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茉茉書房
- 茉琳
- 825字
- 2020-09-02 14:59:37
滿城荔枝紅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最初是從杜牧、蘇軾、白居易等人的詩詞里認識荔枝的。香山居士說荔枝“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描摹生動,聞者垂涎。其實文學世界里的許多珍奇寶物只是讓人充滿想象,一窺真容時又覺得不過爾爾。但荔枝若從文字里蹦到舌尖上,頓覺大文豪也沒寫出其中滋味之一二,這古時流放之地的佳果,絕不虛有千年傳唱的名聲。
荔枝品種繁多,有名字沾光的妃子笑,有身世傳奇的掛綠,有老廣最愛的桂味與糯米糍,至于行銷各省的多數只是懷枝,色香味均屬次品,再加上白糖罌、白蠟、黑葉等足有六七十種。從“三月紅”開始,廣州便處處可見荔枝,“一灣江水綠,兩岸荔枝紅”。到了六月,“荔枝熟,摘滿屋,屋滿紅”,鮮紅誘人的荔枝一把把、一筐筐出現在街頭巷尾,出現在每家人的冰箱里、餐桌上,可謂滿城荔枝紅。然而最誘人的應是枝頭荔枝,荔枝園里隨摘隨吃的才是真正荔枝滋味,莫說運到外地,走出園子怕是都失了那份新鮮。
記得當年高考復習最后一日,我突然覺得壓力太大,所有歷史知識都從腦子里溜走了,哥哥讓嚇傻了的我放下書本,帶著我跑到荔枝園里摘荔枝、吃荔枝,玩了一下午。那天下午大家仿佛只記得荔枝甘甜,關于考試家人什么都不說,第二天歷史科我竟考出了以往不曾有的好成績,從那時起,更認定了荔枝是世間難得的好東西!
世人皆知“一騎紅塵妃子笑”,吃荔枝,就要一份新鮮,否則只能吃荔枝干了。母親說她小時候,江南一帶富庶人家一年中總有荔枝干吃,旁人看了那荔枝干的殼與核就知道這家人生活既優裕又講究。
即使是在冷鏈物流發達的今天,荔枝運到外地也會受影響,“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若真要品嘗新鮮荔枝的滋味,還得“不辭長作嶺南人”才行。
今年吃的荔枝是茂名姐姐寄來的白糖罌,真是甜到了心里。我也給外地親友寄了荔枝,只是外地的朋友還得知道,廣州人說“一啖荔枝三把火”,若吃多了荔枝,切記喝點淡鹽水,否則貪戀其中香甜,分分鐘吃到咽喉腫痛、流鼻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