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推薦序

精神世界的施暴者及其虐待行為

說起虐待,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身體上的虐待,而忽視了另一種虐待——心理虐待。在心理學(xué)中,心理虐待是指施虐一方使用長期的精神暴力、言語暴力、情緒暴力,通過羞辱、無視、孤立、冷戰(zhàn)、貶低、咒罵、威脅、污蔑、中傷等方式,對受虐一方的精神和心靈造成嚴重傷害的一種行為。

心理虐待可以存在于情侶、親人、朋友、同事、上下級等各種人際關(guān)系中。它可以是情侶、家人之間的找茬、冷戰(zhàn),可以是朋友之間的貶低、羞辱,可以是職場中的孤立、中傷。

不要小瞧心理虐待的傷害,雖然它不像拳打腳踢那樣會留下身體上的傷疤,但可以令一個人的精神世界傷痕累累。它對一個人的精神摧殘往往是毀滅性的,它可以讓一個原本身心健康的人厭惡自己、厭棄世界乃至對人生絕望——卻還不自知。它會讓你的情緒全面崩潰,讓外人看起來并覺得你才是瘋癲的那一個。

心理虐待的施虐方并不是一開始就如此明顯地施暴,他們往往先披著“為你好”的外衣,等受害者對其產(chǎn)生了好感、信任或依賴的心理時,再通過上述行為逐步“馴化”受害者,不斷踐踏受害者的自尊心,摧殘受害者的意志,讓他們產(chǎn)生一種“我是不是真的做錯了”的感覺。長此以往,受害者在這樣的“反思”之下,往往會自輕自賤、自覺低人一等。

長期遭受心理虐待的受害者,容易出現(xiàn)情緒障礙和性格方面的負面改變。例如,嚴重抑郁、焦慮、挫敗、低自尊、自我貶低、習得性無助,認為自己有罪、活該,嚴重低估自己的價值,甚至厭世、輕生。

其他幾點情緒障礙也許比較容易理解,但“習得性無助”是大眾不能理解的。所以,經(jīng)常會有人質(zhì)問受害者:“既然你這么痛苦,為何你不反抗、不逃離?”

“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xué)家塞利格曼提出來的,他的經(jīng)典實驗是把狗關(guān)在籠子里,只要蜂鳴器一響就給予狗電擊,狗在籠子里逃不出去只能接受電擊。如此反復(fù)多次之后,塞利格曼再次把籠門打開,并且再次拉響蜂鳴器,此時狗不是奪門而逃,而是倒地等待被電擊。

同樣,習得性無助的心理障礙在人類世界中也存在。在長期的(肉體的或精神的)暴力對待下,受虐者會“習得”一種“反抗也是徒勞的、甚至會招來更多痛苦”的“無助”心態(tài),所以干脆就不反抗了,任由對方作踐。

那么,什么樣的人容易成為心理虐待的施暴者呢?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人往往外表體面,但內(nèi)心卻具有各種人格障礙或性格缺陷,比如下面幾類人。

自戀型人格障礙者。他們?nèi)菀走^高地評價自己的才智、品德、外貌、成就、理想。但同時,他們又具有敏感脆弱、低自尊、缺乏共情能力等特征。他們渴求別人持續(xù)的關(guān)注和贊美,因此,一旦別人比他優(yōu)秀或批評他,他便會感到被羞辱和傷害。因此,這種人很喜歡通過貶低他人來抬高自己。

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者。他們往往極度敏感,嫉妒心極強,對別人的優(yōu)秀會感到焦慮緊張;非常記仇,對于別人的批評必須給予更強烈的反擊;固執(zhí),難以被說服;雙重標準,對自己很寬容,但對別人要求很高;自以為是,喜歡指責別人,自己永遠是對的;多疑,會將別人的無心之舉理解為敵意等。

控制欲極強的人。他們需要掌握親密關(guān)系中的一切信息,非常善于發(fā)現(xiàn)對方的缺點,通過道德譴責來降低對方的自尊,讓對方臣服于他們的權(quán)威,通過限制社交、經(jīng)濟控制讓對方與世隔絕,只能以他為生活中心。

具有辯論傾向的人。他們非常擅長質(zhì)疑別人,擅長從每一句話中尋找瑕疵來挑刺,但他們抬杠的最終目的并非為了解決問題或達成共識,而僅僅是為了頭腦和口舌的交鋒,以及享受贏得爭吵帶來的快感。

