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咫尺匠心:新工匠是怎樣煉成的
- 蔣小華
- 709字
- 2020-08-04 16:22:21
第3章 認識新工匠
探究“工匠”原義,東漢許慎《說文解字》[1]中提到:“匠”,木工也,“工”,巧飾也。南唐文字訓詁學家徐鍇則曰:“為巧必遵規矩、法度,然后為工。否則,目巧也。”意思是做巧工必須遵循規矩、法度。否則,只是看上去巧。
從許慎《說文解字》和訓詁學家徐鍇的文字中,我讀出工匠的重要內涵,大致有三個方面:
一是工匠源自生活實踐,做出來的物品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絕不能脫離現實。用今天的理解來說,使用者的感受要遠高于生產者的感受,而有的傳統工匠卻誤讀了這一點,他們把自我體驗凌駕于使用者體驗之上,這是要不得的。
二是物品要精巧,要裝點美化,既能滿足人們“眼睛要美”的需求,也能滿足人們的實用性需求。“追求精巧而非花巧”,新工匠注重實用性與藝術性的巧妙結合,使實用功能與人文情懷相互交融,成為深得用戶喜愛的商品。而有些傳統工匠往往固守于產品的鑒賞性,而忽略其實用性。
三是工匠的所作所為須有規矩,有法度,工匠的基本德律要求是敬天、敬地、敬用戶。言外之意,新工匠在創造產品時需要用心、用腦和用情,需要合三為一,缺一不可,才能做出獨具匠心的作品來。
我們不僅需要從古人那里尋找物的真義,也要結合現實探求本真。初步結論是,新工匠是集創造者、作品心、手藝人、修行者和偏執狂于一身的,正是這種看似矛盾復雜的結合,使得這些特質相互熔煉,又相互碰撞,最終讓新工匠們為這個世界創造出燦爛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匠人,只要擁有為了把事情做好而做事的愿望。我試著找出五種關鍵屬性,盡可能準確地說清楚新工匠的真正內涵,為成為新工匠提供參考路線。同時,用直白的語言提綱挈領地給讀者一個全面的解讀——本章旨在立體展示、深度解讀新工匠之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