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打造專屬資源庫

(一)尋找資源的九條途徑

表1-1“社群創建者的自我評估表”中列出了五項所需資源,即時間、社群核心人員、人脈、金錢和平臺。從學習型社群運營的角度來看,時間和社群核心人員代表了社群的管理團隊成員;人脈包括了社群的分享內容和新群員吸納;平臺是社群知識沉淀的基地;金錢不是必需的資源,可以在社群創立后慢慢累積。

下面,為大家提供九條尋找資源的途徑。

(1)百度貼吧。百度貼吧的分類比較全面,無論是找主題還是找人,都是不錯的去處。

(2)朋友圈。朋友圈分為線上和線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利用微信的朋友圈發布社群相關信息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跟進,了解對方的興趣和可提供的資源;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已有的人際關系,如同事、同學和同鄉等。

(3)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社群創建者擁有一定的粉絲和影響力,可以通過自己的微信公眾號發布要建立社群的信息;另一方面是自己關注相關人士的微信公眾號。

(4)線上交流、分享。在社群還沒有建立前,可以先到目標群員所在社群或圈子做分享和交流。一方面了解大家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建立人脈,尋找資源。

(5)參加線下活動。線下活動是人們互相了解最快捷的方式。通過參加與要建立社群類型、主題相關的線下活動,可以學習其他社群的活動組織思路、經驗和方法,也可以借機尋找所需的資源。

(6)博客、微博。愿意堅持寫博客的人,大多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通過搜索跟社群標簽相關的博客,在學習相關內容的同時也可以聯系博主,邀請其到社群來做分享。微博相對于朋友圈,是開放的平臺,可接觸到更多的人。通過搜索跟社群相關的微博博主,再看他們關注的是哪些人,通過他們的關注和粉絲來拓展自己的視野。同時,評估合適的社群管理人選。

(7)知乎。知乎是一個真實的網絡問答社區,社區氛圍友好、理性,連接各行各業的精英,大家分享彼此的專業知識、經驗和見解,是尋找資源不錯的途徑。

(8)搜索引擎:關鍵字。直接在網上搜索引擎中輸入社群標簽,也會有意外的收獲。

(9)聚焦的群名稱。前面八個途徑都是主動出擊,聚焦的群名稱則有點守株待兔的感覺。但是,這也不失為一種低成本的吸粉和尋找資源的途徑。

案例2-1:小丫尋找資源之路

小丫通過前面的頭腦風暴,確定了“白領職場溝通讀書會”群的宗旨為:通過讀書和交流為白領解決溝通問題,提升職場競爭力。她先建立了一個QQ群,但群里最初只有自己和兩位核心成員。于是她拿出表1-2的自我評估表,開始從可借力途徑入手,來尋找資源。

(1)HR群。小丫之前加入過一個HR群,里面有不少資深人士。她考慮到自己是“菜鳥”,平時很少發言。最近她常在群里提出白領職場溝通的問題,不少群員提供意見和建議。她有針對性地跟幾位自己覺得不錯的群員私聊,說明了自己建立白領職場溝通讀書會群的目的和思路,邀請大家加入。最初沒有什么成效,堅持兩周后,終于有四人申請入群了,而且其中的霞光是做銷售出身的HR,很認同這個社群的宗旨,愿意加入核心團隊,這就彌補了小丫和其他兩位成員不擅長做營銷的短板。

(2)同鄉。考慮到現在的核心團隊成員都比較年輕,小丫想到之前在同鄉會中認識的一位大姐靜。靜是一家企業的行政總監,人很熱情、直爽,當時她們聊得很投機。于是,小丫打電話給靜,邀請她加入社群做話題分享顧問。很可惜她最近要全國各地出差,沒有時間,但她向小丫推薦了自己的同事——行政經理文文,小丫非常開心,趕快邀請文文入群。

(3)同事。小丫借回總部參加培訓的機會,跟同事們說起自己要辦的讀書會,請大家出謀劃策,并將群號公布,當天晚上就有四位同事申請入群。

(4)朋友圈。通過對平時發言內容的觀察,小丫鎖定了兩位有讀書興趣的朋友,跟他們私聊溝通,最終有一位朋友答應進來看看。

(二)智囊團組建三原則

1.人人參與

學習型社群的群員主要是為了學習和成長入群的。跟單方面地聽或看相比,參與得越多,學到的也就越多,成長也越快。因此,在社群建立初期,最好能夠讓每位群員都作為社群的主人參與進來,具體有以下幾個要點:

(1)“為什么”比“如何做”更重要。在學習型社群招募成員的過程中,讓每位成員知道社群的宗旨是什么,自己通過社群的交流和參與能夠獲得哪些成長,這樣大家會更愿意參與進來。作為學習型社群的成員,“為什么”比“如何做”更重要,因為他們知道了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后,就容易主動去思考如何做的問題。