這幾種人往往擁有一些共同的性格特征,如情緒極端、易激惹、控制能力差、缺乏共情能力、高度自我中心、極端利己主義、難以建立健康的親密關(guān)系等。

如果你發(fā)現(xiàn)給自己帶來困擾的人具有上述特征,就要引起警覺,然后覺察到“我現(xiàn)在的這些困擾,或許并不是因為我不夠好”。只有意識到這一點,你才能認識到自己正在成為心理虐待的受害者。

另外,有些人會誤以為心理虐待就是辱罵詆毀、人身攻擊之類的,而這些只是心理虐待中的“言語暴力”。其實,“精神暴力”(包括洗腦、糾纏、貶低、污蔑、控制等行為),“情緒暴力”(包括無視、孤立、擺臉色、拒絕溝通等冷暴力,以及威脅、恐嚇、砸壞物品等激進行為的熱暴力),都屬于心理虐待的范疇。

下面幾種是不太容易被察覺的心理虐待。

限制社交。貶低你的朋友,干涉你和朋友的交往;懷疑你的生活作風,對你進行嚴密監(jiān)控、道德指責;不僅限制你與異性的交往,還限制你和同性朋友的交往;甚至他連你和家人的來往都要限制,讓你和家人斷絕關(guān)系等。

經(jīng)濟控制。如果對方經(jīng)濟狀況好,可能會要求你放棄工作,甚至會阻撓你的職業(yè)發(fā)展,要你脫離社會;如果對方經(jīng)濟狀況不如你,則可能要求你把賺到的錢都交給他“保管”(此刻往往會伴隨著對你能力的貶低,以此來佐證你無法管理好財務(wù),必須把錢交給他)。

限制行動自由。你去過哪里、將要去哪里、去干什么、和誰去、去多長時間,都要向他報告;行動的所有細節(jié)都要向他反復(fù)澄清、核實、比對,以證明你沒有脫離他的掌控;時刻查手機、查通話記錄,甚至沒收手機、電腦、扔掉衣服,不讓你出門等。

如果遇到了上述情況,即便對方并沒有動手打人,那他仍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施虐者。和這種人一起生活會令人身心俱疲,因為他無時無刻不在消耗你的生命力。

有些人可能會感到納悶,一個人有沒有遭受暴力對待,難道自己不知道嗎?還要對照上面這些理論知識驗證一下才知道?這是大眾容易誤解心理虐待的另一個方面,這些誤解會導(dǎo)致受害者的自我覺察變得更加困難,他們察覺不到是自己遭受了暴力,反而更加自我懷疑。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有時受害者可能會被表象迷惑,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正處于暴力的漩渦中。

所以,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正處于這樣的關(guān)系中,或者你身邊有人正處于這樣的關(guān)系中,你需要意識到這是一種暴力,即使對方并沒有抽你、打你,但這仍然是一種虐待行為。更具體地說,如果你發(fā)現(xiàn)你的朋友、伴侶或上司有上述特征,或是導(dǎo)致你出現(xiàn)了自我懷疑、自我厭棄、心累、無助、焦慮、習得性無助,甚至抑郁、輕生的癥狀,請一定及時向身邊人或?qū)I(yè)人士求助。

認識到自己正在遭受暴力對待,是走出陰影的第一步。一個人要想修復(fù)被破壞和受過傷害的精神世界,除了樂觀、積極之外,還需要一個整體的治療體系來幫助自己有步驟、有方法地走出陰霾。希望《治愈隱性虐待》這本書提及的從心理虐待中康復(fù)的六個階段,能夠給有需要的人提供更多指引和幫助。

張昕
于北京大學(xué)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光县| 江安县| 合作市| 乐安县| 三原县| 茌平县| 疏勒县| 宜良县| 四子王旗| 威海市| 富宁县| 阳信县| 阜平县| 中方县| 玉屏| 长武县| 鹤山市| 永州市| 当涂县| 长寿区| 松桃| 安福县| 轮台县| 白河县| 太仆寺旗| 九龙城区| 二连浩特市| 常熟市| 历史| 石渠县| 鄂伦春自治旗| 灵寿县| 衡阳市| 岐山县| 蒙城县| 眉山市| 皋兰县| 年辖:市辖区| 浦北县| 台山市| 闵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