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日記
同學李群為我們班級開了一個網站,因為我不上網,所以很晚才知道。就為了能上班網,我申請了寬帶,從此摘掉了“網盲”的帽子。賦閑在家,每天上班網瀏覽一番,真是無可比擬的享受。同學們在網上互祝生日快樂,互相通報最近的情況,讀書、游歷、家居的心得和感想斑斕多彩,更能見到同學上傳的自己和家人的照片,也可與同學傳小紙條聊天。有的同學還在大洋彼岸呢,可感覺是那么近,就像我們從來沒有分離。王勃在吟著“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時,絕對不會想到,一千多年后,他的夢想會由互聯網幫他實現了。化用古文中的一句話,有了這班級網站,無論“貴賤懸隔,天涯從宦,吳楚異鄉,此站一系,終不可逭”,我們這個班級作為一個有形的組織雖然早已消失了,但卻通過一種更富有時代氣息的方式實現了組織形式的轉換,并且在精神上更加緊密地凝聚在了一起。
在驚嘆網絡的迅疾便捷、享受著與同學時時“相見”的歡愉之時,我忽然想起了我們班曾有的那本《班級日記》。記不清是誰提議的了,大一下半學期,我們班有了自己的《班級日記》,每個同學每天輪流在日記上寫一篇,體裁、題材不限。動議者當然是好意,可以利用這種形式交流青春的思情,溝通真純的友誼,凝聚集體的力量,此舉為同學們普遍歡迎。已經記不清當時同學們都寫了些什么了,我只記得楚宏以他慣有的疏放,寫了一篇狂野不羈的美文。張蘋寫的文字我至今有印象,是因為她記載了我,原話是“我們的班長獨自迎風灑淚”。那是某晚大家在莫愁湖泛舟時,我因心緒紛亂,獨自躲進了樹林,未料會被張蘋發現。我為此暗嘆我們班還有這樣細心的女孩!輪到我寫時,我實在沒有什么特別的事和新穎的感悟,就寫了一篇平淡無味的大學生活感想。我想,無論是寫什么,這樣的“創作”假如能夠平和地延續下去,這會是多么珍貴的青春記錄,今天讀來,我們的心海將會涌起怎樣的情感波濤?
同學的性情是各不相同的,年輕的心也不會刻意去掩飾。生活和學習中的一些矛盾漸漸在日記中有所顯現,有的同學開始不指名地互相指責起來。我記得就有同學批評我寫的那一篇文章不觸及班級現實,是粉飾太平的風花雪月之作。我心里大呼冤枉,因為我一直以為,班級日記本來就是不拘一格的,興觀群怨聽由君便,而且我確實覺得沒有必要把同學間的一些小小隔閡訴諸日記,但又不能解釋,怕愈辯愈糟,想時間總會證明一切的。隨著日記上火藥味的越發濃烈,某一天,那本《班級日記》神奇地失蹤了。
日記的不翼而飛引起了新一輪的互相猜測和指責,過了好一陣,風波才止息。我想,盡管大家在日記上互提了一些意見,但畢竟還是珍視這本日記,也珍視彼此之間的友情的。日記的丟失,無疑是把大家的純真弄丟了——不管是刻意的還是無心的。
多少年過去了,現在我們無須這樣的《班級日記》了,我們可以通過網絡來傳情達意,而且再不怕丟失了。只是,我仍抱著一絲希望,希望我們的《班級日記》還完好無損地留存在哪位同學手里。如果真是這樣,我們不僅不會怪這位同學,相反,我們還要感謝他替我們保存了這份青春和無邪的見證。我相信,已習慣了摁按鍵的我們,再去打開那樣儲藏著年輕和歷史的紙質文檔,一定會有心手承載不住的感覺;已習慣了讀網絡語言的我們,再讀那些中文系學生們正統規范的文字,特別是年少時板著臉、故作成熟互相批評的文字,一定會放聲大笑,笑得眼淚滿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