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重回義渠故里
- 義渠國
- 嚨行天下
- 2483字
- 2020-10-31 20:44:47
逃亡于河套地區的義渠國余眾,經過百年的繁衍發展,逐步壯大,他們的活動范圍也在擴大,游牧至北狄、大荔戎的領地,遂經常發生部族沖突。新誕生的趙國、魏國也在擴大疆域,義渠人向東向北發展受阻,又再次翻越子午嶺回到了環江流域游牧。此時,秦國國勢尚弱,西戎各國紛紛擺脫秦國的控制,擁兵自立。借此良機,一個叫義渠馱的年輕人帶領著義渠人再次回到了義渠國故地。此義渠馱乃是義渠驊的第五代子孫,在義渠人的心目中尊為戎王。華夏大地上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讓義渠人清楚地認識到必須強大起來,否則弱肉強食的世界里沒有立足之地。
義渠馱進入環江流域,先攻下北地郡。義渠人大興土木,夯土筑墻,加強城中的每一處防御。義渠馱聽聞父輩們講過當年義渠人就是在這里被秦軍趕走。因此,再次回到北地郡汲取前人的教訓“筑城以衛君,造廊以守民”,防御秦軍來襲。為雪祖先之恥,他們將北地郡改名為郁郅城,大有一雪前恥,從頭再來之意。
義渠人在戰敗逃亡之時取消了族人的軍事管轄和編制,自然而然形成了以部族長老為核心的義渠生產生活組織方式。部族長老成為義渠人的實際掌權者,但他們在國家大事和集體利益上,聽從義渠戎王的安排。他們修筑郁郅的城墻,戎王安排四大長老,每人修筑一面城墻,各自出人、出力、出錢糧,修筑城防。看似分工明確的四大長老,每遇戰事只要戎王一聲號令,他們立馬擰成一股繩,一致對外。義渠馱帶領著義渠人到處筑城,修建烽火臺,占領大片的土地,做牧場,二十多年時間,義渠人筑城數十座,主要有寧州城(國都)、郁郅城、高奴城、原州城等,義渠人以筑城的方式劃定地域,管轄戎民。
秦孝公時期衛鞅變法之后秦國向東遷都咸陽,義渠人再次拓展疆土,迅速占領了隴西的大片土地,向南向東擴大領地后,又新筑豳州城。秦厲公對義渠人不斷地筑城擴大領地,大動干戈,率兵趕走了豳地的義渠戎人,兵至涇水河岸因懼怕遭到義渠軍的伏擊,秦厲公鑒于河谷狹窄、地形復雜,不敢貿然進軍,便撤兵了。
迫于秦國滅了大荔戎,又對義渠國數次征伐。義渠馱決定大力改革,重新組建專業化軍隊,勤于練兵,致力于建立裝備精良的義渠騎兵,徹底廢除原有的軍隊氏族制,完善和健全義渠國有史以來最嚴格的軍功制。
其內容如下:
其一、凡義渠國戎民成年之后,均要參軍按軍功大小分配牲畜和財產。每戰殺敵,能得敵首級一顆,記軍功一次賞羊一只,屬私人財產可買賣換取糧食。軍功累計達十次者賞牛一頭,一頭牛即可取戎女為妻,組建家庭,榮升為伍長。以此類推,伍長升百將,百將再升千夫長。百將之上就不再隸屬于部族長老,直接受義渠王領導,年老還可入國都為官賜宅定居。
其二、獎勵農耕畜牧,凡部族所屬的田地和牲畜,均按人分配(老年人除外),鼓勵耕種或放牧,年底按田地的收成或放牧的牲畜的多少給予獎勵,作為個人口糧。
義渠國的改革政策在當年就煥發出活力,年底各家各戶報上來的收成均多于往年。新組建的義渠軍由世子義渠骕親自操練于王城北營。秦厲公病逝后,秦國陷于混亂。數年后義渠骕繼位新戎王,年輕氣盛,不畏秦國率兵伐秦,一直打到渭河北岸,秦軍修筑工事據河而守,義渠骕方率軍退回。
此戰使義渠軍人心大振,以雪百年來義渠軍屢屢戰敗的恥辱,義渠軍回師之后并未停歇,補給糧草,迅速地征服了烏氏戎、朐衍戎、綿諸國等。自此,義渠國的領地具諸戎之首,為秦國所忌憚。秦國人為了奪回西河郡不得不與魏國開戰,恐遭義渠軍背后偷襲,遂拉攏義渠王與其聯姻,世代交好。
義渠骕召集眾人來商議說:“如今,秦國向我們主動示好,愿兩國罷卻刀兵,共結連理,并將秦女嫁我為妃。諸位說說這事兒該如何應對?”