(2)參與,從小事做起。在社群建立初期,除了核心人員之外,其他群員一般處于觀望狀態。這時,如果請處于觀望狀態的成員負責一個項目或需要較多時間、精力和能力才能完成的事情,可能會將對方嚇倒,失去了參與的熱情。因此,社群創建者需要先了解群員們各自的意愿和能力,先從小事情上入手。例如,在社群的一次主題交流過程中,請稍微活躍的群員提前發布宣傳語,這樣可以提供范本給不夠自信的群員,也可以請特別積極主動的群員進行記錄整理。通過每次活動不同程度的參與,讓大家有了歸屬感,加上適當的鼓勵和贊賞,為下次的參與奠定基礎。

(3)信任,每個人都有金點子。雖然社群的定位是由幾位核心成員討論確定的,但真正的社群主人是全體群員,他們最有發言權。在社群定位的大框架下,大家都會有自己的需求和想法。此時,充分尊重每個群員的想法,相信大家都有金點子,為社群的發展群策群力。

(4)營造平等對話的氛圍。對于社群來說,光有信任不夠,還需要營造平等對話的氛圍,讓大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這份尊重和信任。例如,在群里征集大家對群管理或話題的建議,并及時匯總后在群里討論決議,對可以采納的建議立刻執行,對暫時不能采納的建議將理由反饋給提議者,并表示感謝。通過這樣的舉動,可以讓群員們感受到自己是社群的一分子,激發出相應的責任心,從而更愿意參與群事務。

2.各負其責

社群要實現自身價值,就需要有高質量的內容產生。而社群不像實體企業可以直接下達指令,這就要求每位群員主動完成相應的社群事物。一個初創的學習型社群,主要有如表2-1所示的五項工作。

表2-1 社群事務分工表

978-7-111-55509-4-Part01-14.jpg

表2-1中的序號1群事務協調,通常是社群創建者的職責。其他四項工作,可通過互相推薦、自行認領等方式,再由群主根據每位成員的特點評估后確定人選。

3.溝通合作

社群運營是一個團隊合作的項目,既需要明確分工,又要及時溝通協調。具體做法有以下幾方面:

(1)信息公開、透明。及時整理關于社群管理方面的各種溝通記錄并共享,便于群員們了解群事務和后續查詢,在降低溝通成本的同時也讓大家覺得自己沒被當作外人,是一種低成本的感情激勵。

(2)定期溝通機制。定期溝通機制的建立,對于確保群管理信息暢通非常重要。因為大家在線時間不同,很多信息可能會因為刷屏而錯過或遺漏,導致信息不對稱。通過定期的群管溝通機制,群管們可以互通信息,交流和分析近期出現的群管理問題,將會議決議及時傳達。

(3)通信錄。為了避免因種種原因導致的群員“失聯”給群管理帶來不必要的溝通成本,社群建立之初就可以收集群員的通信錄并共享。通信錄共享,一方面便于及時溝通;另一方面也體現出群員所在行業、擅長領域,為以后邀約分享嘉賓提供依據。

案例2-2 小丫的智囊團

按照智囊團組建的三原則,小丫梳理了自己的智囊團,目前已經有了兩位愛讀書的朋友書香和幽蘭,擅長營銷的霞光,資深的職場溝通專家文文。于是,她跟大家進行了線上會議,確定了四次交流的主題,如表2-2所示。

表2-2 白領職場溝通讀書會四次交流主題

978-7-111-55509-4-Part01-15.jpg

通過表2-2的四次主題交流,小丫對大家的問題和需求有了初步了解。同時,也發現了不錯的群管人選——飛翔,與其私聊溝通,邀請其加入群管理團隊,飛翔一開始有些猶豫,擔心自己做不好。小丫給他介紹了現有的管理團隊的情況,說明這是一個互相支持和幫助的團隊,打消了飛翔的顧慮。于是,小丫召集管理團隊開會,說明了社群事務的分工和相應職責,請大家認領,最終得到了如表2-3所示的分工表。

表2-3 白領職場溝通讀書會分工表

978-7-111-55509-4-Part01-16.jpg

有了分工表,還需要建立溝通機制,大家討論確定了如下三點:

(1)記錄共享。無論開會還是主題交流,都要在三天內將記錄整理發布到群論壇中,便于以后查詢。

(2)群管周會。大家確定每周二晚上20:30~21:00為群管周會時間。

(3)通信錄。由書香負責,先在群論壇發布通信錄信息收集帖,號召所有群員跟帖,然后根據這些信息整理成群成員通信錄。群管團隊必須人手一份,便于緊急聯絡,同時作為話題規劃的參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昌县| 高青县| 汝州市| 即墨市| 黄龙县| 鄯善县| 阿鲁科尔沁旗| 五原县| 大余县| 崇义县| 阿鲁科尔沁旗| 北票市| 济阳县| 板桥市| 古交市| 昌邑市| 庆云县| 肥东县| 武强县| 汉寿县| 宝应县| 哈密市| 舒城县| 无极县| 保定市| 韶关市| 鸡东县| 东乡县| 泽普县| 达尔| 肇源县| 郧西县| 桂林市| 翁牛特旗| 永昌县| 温州市| 库车县| 深泽县| 鄂托克旗| 上犹县| 若尔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