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38章 王衛談信仰 文化和道德(4)
- 第37章 王衛談信仰 文化和道德(3)
- 第36章 王衛談信仰 文化和道德(2)
- 第35章 王衛談信仰 文化和道德(1)
- 第34章 員工是因企業是果,以人為本的順豐文化(4)
- 第33章 員工是因企業是果,以人為本的順豐文化(3)
第1章 前言
王衛,一個謎一樣的創業家,一個讓馬云最佩服的人。
每當提起郵政速遞,我們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劉翔邁開雙腿奮力奔跑的場景;提起聯邦快遞,中國羽毛球隊的集體出境會立刻浮現在我們的腦海中。但是,提起順豐,大家的反應卻是腦海一片空白。
王衛行事低調的性格,同時也是整個順豐的企業性格。二十余年來王衛沒有做過一則廣告,幾乎沒有為了提高曝光度而接受過媒體采訪,就連入選“2012年中國經濟年度人物”也保持一貫的低調。
在王衛的人物介紹里,除了順豐速運集團總裁,絕對少不了“神秘”二字。這個數十萬“工蟻”兵團的領軍人物,這個高中學歷的物流大佬,這個沉默寡言而為公益騎行天下的商界富豪,留給大眾的除了為數不多的幾次采訪以及順豐內刊《溝通》上的模糊側臉,剩下的只有空白。
所以,幾乎每個人都在尋找他。香港小報記者蹲點守候只為一睹真容,投資人開價50萬元只為共進晚餐,花旗銀行豪擲1000萬元只求一個機會,甚至連馬云也多次約見……
他是一個讓媒體趨之若鶩卻始終沉穩從容的企業舵手;
他是一個一舉一動都會引發同行關注,同時又讓人心存敬意的強大對手;
他是一個在同事眼里始終如一地堅持和專注的領導者;
他是一個離我們很近又很遠的物流掌門;
他是一個能讓奮斗中的年輕人汲取正能量的創業榜樣人物。
作為一個傳奇的神秘人物,他的過去、當下和未來都和外界隔著一層紙。江湖上只能見聞高手出招的勁雄力道,卻不見高手匆匆來去的背影。
縱然如此,卻依然掩蓋不了順豐在物流界的強大氣場:
1993年,王衛創立順豐速運,只用三年的時間就基本壟斷了華南市場,之后進軍華東華北市場;
2002年王衛全面收權,采用直營模式;
2003年,順豐速運成為國內首家用飛機運送快遞的公司;
2007年,王衛進軍中國臺灣、澳門市場;
2010年,順豐開通了新加坡、韓國的國際物流業務;
2011年,順豐在馬來西亞、日本兩國同時設立營業網點;
2012年,王衛將營業網點開到了美國,正式涉足電商;
2013年,順豐速運首度融資……
順豐在王衛的帶領下可謂動作連連,每一步都敏捷迅速,別出心裁。
王衛的身上似乎充滿了矛盾點:一個性格內斂的人卻瘋狂地愛好越野和極限運動;一個沉默寡言的人卻創辦出繪聲繪色的企業內刊,甚至僅僅用一篇言辭樸素的文章便打動了第一個加入順豐的大學生;一個億萬富翁卻將順豐千千萬萬的機械戰警視為“最可愛的人”。
也許正是這些“難以置信”成就了當年那個騎著摩托車穿梭于大街小巷的一線快遞員,也許正是這些“自相矛盾”打造出一個迅雷不及掩耳的順豐時速,也許正是這些“神秘面紗”凸顯出一個龐大物流軍團掌控者的專注。
王衛的“謙遜”,相關主管部門的官員深有體會。行業主管部門通知開會探討行業問題,沒有誰比他更有資格充當“布道者”,但王衛常常以自己不善言辭為由派副手出席。2011年王衛破天荒接受了《人民日報》專訪,但談及最多的仍舊是中國民營快遞企業與國際巨頭的差距,沒有絲毫的沾沾自喜。
王衛的“謹慎”,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表現最為明顯。物流業作為經濟的晴雨表,在2009年遭遇歷史性低谷,加之在華跨國公司的價格戰打壓,很多物流公司虧損、倒閉,“最后只有順豐等少數幾家公司可以活下來。”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只要中國快遞業還有幸存者,順豐一定身在其中,只要順豐還活著,中國民營快遞業就不會全軍覆沒。但是,王衛卻不這樣認為。在2008年年底的一次內部名為《用生命捍衛價值觀》的講話中,王衛顯得頗為悲壯。他說:“3年后,順豐是不是能成為中國民族快遞業的驕傲,我們能不能打贏這場與國外對手的保衛戰,也許都不重要了。因為我們要讓大家看到的是,在中國的速遞行業中,曾經有這樣一批人,曾經有一家叫順豐的民營企業,能從心底讓對手感到可怕更可敬!人可以輸,但不能輸掉尊嚴!死隨時都可以,但要死得有價值!——戰死,好過做俘虜。”
一位業內人士聽到這段話表示,中國民營快遞企業里,不乏嘴上喊堅持民族品牌,一看到國外巨頭的收購支票就心軟的主兒,唯一一個堅持從來不賣身,對任何收購企圖一向嚴詞拒絕的,只有順豐。他指出,如果順豐肯賣,過去行業內所有的并購案,甚至都不會發生,因為無論聯合包裹(UPS)還是聯邦快遞(FedEx),抑或海航都明白,沒有哪個企業比順豐更有收購價值。也正因此,王衛的悲壯有其道理,別人做不下去尚可被收購,但順豐不行,要么生,要么死。
申通的老板陳德軍曾直言,“不懂得王衛為什么要這么累,財富對于王衛早已不是問題。”對于有媒體稱順豐2010年營收為120億元,有位知情人士一笑:“太小瞧順豐了,只多不少!”
而王衛自己也曾說過,“同樣畫畫,有人一輩子為畫匠,有人卻是畫家。”顯然,他希望自己是后者。在談及中國民營快遞企業與國際巨頭的差距時,王衛直言缺乏戰略眼光是中國民營企業的短板。這個只關心物流,物流以外的事情都不關心的人,對物流有著宗教徒般的忠誠和信仰,這正是即使強大如馬云,也欽佩他的地方。
如果你想要了解王衛生命中的重要時刻,本書會為你還原王衛帶領順豐從起家到擴張壯大的全過程,你會發現他看似簡單的創業歷程中每一步都走得別樣辛苦卻踏實。你會看到他是如何在誘惑和危機中保持清醒和專注。還能看到他如何把21萬人的物流大軍管理得井井有條,并能做到讓客戶真正滿意。你也能看到他是怎樣把創業當成魔術一般玩得得心應手,勝券在握……
在順豐的種種成就和動作背后,一個踏實低調、沉穩專注的創業家王衛會隨著本書的描寫逐漸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