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休謨生平

大衛·休謨(DavidHume),原名大衛·休姆1711年5月7日出生于蘇格蘭愛丁堡。父親是在寧威爾區擔任律師的約瑟夫·休姆,屬于休姆伯爵家族的一支,并繼承了祖上的產業。母親是法爾科內夫人,法律學院院長大衛·法爾柯納爵士之女,其兄世襲了霍克頓的勛爵爵位。

休謨是這對家世良好的夫婦的第二個兒子,之后他們還生育了一個女兒。休謨的父親約瑟夫·休姆才華橫溢,不幸的是他在休謨幼年時便英年早逝,留下妻子只身照顧他們的三個子女。

雖然家境并不富裕,但在具有非凡美德的法爾科內夫人的悉心撫養下,童年的休謨還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酷愛文學的興趣便是在這個時候開始養成的,這個興趣后來甚至成為主宰他一生的激情,成為他快樂的主要源泉。

12歲時,休謨早于正常入學年齡2年,提前前往愛丁堡大學就讀。因為好學、冷靜、勤奮的天性,他在家人的建議下選擇了法律專業,但很快他發現自己真正喜愛的是哲學。所以,他并沒有刻苦鉆研當時著名的法學家富特和維紐斯的著作,而是如饑似渴地閱讀著西塞羅和維吉爾的作品。

18歲時,休謨在哲學方面的研讀成果促使他徹底面對這個“全新的思考領域”,并使他下定決心“拋棄其他所有快樂和事業,完全奉獻在這個領域上。”但傾心哲學研究是需要足夠的物質保障的,而由于長子繼承家產的風俗,休謨所得到的微薄的家產能維持生計的時間極為有限。

在這種情況下,1734年,休謨只身前往異鄉經商,但他很快便發現自己并不適合。就是這年,他將名字從休姆改為休謨,因為英國人很難以蘇格蘭的方言正確念出休姆這個名字。

經商失敗數月后,休謨便去了法國。為了潛心研究學問,他只得在鄉下隱居,并制定了一生的計劃。他嚴格執行著自己的計劃,并過著一種非常簡樸的生活,以彌補財產的不足。

最終,通過在法國三年的隱居生活,休謨完成了《人性論》的寫作。1737年,他去了倫敦。1738年,《人性論》正式發表。雖然該書在現代備受矚目,但在當時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用休謨自己的話說,“媒體對這本書的反應是一片死寂,甚至沒有激起任何狂熱者的抱怨。”

雖然《人性論》在當時極不成功,但該書的寫作過程是異常艱辛的,幾乎使得年輕的休謨達到精神錯亂的地步。為了回復正常的思考能力,休謨決定暫時返回平凡生活。在《人性論》發表后,他很快便去看望母親和哥哥。

所幸,《人性論》的沉寂并沒有打倒休謨,他在鄉下很快便恢復過來,并繼續自己的研究。1742年,由于感覺《人性論》的失敗是由于寫法的緣故,休謨在愛丁堡重寫了《人性論》的前半部分,即《人類知性研究》。

1744年,休謨在出版《道德和政治論文集》一書后,申請擔任愛丁堡大學的“倫理學和精神哲學系的教授,但被大學拒絕。

1745年,休謨應邀擔任安南戴爾侯爵的家庭教師,前后有一年左右的時間,休謨的職務和薄產也因此而有了顯著的改善。1746年,休謨又應邀成為圣·克萊爾將軍的遠征軍秘書,次年,他又做了這位改任英軍駐維也納和都靈宮廷使節的秘書。在休謨的一生中,這兩年是他惟一中斷研究的兩年。他愉快地度過了這兩年,并且獲得了足以自立的錢財。

休謨在都靈期間,其《人類知性研究》在家鄉愛丁堡出版。與《人性論》的“一片死寂”相比,該書獲得了一定的反響。

從意大利回到英國后,休謨發現米德爾頓的《自由探詢》一書備受關注,而自己再版的《道德與政治散文集》卻像以前一樣仍沒有受到多大歡迎,這使他感到十分羞辱。然而,這些挫折都沒有對他的研究和創作造成任何影響。

