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投身教育,擁有未來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這么一段話,表明教育對于國家發展的重要性,以及教師在其中起到的關鍵作用:“我們深信教育是國家萬年根本大計。我們深信教育應當培植出活力,使學生向上長。我們深信教育應當把環境的阻力化為助力。我們深信師生共生活,共甘苦,為最好的教育。我們深信教師應當以身作則。我們深信教師應當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我們深信教師應當運用困難,以發展思想及奮斗精神。我們深信教師應當作人民的朋友。我仍深信如果全國教師對于兒童教育都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己的決心,必能為我們民族創造一個偉大的新生命?!?/p>

從古至今,教育向來被視為國之重器。良好的教育寄托著一個民族的希望,也是改變個人及家庭命運、重塑個體精神品格的一把鑰匙。

不管對于個人、家庭還是國家、民族而言,教育都是一件極其重要的大事。教育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尤其是公平公正的高考制度,它能夠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路徑,突破自身局限迎來別樣的風景。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良好的教育制度,如果沒有那么多老師辛勤無私的培養,連幼兒園和一、二年級都沒有上過的我怎么可能考上川大?如果沒有考上川大,又怎么可能會有我的今天?

如果沒有教育,一個從小在大山里長大的孩子,不會有北大的文學夢,不會有改變自己和家庭命運的強烈愿望,不會一路得到那么多貴人的幫助,也就不可能成長為一位青年企業家。

當自己一有能力回饋社會的時候,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教育,希望通過捐贈,為提高中國的教育水平、子孫后代能夠接受到更好的教育盡綿薄之力。我對社會的捐贈主要集中在教育事業上。未來,我帶領企業轉型所要從事的傳媒事業也是和文化教育掛鉤的。或許,在冥冥中,我和教育事業早已結下了一種特殊的緣分。

國家和民族很需要教育。只有教育制度越來越完善、越來越能激發出人的潛力,民族復興、國家崛起才有真正的希望。中國需要培養出更多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去傳承偉大歷史使命,去接過前輩的接力棒。教育事業需要有識之士的接力,需要更多有條件的青年企業家們積極投身教育事業,并為之做出應有的貢獻。唯有如此,中華民族的未來才有真正的希望。

據統計,2018年全國有各類學校51.89萬所,各級各類學歷教育在校生2.76億。

今天,每年近2000萬的新生兒童成為中國最了不起的資源。我國只有把教育始終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建設學習型社會,豐富孩子們的腦袋,才能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改革開放40年來,全國上下倡導“知識就是力量”。14億人的腦袋里有了東西,口袋里也有了東西。毋庸置疑,教育仍然是目前最有價值、最有成就感的公益事業。未來,我也會一直堅持于此。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這其中最大的功勞之一就是教育和人才。恢復高考之后,通過公平公正的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無數的城市人和農村人發奮學習,最終實現了人生價值,成長為對社會有貢獻的新時代青年。

然而,隨著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中國社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貧富差距過大的現象。于是,很多人開始感嘆階層固化,認定“寒門難再出貴子”。

這個問題要辯證地來看待。一方面,一部分條件優越的家庭確實會占據更多更好的教育資源。但另一方面,草根出身的人反而較以往更有機會。從求學方面來說,我相信,教育環境將會越來越公平。隨著國家政策及相關資源的傾斜,隨著農村教育進一步發展,貧困落后地區的教育事業將會有相當程度的提升。

再從高考制度來說,我仍然相信,這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一場考試。雖然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但每一年都有很多的優秀學生考上大學,接受優質的高等教育。因此,上升的通道是一直存在的。

高考之后,國家還有公務員考試、研究生考試等一系列上升通道。將來,上升通道可能還會更加完善合理。出身并不是阻礙一個人成長和發展的根本障礙。

一個人只要腳踏實地、勤奮好學,無論他選擇求學、就業還是創業,都必將有所作為。而在這些過程中,教育就很好地擔負起了彌合人與人之間出身及各種差距的社會功能。

1922年梁啟超先生在一場演講中問道:“你為什么要求學問?”“為的是學做人。你在學校里頭學的什么數學、幾何、物理、化學、生理、心理、歷史、地理、國文、英語,乃至什么哲學、文學、科學、政治、法律、經濟、教育、農業、工業、商業,等等,不過是做人所需要的一種手段,不能說??窟@些便達到做人的目的。任憑你把這些件件學得精通,你能夠成個人不能成個人還是個問題?!?/p>

教育的真諦不在于教會了學生多少知識和專業技能,而在于促使每個人都能擁有完善健康的人格、豐沛真誠的情感、高貴正直的品德以及超越自身的理想目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海县| 桦南县| 乐安县| 夏邑县| 香河县| 左云县| 邛崃市| 陆丰市| 桂东县| 安图县| 祁东县| 翁牛特旗| 东台市| 宁化县| 西林县| 汝州市| 海口市| 榆中县| 洪雅县| 宝清县| 达拉特旗| 茌平县| 崇信县| 武胜县| 华蓥市| 广元市| 巴东县| 五莲县| 偃师市| 金塔县| 如东县| 乌兰察布市| 三门峡市| 正安县| 出国| 松江区| 成武县| 韶关市| 普洱| 东乌珠穆沁旗| 天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