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宙觀:一場跨越時空的宇宙探秘之旅
- (英)尼古拉斯·米
- 1980字
- 2020-08-03 16:50:51
第2章 粒子與波可以兼得
托馬斯·楊(Thomas Young)一直被人稱作世界上最后一個無所不知的人(見圖2-1)。毫無疑問,他是一位愛好廣泛、表現卓越的科學家。1773年,他出生在米爾弗頓的薩摩賽特小鎮。到14歲時,他已經熟練掌握了希臘語、拉丁語,還有十幾種古代和現代語言。

圖2-1 偉大的科學家、語言學家托馬斯·楊
破譯密碼
晚年的托馬斯·楊沉迷于解開一個時代大難題——破譯古埃及象形文字(見圖2-2)。1799年,拿破侖(Napoleon)軍隊里的士兵在埃及發現了羅塞塔石碑。后來,法軍在尼羅河戰役中戰敗,這塊刻著古老文字的石碑被運到了英國。除了古埃及象形文字,人們發現石碑還用一種可以讀懂的語言——古希臘語,復述了象形文字的內容。人們意識到,這塊石碑是解開象形文字之謎的鑰匙。1814年,托馬斯·楊的象形文字破譯工作取得了第一個重大進展,這也為法國語言學家讓-弗朗索瓦·商博良(Jean-Francois Champollion)在19世紀20年代完全破譯象形文字鋪平了道路。

圖2-2 埃及德爾巴赫里(Deir el-Bahri)的哈特謝普蘇特(Hatshepsut)神廟刻著法老圖特摩斯三世的王名框
光的波動
不過,證實光具有波動性,才是托馬斯·楊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光能夠像波一樣運動,在現代人眼中,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偉大的牛頓卻認為光是粒子(在托馬斯·楊生活的年代,牛頓的影響主宰著物理學研究)。托馬斯·楊通過許多實驗向人們展示,光也能產生干涉條紋,這些條紋與池塘里的水波紋十分相似,這充分說明了光具有與波類似的屬性(見圖2-3)。

圖2-3 a)楊氏雙縫干涉實驗:光從屏幕上的兩道狹縫穿過,在光線重疊的區域發生干涉,一些區域的光得到加強,另一些區域的光相互抵消;b)光的干涉條紋與池塘里的水波紋十分相似;c)把干涉光投影到屏幕上,我們就會看到一列明暗相間的區域(干涉條紋的剖面)
資料來源:圖片由PASCO Scientific公司授權使用
量子波的語言
當然,故事到此還沒完。1905年世人還見證了一個最驚人的科學進展:愛因斯坦證實,托馬斯·楊和牛頓對光的看法都是對的。光是由一種名叫光子的基本粒子構成的。但不知為什么,光卻兼有波和粒子的屬性。這個發現簡直不可思議,我們對宇宙的認識從此徹底改變,而故事的發展還遠不止于此。
路易·德布羅意(Louis de Broglie,1892—1987)是一位法國貴族,承襲了第七代德布羅意公爵的頭銜。他最初學習歷史,后來轉攻數學和物理。1924年,德布羅意在自己的博士論文里提出了一個大膽猜想:電子可能也像光子那樣具有波動性,而且電子的能量越高,電子波的波長越小。他還說,所有粒子皆是如此。這意味著物質也和光一樣,是由同時具有波和粒子兩種屬性的粒子構成的。科學家已經見識過光的奇怪行為,卻還沒見到物質也這么奇怪。如此怪異的觀點,后來竟被證實了。這成了壓垮經典物理世界的最后一根稻草,科學研究迎來了量子力學。在后來的10年里,量子理論被廣泛應用于物理和化學研究。1927年,實驗證實電子具有波動性。兩年后,德布羅意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眾所周知,抓住波粒二象性這個核心要義,是我們認識物質、認識作用力的不二法門。對我們熟悉并熱愛的這個物質世界追本溯源,你會看到由無數量子波相互干涉產生的復雜多變的條紋(見圖2-4)。

圖2-4 雕塑家朱利安沃斯-安德里亞(Julian Voss-Andreae)創作的《量子物體》。朱利安在研究生學習期間主修量子物理,曾經參與過一些開創性實驗,這些實驗表明,連巴克敏斯特富勒烯(足球烯)這樣的大分子也能產生干涉條紋。他的雕塑作品旨在幫助人們理解怪異的量子世界
借我一雙電子波眼
到了20世紀30年代中期,電子波的發現帶來了一個十分重要的技術應用——電子顯微鏡。這種技術利用電子波而非可見光成像。由于電子波的波長遠遠小于可見光的波長,電子顯微鏡的放大能力大大超過了光學顯微鏡。光學顯微鏡最多能把圖像放大2000倍,而電子顯微鏡卻能放大超過100萬倍(見圖2-5)。

圖2-5 電子顯微鏡下的各種花粉顆粒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德布羅意提議建立一個跨歐洲的科學實驗室,以促進國際合作。當時,核技術方興未艾,有了這個實驗室,科學家就可以聚在一起,共同研究、發展這項新技術。1949年12月,在瑞士洛桑召開的歐洲文化會議上,德布羅意遞交了第一份正式提案。1950年6月,在意大利佛羅倫薩召開的第五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支持建立這樣一個研究中心。1954年,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成立。如今,這個組織已有22個成員國。CERN的實驗室就坐落在日內瓦市郊,橫跨法國、瑞士兩國邊界,那里建有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大型強子對撞機(見圖2-6)。

圖2-6 安裝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上的緊湊型介子螺線管探測器[1]
奇怪的量子力學
奇怪的量子力學是物理學的基本組成部分,雖然我們還未能完全理解它,但它卻是許多現代技術的核心。激光、超導磁體、全息照相、計算機處理器,以及許許多多的半導體器件,全都應用了量子力學原理。這還只是冰山一角,在將來,量子理論的應用還會給我們帶來更加奇特的技術。
[1] 因無法與部分圖片的版權方取得聯系,望圖片版權方迅速與出版社聯系,我們將按照圖書圖片使用費標準支付稿酬。——編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