1749年,休謨再次回到鄉下,在哥哥家中住了兩年,此時,他的母親已經過世。在這兩年期間,休謨完成了《政論文集》和《道德原則研究》(即《人性論》重寫的另一部分)兩書的寫作。與此同時,休謨的第一本著作《人性論》逐漸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甚至需要再版才能滿足逐步增加的銷量需求。

1751年,休謨從鄉下回到城中居住。1752年,他在愛丁堡出版了《政論文集》。該書初版即獲成功,在國內外大受歡迎。同年,《道德原則研究》也一并出版。此書雖然最被休謨看好,但問世之后卻無人問津。

1752年,休謨被聘為蘇格蘭律師公會圖書館管理員。雖然這份工作收入微薄,但卻使他有了博覽群書的機會。于是,他制定了《英國史》的寫作計劃。

休謨認為,貫穿1700年的《英國史》取材廣泛,內容豐富,適合各種人群,應該會獲得成功,但事實完全相反。該書第一卷即遭到了包括英國人、蘇格蘭人和愛爾蘭人,輝格黨人和托利黨人,以及—些教士和非國會派新教徒等在內的幾乎所有人的一致譴責和非難。而且,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在這些人的暴怒之后,這本書甚至被完全遺忘了。

《英國史》在一年中只售出了45本,這種失敗是不言而喻的。這次,休謨的確開始灰心喪氣了。若不是當時爆發了英法戰爭,他很可能就此放棄研究和寫作,到鄉下隱居。但由于特殊的環境,休謨還是鼓起勇氣繼續這本鴻篇巨著的寫作。

此間,休謨還在倫敦出版了《宗教的自然史》一書,以及一些小型作品。

1756年,《英國史》的第二卷開始出版。相比于第一卷,此卷為許多人所接受,銷量也有了顯著的增加。

1759年,休謨發表了《都鐸王朝史》。此書也招致了很多反對的聲音,但休謨并不理會這些,他繼續潛心于《英國史》的寫作。1761年,休謨完成并出版了《英國史》。此時,該書正逐漸被人們認可,銷量也有所回升。

通過多年的著書寫作,休謨在經濟上完全自立了,甚至可以說是富有了。此時,年屆五旬的休謨回到了故鄉蘇格蘭,打算在這里平靜的度過余生。

1763年,赫特福德伯爵再三邀請休謨陪同自己出使巴黎,休謨只得應邀前往。不久,休謨便被任命為使館秘書。1765年,赫特福德伯爵被任命為愛爾蘭總督,離開了巴黎。休謨擔任了臨時代辦,直到年末里奇蒙公爵到來。

1766年初,休謨從巴黎回到了愛丁堡,打算繼續過著自己的隱居生活,但又一次事與愿違。1767年,康威先生邀請休謨擔任副國務大臣。因為康威先生的人品以及自己與赫特福德伯爵的友誼,休謨只得再次應邀。

1769年,休謨回到愛丁堡時已經頗為富有了。雖然上了年紀,但身體也還健康。

1775年春,休謨患了腸胃病,由于最初沒有留意,這種病很快成為不治之癥。1776年8月,休謨因胃癌在愛丁堡逝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中旗| 嘉鱼县| 霍林郭勒市| 得荣县| 林口县| 慈利县| 喀什市| 永清县| 郯城县| 江门市| 丽江市| 百色市| 韶关市| 温宿县| 永新县| 和平县| 彝良县| 永胜县| 怀集县| 额敏县| 东源县| 临泉县| 抚宁县| 巴楚县| 宁津县| 金平| 吉林省| 丹东市| 伽师县| 通海县| 海盐县| 通州区| 德江县| 宁都县| 田东县| 安国市| 阳信县| 甘谷县| 江陵县| 台湾省| 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