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乾隆
- 南宮不凡
- 2198字
- 2020-07-28 18:01:19
第二節 一人臨塞北 萬里息烽火
半年過后,弘歷的騎射大有長進,不管在圓明園練射,還是在南苑行圍,他經常是百發百中,博得眾人喝采。垂髫小兒英武不凡,讓康熙更加看重他。轉眼間,秋季來臨,一年一度的熱河行圍又到了。

熱河
六十八歲的康熙下令,按照慣例進行秋狝。秋狝就是到熱河圍獵,康熙在此期間接見蒙古諸王,密切與他們的關系,安定北方邊境。
每年秋狝,場面都非常隆重壯觀,隨行的人有朝廷重臣、皇室子孫以及侍衛隨從、奴婢仆人,車輛馬匹,浩浩蕩蕩,從京城出發,直奔承德而去。他們到熱河行宮,也就是在避暑山莊安頓停留,然后再舉行其他活動。
避暑山莊作為皇帝秋狝的行宮,建筑頗為壯觀,景色也非常優美。整個山莊分宮殿區和苑景區兩大部分,其中苑景區又分湖區、平原區和山區,自然景致與人工園林相互結合,美觀大方,舒適宜人。宮殿區在山莊南部,由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和東宮四組建筑組成。按照封建禮制,正宮分作前朝、后寢兩部分。前朝的正殿是澹泊敬誠殿,全部由楠木建成,是皇帝在山莊時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緊臨的四知書屋是皇帝大典前休息更衣以及平時召見大臣、處理政務之處。后寢又有兩處建筑,一是煙波致爽殿,一是云山勝地樓。前者是皇帝的寢宮,分為東、西暖閣,西暖閣是皇帝的臥室,東暖閣是皇帝與大臣議論國事的地方;后者是皇帝和后妃們觀賞湖光山色的地方,它不設樓梯而以假山為磴道,自然天成,妙趣橫生。步出正宮,便是萬壑松風殿,這里是皇帝批閱奏章和平時讀書處。整個建筑群規模宏大,造型別致,不亞于京城皇宮。往北去,就是湖區了,湖水清澈蕩漾,宛如江南水鄉。湖中有三島,西邊是環碧島,北邊稱如意洲,東邊叫作月色江聲,三島以堤橋相連,曲折婉轉,引人入勝。其中環碧島清靜幽雅,是隨行皇子們讀書學習的處所。另外,島上還有渡口,是宮女們下湖采菱處。過了湖區,就是平原區,古木參天,綠草如茵,稱為“萬樹園”。園區是舉行宴會和游樂活動的場所。平原區北面就是山區,山峰林立,奇石迭迭,又是另一幅景觀了。
今年,弘歷也跟隨祖父來到了避暑山莊,準備參加圍獵活動。皇室幼年子嗣來到山莊后往往因貪玩而荒廢了學業,康熙見此,安排他們到清靜的環碧島讀書。深受祖父喜愛的弘歷自然也不例外,他不但在環碧島讀書,還經常被祖父召到萬壑松風見駕。萬壑松風是康熙批閱奏章處理政務和讀書的地方,十分幽靜,一派江南園林風貌。
一天,弘歷奉命到萬壑松風陪祖父讀書,卻見祖父不在里邊。他等了一會兒,拿起桌子上一本《資治通鑒》讀了起來。正讀得入迷,忽然聽見有人喊他的名字。弘歷急忙起身四下觀望,殿內的值班太監早進來傳話:“萬歲爺正在船上喊您呢!”
噢,弘歷忙從窗子望去,原來,康熙乘舟游湖,御舟正停泊在不遠處的晴碧亭。弘歷看見祖父站在船頭朝這邊呼喊,高興地跑出萬壑松風,沿著山岡的巖壁而下,朝御舟而去。山岡上怪石林立,雜草叢生,道路崎嶇難行。御舟上的康熙朝弘歷喊道:“小心,別摔倒了。”他一喊,隨行的太監、侍衛也慌了,試探著過去幫助弘歷。可是,周圍都是水,怎么過去呢?弘歷看到祖父為自己擔心,忙大聲說:“皇爺爺,您不要擔心,弘歷能過去。”他一手提袍襟,一手攀著巖石,踩著雜草嶙石,毫無慌張神色,很快穿過巖壁,來到平坦地帶。康熙一直緊張地觀望著,看到弘歷安全過來了,輕輕地舒了口氣,忙命人將御舟劃過去,迎接弘歷。弘歷幾步跳到船上,興高采烈地說:“皇爺爺,弘歷來了。”
康熙滿面笑容地攬過弘歷說:“你是不是聽到朕召見就匆忙趕來了?剛才在萬壑松風都等急了吧?”
“正是,”弘歷答道,“孫兒聽說您召見,就趕緊過來了。皇爺爺不在殿里,我就拿書看,聽到喊聲才知道您游湖未歸。”
康熙說:“就說呢!你是個勤懇的孩子,絕對不會來遲了。朕怕你著急,趕緊回來了。弘歷,你剛剛讀的是什么書?”
“《資治通鑒》。”弘歷答道。
康熙驚喜地問:“讀《資治通鑒》?讀得懂嗎?”
“大意能懂,有些細微的地方還需要深刻思索。”弘歷認真地說。

《弘歷哨鹿圖》
“不錯。”康熙看著弘歷,不由得記起自己少年時拜師學習的時候,也是弘歷這個年齡,他開始接觸《資治通鑒》,并且從中受到啟發,為他鏟除輔臣鰲拜提供了幫助。往事悠悠,五十多年過去了,這個昔日幼主成就了一代偉業,奠定了大清堅實的基礎,如今暮年垂垂,縱有雄心萬丈也要面對現實。想到這里,他心里突然一動,覺得眼前的弘歷似乎就是當年的自己,年少英睿,心懷高傲。
“皇爺爺!”康熙正在思索,被弘歷的喊聲驚醒了,“您看,那邊又過來了幾條大船。”
這時,湖上又劃過幾條船。原來,這些人都是蒙古各大親王,奉命晉見康熙。昨日他們見面交談后,康熙決定請他們游湖賞景。蒙古各王生活在北部邊境,那里不是草原就是荒漠,很少見到這么美麗的風景,更不要說具有江南風光的景色了。他們很高興,今天一早就乘船游覽了。康熙站在船頭向他們望去,遠遠地,各大親王站出來,立在船頭向康熙施禮問安。弘歷見此,不覺隨口吟道:“一人臨塞北,萬里息烽火。”
康熙驚訝地問道:“弘歷,你說什么?”
弘歷不慌不忙地說:“皇爺爺,蒙古各王來此晉見,不是正好安撫他們,免得他們發動戰火嗎?”
康熙沒有想到,弘歷能夠了解到秋狝的深意,心中更加驚喜,拉著弘歷的手說:“弘歷說得很對,朕就是要讓蒙古成為國家的北部防線,確保北國安寧。過幾天,朕就要和他們一起行圍去了,你也一起去。”
弘歷馬上說:“太好了,我練習了這么久騎射,人人都說我射得準確,陪皇爺爺行獵,正好可以試一試我的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