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端午
端午節是所有中國人的節日,也是我個人的節日;端午節也是那位佩戴著蘭草,跳入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紀念日——端午節注定是一個充滿詩意的節日。
聽娘說,那個端午節,白白的羊群上山了,坡上開著紅紅的山丹花,像是打著小紅燈籠,迎接我的落草。從此,那個詩意的日子,就成了我詩意的生日。
兒時總是傻傻地盼過生日,似乎不知道人過一個生日,生命就是少了一歲的。
記得那一個個端午節,我總要到山坡上去采艾蒿。把艾蒿插在門楣上,再順便插一枝山丹花,那詩意就愈發濃烈起來;山里人是家家門上插艾蒿的,不管插艾蒿是不是真能辟邪,那肯定是一道詩意的風景。如今,艾蒿的香味仿佛還在我周圍彌漫。
父親摘回來一葫蘆瓢桑葚,紫的、紅的、白的,那就是給我的香甜的、回味無窮的生日禮物了。母親準會給我煮幾個雞蛋,往往還要把雞蛋染紅;那山丹花蕊是上好的紅色顏料,把它抹在雞蛋上,白色的雞蛋就變紅了,那叫壽蛋。母親說,生日吃了雞蛋,一年都順當,嘰里骨碌就過來了。于是,我拿著那紅紅的壽蛋,手里舉著山丹花,滿山跑著——那少年的生日,怎么說都是與詩意分不開的。
而今,那個拿著紅紅的壽蛋、舉著紅紅的山丹花的少年,就那么骨骨碌碌走過來了——一晃蕩,我都在這個世界上過了五十多個端午節了。回眸這半個多世紀的歷程,風風雨雨,坎坎坷坷,但我把每一個端午節都看成等著迎接我的詩意的節日,看成一首濃郁的田園詩。我從少年時便喜歡寫詩,一直不棄詩筆。即便過了五十歲,我還一連出版了三部詩集。上天和父母賜給我端午節這個生日,我要把人生當作一首詩來寫。端午節是一個萬物復蘇的季節,這節日不但充滿詩意,也洋溢著暖意。回顧我度過的每一個生日,總能留下幾縷詩意的回味。
親朋好友送我的每一個粽子,其清香都是永遠揮之不去的;那年參加中國西柏坡散文節頒獎會,恰逢我的生日,有那么多作家向我舉起了祝福的酒杯。
妻子知道我最愛的花就是京西山坡上的山丹花,便從老家挖來幾個山丹花疙瘩,栽到我家院子里的花池子里,從此那花年年在端午節前后開放,那紅紅的小雨傘,紅紅的小燈籠,便是給我最好的生日禮物。那花兒照亮了我的眼前,也照亮了我的心頭。那花兒是搖曳著的一首詩,是燃燒著的生命火炬。
兒子七歲那年,放學歸來,從半路上買回二斤豆角,到家說是給我過生日用的。于是,那紅燒肉外加燜豆角,就透著一種持續不斷的紅亮和綠色的詩意了。妻子給我搟長壽面,寄托著對我詩意人生的無限期許;因為只有詩意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
那年,姐姐給我們編織了五彩線,讓我們戴在手腕上,以保一年平安。我在感嘆這彩線拴不住時光的流逝,我們都在無奈地走向天堂的時候,也提醒自己,更應該珍惜每一個端午節,每一個端午節的詩意。只要心存一縷詩意,一切都將變得美好。
那個端午節,兒媳還沒過門,就拎著生日蛋糕,還有兩箱子書、一幅國畫,和兒子一起給我過生日來了——我知道,我們分享的不僅僅是奶油蛋糕的美味,還有生活的詩味;那紅蠟燭釋放出的不只是光與熱,還有不斷綻放的詩意人生。
每個人的人生其實都是充滿詩意的。大詩人屈原的人生是詩意的人生,他雖死猶生,身前身后都是詩,連如今法定的端午節小長假,都是和屈原連在一起的。他沉江幾千年,那龍舟為他劃了幾千年;人們為他包的粽子飄香了幾千年,他的詩在人間流芳了幾千年。我們不能和屈原比,我們不是詩人,是凡人,可凡人的人生不也同樣是充滿詩意的嗎?
院子里的山丹花又要綻放了,那沉甸甸的蓓蕾,多像一支支飽含真情的詩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