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樂意做“跑街先生”
在上海北京東路、虎丘路口,有一幢六層樓的新古典主義建筑,開放的空間看上去氣度非凡。以金黃色為主色調的外立面,糅合了極其有限的乳白色,遠遠望去既華麗莊重,又不乏時尚元素,宛如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雕 塑。
這座落成于1929 年的大樓,就是中國實業銀行總部大 樓。
實業銀行是中國近代華商銀行中的佼佼者。這家銀行的創辦人,是袁世凱當政時期的財政總長周學熙,董事都是從晚清政壇上退下來的大官僚,光是擔任過北洋政府國務總理的,就有熊希齡和錢能訓兩位。另有一位董事李士偉,曾任民國政府財政總長,下野后創辦了中國第一家大型玻璃制造企業——耀華機器制造玻璃股份有限公司,這家公司被稱為遠東玻璃工業的搖籃。在公司成立后的第一次股東大會上,李士偉被推舉為總董(即董事 長)。
由于得到北洋政府的支持,實業銀行成立不久就獲得了鈔票發行權,業務蒸蒸日上,到了南京國民政府時期, 已經成為中國四大銀行之一。銀行總部最早設在天津,20 世紀30年代時因中國政治重心南移,上海的經濟、金融中心優勢日趨凸顯,于是將總部遷往上海,搬進了黃浦江邊的六層樓大廈。當時,人們通常把北方人開的銀行稱為“北氏行”,實業銀行從天津搬到上海,銀行里的南方人一天天多了起來,也就變成了“南氏行”。鑒于“輔助實業”的辦行宗旨,中國實業銀行投資了煤礦、水泥、火柴、紡織、卷煙等一批實體企業。不過,其主要業務與一般商業銀行也沒有什么不同,存款、放款、票據承兌、買賣債券樣樣都 做。
真正使中國實業銀行名噪一時的,是它實行的“特別有獎儲蓄”,首推這項業務的上海分行經理劉晦之,也因此成為“中國有獎儲蓄之 父”。
在這個世界上,最早提出“有獎儲蓄”的,是法國人辦的“萬國儲蓄會”。由于“ 萬國儲蓄會”搞的“有獎儲蓄”,規定儲戶必須將錢存滿15 年,才能參加抽獎,把時間拉得太長。而一般人圖利心切,因此對其反應平平。中國實業銀行辦的“有獎儲蓄”,吸取了這個教訓,想出了變通的一招。它以八年為一期,時長差不多縮短了一半,而且每年開獎四次。每一個整號為30元,分為十個零號,可以一下子購買整號,也可以分開來購買零號。以10 萬戶為一個大組,設特別獎1 萬元,到期還本付息。“特別有獎儲蓄”公告出來,就在全國引起轟動,實業銀行門前人如潮涌,個個都夢想著中個特別獎,一夜成為富翁。因為存錢的人太多,當時還出現了“黃牛黨”,先花錢從銀行拿到號碼,再在大街上擺攤兜售,從中投機獲利。“特別有獎儲蓄”使實業銀行風光了好一陣子,流動資金一度超過了老資格的交通銀行,以及國民黨政府的中央銀 行。
唐翔千進中國實業銀行的時候,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政府已成為銀行最大的股東,銀行原有的41.7%官股,被轉移到了新政權的名下。銀行人事部門考慮到翔千的教育背景,安排他到外匯部門工 作。
做外匯業務,除了要了解行情高拋低吸,大部分時間也是做“跑街先生”。翔千十分樂意與客戶交往,既可以了解情況,也可以在客戶需要的時候提供一些信息,增加彼此的感情。一些資金雄厚的大戶人家,翔千差不多每天都會登門拜訪。客戶如果遇到特殊困難,他會根據銀行頭寸,結合運用證券、信托等手段,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幫助他們渡過難 關。
有一天,翔千正要出門,經理喊住了他:“總經理要你到他那里去一 趟。”
“能告訴我什么事嗎?”翔千不無忐忑地問 道。
經理笑了:“嗬,看把你急的——要派你大用場 嘍!”
“什么意思?”翔千一頭霧 水。
“總經理說了,我們這個部門雪藏了一個留過洋、喝過英格蘭紅茶的精英。”經理示意翔千靠近一點,然后壓低聲音說:“先給你透個底,上面好像要派你到香港 去。”
“真的嗎?”一股熱血直往上涌,翔千興奮得幾乎跳起 來。“哎,在總經理面前,你可不能露出半點口風喲!否則,我真要‘吃不了兜著走’啦!”
“謝謝經理!”翔千嘴上說著,腳底已像抹了油一樣,直奔總經理室……
幾天后,翔千在十六鋪登上了開往香港的輪 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