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氣與夢想:奮斗是一種信仰
- 文澤平
- 2087字
- 2020-07-24 18:15:44
年輕就是打破一切不可能
恰逢年輕時,何謂不可能?
諸如宿命論者,總會把一切歸咎于出身、環境等外在原因,消極的處世態度與青年之朝氣蓬勃實在不相符。正處年輕美好時候,世界正在熱氣騰騰地改變中,抱怨自己為何出生在這樣的家庭,為何比不上別人,從來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你現在可能才二三十歲,何必抱怨讓自己限定在固有的圈子里?人生短短幾十年,年輕的光陰更是極度珍貴,去嘗試打破不可能,去做青年人應當做的事,便是青春最美的底色。
馬克思17歲時面臨升學與就業的選擇問題。有人希望他做詩人、科學家,有人希望他做教士、牧師,有人希望他過上資本家的豪華生活。他卻把職業選擇提高到對社會的認識和對生活的考量上,說出這樣一句話:“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
年輕就是打破一切不可能。牛頓、達爾文、居里夫人,他們都是年紀輕輕就有了影響世界的重大突破。中國歷史上也從不缺乏風華正茂的才俊。西漢賈誼年少成名,21歲便被委以博士之職。唐人王勃6歲就能寫文章,曾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留下“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等千古名句。
既是青年,大膽敢拼就是青春宣言。魯迅曾說:“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當下的時代是最好的時代,年輕就要敢于打破一切不可能,不要等,要去追。
從馬克思主義哲學上來講,我們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堅持勤奮好學、自立自強,最大程度將貧窮帶來的不良影響和局限作用降到最低,乃至轉變為助推個人發展的有利條件。
青年永遠最富有朝氣,是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季羨林先生曾說:“希望在你們身上。人類社會的進步,有如運動場上的接力賽。老年人跑第一棒,中年人跑第二棒,青年人跑第三棒。”接過社會接力棒時,當代青年更需承擔重任,做有為青年。我相信,無論在哪個時代,不努力、不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人,終將會被淘汰。相較于出身背景,個人的思想及行動才是關鍵。在時代環境更好的現在,當下青年更應該跳脫外在環境的種種局限,通過真真切切的艱苦奮斗改變命運,實現人生夢想,做一些對國家和社會有意義的事情。
總有一日,時代的接力棒會交到你手。那時,年輕的你,敢于承擔重任,打破一切不可能嗎?
我開學第7天決定創業,手上沒有分文資金。錢是怎么籌集的呢?川大男生宿舍樓下的電話亭里,6分錢一分鐘。從早晨站到深夜,我用4個多月的時間,打電話向400多人借錢,118人同意借錢。最終籌集到資金38萬多元,有人借1萬元,也有人借50元。
這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終究不還是被攻克了嗎?年輕的你,去嘗試,去挑戰,去超越,一切皆有可能。
既是青年,迎難而上就是青春勇氣。在這過程中,有人更擅長妥協,但一腔熱血堅持到底的人,也從來不少。
過往先輩,熱血灑疆土,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他們年輕的勇氣在歷史篇章中永遠被記載。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當年輕的我們成為時代的主力軍,那些過往深入中華民族骨髓里的勇氣,依舊由我們傳承發揚。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打破不可能,這并非一句虛言。
今天,我們站在2019年,回望我們始于40多年前的改革開放。中國從一個落后的國家到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個國家里一部分人先富了起來,這個國家先用大概30年的時間趕上了其他國家,然后用了大約10年時間開始超越那些它曾追趕的國家。
奇跡,永遠存在。當中國遠遠甩掉了一窮二白的過往,青年迎來了當下更好的時機時,你能夠創造的輝煌將不可估量。
迎難而上,才能創造可能。絕望之嶺如何開出希望之花?柳暗花明的生路如何創造?天無絕人之路的破局點又在哪里?成功的路途從來不可能一帆風順,打破不可能,才能見云開、見月明。
既是青年,不懼失敗就是青春本色。創業之前,我身邊從不缺少質疑聲。有人說,萬一失敗了該怎么辦?有人說,你別瞎折騰了!也有人說,你能干出什么事?
其實,人生的假設那么多,為什么一定要賭自己輸?青春正好時,為什么要一潭死水無波無瀾?有些事你不去嘗試,怎么知道自己做不做得成?
年輕的我們,就是要沖在時代前沿,敢于打破一切不可能,而不是碌碌無為,終此一生。不過,年輕并不意味著莽撞向前。不懼失敗的前提是,你要清楚自己的路該如何行進。決定創業時,我做了三點分析。首先,養殖業并不違法;其次,這個行業適合自己的經歷;最后,我正當年輕,就算虧本也還能再掙錢。
路徑規劃明確,才能更好地朝著目標前行。有人說我膽大,分文沒有,也敢舉債創業。事實上,我從不是頭腦發熱,一時興起。青年一輩也是如此。我們熱血,但有條理。我們張揚,但也務實。我們年輕,但我們不浮躁。
朝著目標堅持前行,才能將不可能變為可能。堅持是走向成功的法寶之一,但問題的關鍵并不在于你堅持了多久,而在于你是否能繼續堅持下去。我找400多人借錢,被拒絕的次數像滾雪球般不斷增加。換位思考,當一次次失敗朝你襲來時,你又該如何抉擇?
身為青年,自當不負勇往。失敗的次數越多,你與成功的距離可能就越近。
我們每個人,要有大膽敢拼的魄力,迎難而上的勇氣,不懼失敗的斗志,方可成就一番事業。我們每位青年,都應該勇挑重擔,砥礪奮進,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活力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