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雷厄姆精選集:演說、文章及紐約金融學院講義實錄
- (美)珍妮特·洛
- 1071字
- 2020-08-03 16:35:59
譯者序
牽頭組織翻譯本書的原因很簡單:學習、感恩和分享。
還記得當年作為一名非典型大齡MBA學生,我負擔著巨大的機會成本,來到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CBS),追尋我追隨沃倫·巴菲特、升級投資哲學的理想。第二年,通過層層選拔,我幸運地入選了前身為格雷厄姆價值投資課程的價值投資項目(Value Investing Program),成為巴菲特的直系學弟。
回憶起白駒過隙的求學時光,回想起挑燈夜戰時自我鼓勵的話語,歷歷在目,宛如昨日,我對CBS充滿了感恩之情。感恩CBS的教授,尤其是那些身兼要職、管理著幾十億美元資產卻要每周都來學校給我們上課的教授。他們傾囊以授、毫無保留,甚至詳細剖析自己失敗的投資案例并接受我們的挑戰,用在晚輩面前“揭傷疤”的方式傳授實戰中的反思與教訓。翻譯本書,不僅讓我離祖師爺本杰明·格雷厄姆(CBS金融學教授,也是“CFA之父”)的智慧更近了一些,也是感恩、回饋母校的契機,還給了我一次把原汁原味、歷久彌新的價值投資知識傳播給國內投資界同行的機會。
中國適合價值投資嗎?可能國內不少業內同行心存疑惑,甚至傾向于給出否定的答案。本書的譯者之一樊帥先生和其他學者于2018年發表了論文《價值投資:會計信息價值相關性累積效應研究》,他們用基于數據的嚴格實證研究,證明了中國股票市場從長期來看具備價值發現功能,投資者充分挖掘以會計信息為基礎的公司價值,可以獲得滿意的收益,為價值投資提供了理論依據。在投資實踐方面,我所觀察到的嚴格踐行價值投資原則的投資基金或個人投資者都取得了較好的長期回報。有趣的是,書中討論的20世紀上半葉美國證券市場的種種現象,其中不少都讓人感覺在中國證券市場上似曾相識。大道至簡,可惜真正相信價值投資的人并不太多;知易行難,能堅持價值投資并克服人性弱點的人也不常見。如果本書能為價值投資在中國的發展做出哪怕極其微薄的貢獻,都是我們的榮幸。
本書的另一位譯者姚立先生是價值投資的信仰者,為價值投資在中國的普及做出了貢獻。他認為,雖然客觀上投資者的絕大部分收益源于社會變革,疊加人類心理悲喜波動引起的估值變化,但是主觀上格雷厄姆和巴菲特已經為我們充分展示了何為價值守望者,那就是知行合一的價值信仰和終身學習的工作與生活態度,從而忽略歷史進程中的各種波動和誘惑。姚先生博覽群書,學識淵博,每次與他討論問題,我都受益匪淺。
本書的翻譯分工如下:第三部分和第五部分由林安霽翻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六部分由樊帥翻譯,第四部分由姚立翻譯,全書主要由林安霽統稿、斟酌與校對修改。特別感謝策劃編輯楊熙越女士和責任編輯施琳琳女士,感謝她們為本書的出版所做的努力與付出!
林安霽
2020年1月于美國西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