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雷厄姆精選集:演說、文章及紐約金融學院講義實錄
- (美)珍妮特·洛
- 1738字
- 2020-08-03 16:36:00
前言
當世界上成功的投資人巴菲特向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分享一些投資忠告時,幸運的比爾·蓋茨得到了什么寶貴意見呢?
巴菲特多年來一直向任何愿意傾聽的人傳達同樣的信息:閱讀格雷厄姆的著作。盡管巴菲特第一個承認自己對格雷厄姆的投資哲學有所取舍——放棄了一些他的教義,廣泛吸納他人的思想,并加入自己的哲學,但是,巴菲特仍然堅持認為,價值投資之父格雷厄姆是他的起點。格雷厄姆寫于1949年的經典著作《聰明的投資者》仍然是任何投資者書架上的必讀“圣經”。
在投資及經濟領域里,格雷厄姆是一位高產且頗受歡迎的作家。他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寫作,到1976年去世為止,除了出版的5本著作(始自1934年的《證券分析》),還為學術期刊、大眾媒體和雜志撰寫文章。
格雷厄姆的文章曾兩度帶動了股市的大規模反彈:一次是在1929年股市崩盤之后,另一次是在20世紀70年代長期熊市之后。在半個世紀里,格雷厄姆的課程引領并啟發了無數華爾街專業人士。他曾以筆名“苦思者”(The Cogitator)在頗受推崇的《金融分析師雜志》(Financial Analyst Journal)上發表多篇文章。他對美國經濟和國際經濟的看法及見解甚至得到凱恩斯這類偉大經濟學家的響應。
格雷厄姆因備受推崇而受征召至美國參議院,在聲譽卓著的富布賴特委員會就證券行業的最新發展提供證詞。他對每個議題所發表的評論,充分體現了他的機智、聰慧及獨到見解,他總是為股東尋求公平的交易。
直到今天,格雷厄姆在雜志上發表的短文、他的演說及講稿仍被廣泛引用,但依然無法滿足想要拜讀格雷厄姆早期作品的人,因為那些早期作品不易尋得。
總是有許多人向我索取我所珍藏的格雷厄姆作品的復印件,所以我自忖,如果能將格雷厄姆的作品結集成冊,特別是把一些尚未失傳卻又不易尋獲的作品編輯成冊,應該是個造福讀者的好主意。
將格雷厄姆的所有講稿及短文都整理成書是不切實際的。坦率地說,格雷厄姆的某些著作已不能滿足當今讀者的需求。所以,我們只挑選他最杰出的作品,且盡量忠于原著,不做增刪。即使因時代、價值觀的改變而不得不做修改時,我們也努力保持格雷厄姆自己的原則和觀點。
我們修改了格雷厄姆在紐約金融學院(New York Institute of Finance)的講義,一方面是因為篇幅太長,另一方面是因為講義內容是學生一字不漏抄錄下來的,摻雜著一些與主題無關的內容,例如一些課堂教學活動的叮囑及對于當時不重要事件的評論。此外,在一個學期的時間里,格雷厄姆可能好幾次都在討論同一個主題,在這種情況下,不完整和較無說服力的部分已被刪除。在編輯的過程中,我們無不費心地保留格雷厄姆在課堂上所要傳達的主要思想與方法。
本書就像一臺時光機,將帶領讀者回到過去的投資世界:格雷厄姆提到鐵路工業的蕭條、飛機制造業的崛起,他還預言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將會出現房地產市場的繁榮。格雷厄姆常常警告大眾,嘗試預言未來是件危險的事,而他也沒能預見戰后的科技變遷及接踵而至的經濟騰飛。畢竟,歷史對我們有太多的啟示。
盡管如此,格雷厄姆的理念仍持續受到20世紀最大規模、最忠實的投資群體的擁護與推崇。越是研讀他的價值投資原則,越是對他肅然起敬。巴菲特為第4版《聰明的投資者》寫序,序中提道:“市場行為越愚蠢,聰明的投資者的機會就越大。跟隨格雷厄姆,你會從大眾愚蠢的行為中獲利,而不會讓自己成為其中一分子。”這句話道出了閱讀格雷厄姆著作的價值。
本書的出版歷時很長時間,有許多人在其中做出了貢獻。假如遺漏了任何人,我在此致上歉意。我要特別感謝巴菲特、沃爾特·施洛斯(Walter Schloss)、歐文·卡恩(Irving Kahn),以及所有格雷厄姆在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得意門生,他們費心保存文件,使人們對格雷厄姆的記憶常保鮮活。小格雷厄姆博士(Dr.Benjamin Graham Jr.)也一直慷慨地鼓勵并允許我們發表他父親的私人珍藏。感謝John Wiley & Sons出版公司的Myles Thompson、Jennifer Pincott和Mary Daniello,他們對本書貢獻良多。Austin Lynas把索引整理得清晰明了。我還要對我的專業支持團隊成員——Alice Fried Martell、Jolene Crowell和Phyllis Kenney表示感謝。
希望你能享受閱讀本書的樂趣,一如我整理和編輯本書時所獲得的那樣。
珍妮特·洛
1999年3月于加利福尼亞州德爾馬
[1] 《金融分析師雜志》(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是CFA協會發行的專業刊物。自1945年以來,該雜志通過發表來自學者與從業人員的嚴謹的、經同行評審和實務相關的原創性研究成果,以提升行業對投資管理實踐的認識與理解。《金融分析師雜志》的曾用名為《分析師雜志》 (The Analysts Journal)。——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