“此言差異,三家分晉之后的趙、魏、韓國力尚弱,秦國人抓住時機向魏國發動戰爭奪取西河郡,秦軍穩操勝券占領西河郡。如若不能有效地阻擋秦軍繼續前進,他們很快就能淌過洛水,直取義渠的上郡和郁郅城,義渠國就危險了!”奚長老說。
“我們不能坐以待斃,要主動出擊,將秦國人打敗,迫使其退出洛水流域,我們立即派兵筑城防御?!焙忾L老說。
義渠骕說:“既然諸位都同意出兵,那我們就果斷出兵,不惜一切代價向秦軍開戰!”眾人皆附和。
秦惠文公四年(公元前331年),義渠骕瞅準時機,率領萬余騎兵橫穿子午嶺,將剛剛戰勝魏國凱旋而歸的秦軍,先打個伏擊,使其亂了陣腳,然后集中優勢兵力打他個措手不及。秦國軍隊不敵迅猛來襲的義渠軍,丟棄淄重向南撤退。
經此一戰,義渠軍奪回了祖先曾經生活過的洛水流域并且修筑城池,駐兵守衛。
秦惠文公為了逐鹿中原,明正言順地擴疆拓土,效仿齊、楚等國而稱王。宣揚秦國之強盛,以此結交各方諸侯,秦惠文公向各地派出了使者邀請參加“稱王大典”,就連曾經奇襲過秦軍的義渠國也在受邀之列。這則消息讓閉賽的義渠國像詐開了一樣,成為駭人聽聞的事情,眾臣紛紛勸諫,“義渠王不能去,小心秦軍使詐,使您受到傷害?!?
年輕的義渠骕力排眾議,竟然決定攜帶厚禮前去咸陽朝賀。義渠王如今已過而立之年,還未曾踏足秦都咸陽。第一次看到秦人擅于建造城廓,新建的咸陽城氣勢恢宏,可容納數萬人居住,咸陽城西南部有手工業作坊區、百姓居住區和市場,其東是王室或皇室使用的池苑風景區。城中的街市非常繁華,各種各樣的店鋪琳瑯滿目。秦人使用錢幣購買物品,自由買賣。秦國發達的商業帶動各地的經濟發展,各行各業的商業小販活躍在秦國的大街小巷。
義渠骕一行人,饒有興致地走進街市,詢問物品的價格。
“你們的這些貨物賣多少錢?”
“棉布一尺,一個銅幣;米一斤,兩個銅幣;青菜一斤半個銅幣…”小販對答如流。
義渠骕非常好奇緊接著問:“這些貨物,可是秦王規定的價格?”
“非也,這是民間自由買賣與秦王無關,只要公平公正即可交易!”小販說。
義渠骕由衷地驚嘆:“秦國真是圣人之地,萬民之福呀!”
義渠國盛產馬匹義渠骕經過騾馬市又想詢問馬匹的價格,商販們以為是來賣馬的,紛紛圍過來仔細察看來自西戎的戰馬,隨即叫價:“我出上幣1000錢,我出上幣1100錢,我出上幣1200錢…”
義渠骕非常高興說:“看來我們的馬匹在秦國很受歡迎,價值不菲呀!但是我們帶來的這些馬不能賣,是要獻給秦王做禮的?!?
商販們聽聞識趣地退讓,義渠王一行走出街市。他們心中再次感嘆“秦國的確是禮儀之邦,富庶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