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自1954年彼得·德魯克提出目標管理的概念以來,管理理論得到令人矚目的發展,以MBO、KPI、BSC為代表的管理方法也推動企業的管理實踐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企業的管理更具備前瞻性和系統性,也更重視人的因素,這些都大大提升了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OKR是源自英特爾(Intel)的一種目標管理方法,是德魯克目標管理理論的創新發展,與KPI一脈相承。OKR在谷歌的發揚光大,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同樣,也激發了中國企業的滿腔熱情。OKR最顯著的一個特征,是通過自下而上、公開透明的方法,激發人的內在動機。OKR的這個特征,是它與其他目標管理和績效管理體系最根本的差異之一,也正是它先進性的體現。對人內在動機的重視,使企業能夠更充分地激勵新時代的員工,也使企業更從容地迎接日新月異的數字時代所帶來的挑戰。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種管理理論是否正確,一種管理方法是否有效,取決于它們在實踐中能否發揮作用。不過,企業并不能因為某種管理方法沒有產生預期的效果,就否定它的價值,而應該反思自己是否具有對這種管理方法的客觀認識,有沒有準確把握和合理運用它。畢竟,這些方法的有效性已經被許多企業驗證過了,而且企業也常常是在那些成功案例的影響下,激發出學習和實踐的動力。
我認為,成功實踐一種管理方法至少需要三個條件。
第一,要準確把握其思想內涵。中國企業界學習和運用各種先進管理方法的熱情始終很高,不少企業也因此成功實現了轉型突破,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仍然有為數不少的企業在投入大量成本和精力后,并未產生實效。許多管理者將其歸罪于這些管理方式本身,轉而嘗試新的方法。我們無法排除這種心理也是OKR在今天被熱捧的原因之一。事實上,導致失敗的原因,往往是企業對管理技術的生搬硬套和對管理思想的一知半解。這正是KPI在當今中國扭曲變形,并被廣泛詬病的根本原因。
為了避免讀者重蹈覆轍,本書作者對OKR的思想內涵進行了充分的論述,不僅對OKR的定義做出了全新的詮釋,還通過深入研究,總結出OKR的六大特征。作者一方面運用案例進行了翔實的說明,另一方面在全書各個實施環節中指導讀者運用這些特征進行實踐。與一些教條的概念鋪陳相比,這種方式更有助于讀者準確把握OKR的理念和邏輯,為順利實踐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作者的這種努力,足見其良苦用心。
第二,要符合企業的土壤。管理方法,尤其是從國外引進的管理模式,必須要經過本土化的改良。未經轉化就簡單效仿的做法常常是東施效顰,結果往往有云泥之別。精益生產、阿米巴、六西格瑪、BSC,乃至KPI,中國企業因為囫圇吞棗所付出的代價可謂不少。作者對企業一味照搬國外的成功經驗表達了擔憂,通過對比辨析了中外企業在管理的成熟度、技術的集中度、員工的成熟度、國民的職業精神等方面存在的差異,總結出中國企業運用OKR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尋求體現中國特色的管理才是任何管理理論和管理工具發揮作用的正道”的主張。
此外,與許多管理書籍不同,本書并沒有為迎合某些讀者而大量采用國內外知名大企業的案例,而是更多地考慮到廣大中小企業的實際情況,展示了許多發生在中小企業的真實案例,并為中小企業導入和實施OKR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這種務實的精神難能可貴。
第三,要具備與應用場景相匹配的實踐方法。運用OKR,實質上就是推動一次組織變革。組織變革的成功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而組織變革的失敗卻往往是“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企業單純重視整體的規劃,依靠革命式的激情推動,卻忽視與應用場景相匹配的實踐方法,是導致失敗的常見原因。作者用真實的案例提示讀者要系統、深入地考慮實際運行中方方面面的問題,并用大部分篇幅對OKR的導入、推動和實操進行了全面的指導,不僅明確了標準和程序,還介紹了思考的策略和方法,以及常見的問題和對策。比如在“思考關鍵結果”中,作者舉例說明了“因果倒置”“循環論證”“以偏概全”
“自相矛盾”“忽視陰暗面”等常見問題,可以使讀者少走很多彎路。類似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還有很多,體現出了作者豐富的實踐經驗。書中還提供了大量的圖表,讓讀者能夠順暢地理解和便捷地使用,也能感受到作者的真心實意。
本書名為《OKR完全實踐》,我認為名副其實。
我非常欣慰,李靖能為中國企業奉獻這樣一本好書。
這本書沒有在理論部分多費筆墨,但方方面面都體現了OKR的獨特理念,讓讀者能夠深刻地領會OKR的精神內涵。在實踐方面,作者下足了功夫,充分考慮到了實際運用的各個環節。本書架構完整、內容翔實、邏輯嚴謹、敦本務實,一定能夠幫助企業全面掌握和高效運用OKR,體驗到先進的管理方法所帶來的進步。
在此,我也要感謝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公司,你們慧眼識珠,為廣大讀者帶來了這本有價值的著作,必將推動中國企業管理的進步。
李錫元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教授 博士生導師
2020年6月于珞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