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咫尺匠心:新工匠是怎樣煉成的
- 蔣小華
- 1604字
- 2020-08-04 16:22:19
推薦序1 一品入魂
翻開一張一張靈動的頁面,讀著一個一個跳躍的字符,感觸很深。常常回味起各種場合下對極致產品和服務的深深震撼,回味起對這些極致產品和服務背后匠心精神的深深敬意。工匠精神,是在這兩年常常被提起、引人注目的詞匯。
一、新常態、“心”常態,匠心孕育的新時代
這兩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經濟發展進入了相對慢速的新常態。慢不一定就是壞事,慢往往讓人有時間更用“心”去思考、去品味、去體驗。走心的產品和服務,也更容易打動人心。
與此同時,由于中國經濟發展的財富累積效應,北京、上海、江蘇等省市的年人均GDP超過世界公認的富裕線——12000美元;廣東、山東等省份的人均GDP也將很快超過這一富裕線。這意味著更多的中國人將步入富裕階層,意味著人們的生活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品質化、個性化、多元化需求漸成主流。追求更高品質的消費,對市場資源配置的影響將尤為明顯。在我看來,當下中國一線城市和沿海城市已經開始步入精品消費的新時代。
對企業而言,為了更好地滿足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不僅要在產品功能上做到極致,還要賦予產品更多的精神內涵,甚至要賦予引領未來的時尚感覺。新工匠,應運而生!
二、新工匠、心工匠,修心修身方為“匠”
新工匠的養成和修煉,在我看來,離不開修心、修身、修新。
第一,修心。偉大的工匠要有“三心”,利他心、靜心和恒心!做產品一定要有利他心,首先,充分考慮他人的需求,而不能一心一意只求商業利益、自己賺錢,同時,要靜心、要恒心,修煉強大內心,才能成就偉大工匠!
第二,修身。修身包括修己與修規。修己,匠人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律己正身,知止有度,只有自己精益求精,才能要求伙伴和同事精益求精;修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規矩也成就不了經典!這里特別想分享一下我的一段親身經歷。2016年夏天去日本,晚上走進一家不起眼但特別整潔的小面館。店面很小,只能容納七八位客人。但讓我驚訝的是,就是這樣一家小店,對于湯面品質上的追求近乎于嚴苛。這家店對每位客人坐的位置、上湯面的順序、小菜的擺放,都有精細的計算、嚴格的程序、苛刻的要求。開始甚至不適應,心想不就一碗面嘛!不想一碗面吃下來,卻被店主人的專業和敬業打動,深深感受到,嚴苛的背后是精心保證食客品味面條時的最佳口感和完美體驗!吃完慢慢步出店門,禁不住回頭再看一眼,這家小店“一面入魂”的招牌已然印到心里!
第三,修新。這里的“新”自然是與時俱進,推陳出新。當下的工匠,不能再是深山老林中的千錘百煉,而是需要以“互聯網+”的思維來深度地了解目標用戶的需求,需要社群來和用戶親密互動,需要大數據讓用戶的建議成為打造精品的參考。易觀天馬“加速營”提出的新電商概念,核心就是“聚深粉、賣好貨”!只有對目標粉絲的深度滿足,才有可能打造出極致體驗、極致口碑的好產品!小米、華為都是新工匠精神的代表。例如小米的“新”,在于粉絲互動,小米通過社群培養出了一群專業的先驅粉絲,然后通過口碑,利用媒介,在年輕人之間形成“爆款”。小米還有一句口號也很出新: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或許,對于任何一個買了小米產品的人來說,心中永遠期待并相信美好的事情正在發生。這無疑又說進年輕人的心坎,迎合了人們永遠年輕的心態。
一年前有緣和蔣小華老師相識,平日和小華老師的交流也并不太多。但《咫尺匠心:新工匠是怎樣煉成的》一書的才情,讓我對小華老師又有了新的了解和認識。“咫尺匠心”,正如書名一般,這是一本獨具匠心的書,頗具歷史感的詩情畫意,和高科技的解讀完美結合,讀起來非常走心,放下去又回味無窮。本書的出版,恰逢消費升級、呼喚新工匠的新時代,靜心書,正當其時!書中所提到的“工匠精神”與“互聯網思維”,也特別具有前瞻性。讀罷此書,定會激發你的工匠情懷。如何做一名新時代的新工匠,小華老師這本匠心之作,給了特別實際的指導!
期待更多的一“品”入魂!
易觀國際聯合創始人
易觀亞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楊彬
新電商轉型企業家社群天馬幫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