣,內心滿溢著狼煙散盡、平安縈繞的無盡歡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