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家巷
金林有一條古色古香的孔家巷。
據(jù)德慶學宮(孔廟)孔氏源考記載:德慶安誦房為孔子45代孫惟翰的后裔。孔子46代孫安誦(又名孔志),于宋高宗紹興元年(1131)授德慶府朝奉郎。安誦房后人定居德慶城北門外香山之陽的孔竹根,官圩金林支是孔竹根房的一個分支。
據(jù)舊譜資料顯示,金林支的始祖是孔子65代孫孔衍昌。衍昌與“衍”字輩的幾位族兄弟一起由孔竹根遷往官圩社尾,后來又由社尾遷至金林定居,金林村現(xiàn)有安誦后人約160人。
孔子在金林的歷代子孫究竟有何業(yè)績,因時代變遷的緣故,無從查考。據(jù)當年95歲高壽的孔慶榮老人所述,孔姓老太公當年有田地200多畝,生下五子,并為每個兒子建下一座大屋。孔家大屋從結(jié)構(gòu)來看,一般只有單座。廳前為天井,天井兩旁,一為門樓,一為廚房。廳內(nèi)設房四個。廳之后部分設有屏風、神樓。廳堂內(nèi)點綴的名家字畫或家訓之類的條幅與古色古香的家具陳設相互輝映,呈現(xiàn)出“萬世師表”后代的書香門第氣息。康熙年間,金林孔家巷先后出了兩位秀才和兩位貢生,可惜這些掛于門樓上方的匾額無一幸存。
孔家大屋的門廊、屋檐等字畫甚有特色,木雕、灰雕、石雕也頗為精致。其門樓的“推龍”是目前保存較好的歷史遺物。據(jù)悉,“推龍”是當時大戶人家為防盜偷搶而設的“二重門”。從上述的人文景觀看,金林孔家巷的子孫,曾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

孔家大屋一角(溫愛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