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本書作者羅蘭·巴特,是位博學、早逝的思想家、法國文學意義分析家,他嘗試在本書中將服裝分為書寫的、意象的以及真實的三種形態。
在這本書里,羅蘭·巴特應用他在語言學和符號學方面的專門知識,將流行服裝雜志視為一種書寫的服裝語言來分析。將這種書寫的服裝看作制造意義的系統,也就是制造流行神話的系統。羅蘭·巴特的《流行體系》在某種意義上具有相當明確的商業性質,它的功能不僅在于提供一種復制現實的樣式,更主要的是把時裝視為一種神話來傳播。從這個角度來看,羅蘭·巴特認為流行服裝雜志只是一臺制造流行的機器。
我個人從事織品服裝教育多年,近年來編譯了一系列書籍,主要目的是企圖為有心在服裝這項重要的人類活動里,發展自我、或是發展事業的人,架構一個實用的時裝體系。個人的時裝體系是一個時裝運作的體系,它說明的是隨著時間永無止境變動著的服裝。這個時裝體系試圖以三種層次來架構:
最高的層次,可稱之為流行神話,這個層次將服裝轉移成為演說,傳遞的不是服裝本身而是信息,也就是流行信息。居中的層次,是供應服裝產品的整體服飾業。在地平線的層次,則是服裝、時裝產品消費者所在的社會層次。
各種流行神話以偽裝或者不偽裝的方式調節、玩弄著社會價值與人們的記憶。消費者處在這種服裝的社會心理情境中,自覺或非自覺地追求流行服裝。而服飾業者夾在流行神話與消費者需求之間,制造著服裝的品牌神話。
羅蘭·巴特的《流行體系》,相當詳盡地詮釋了這個時裝體系中的流行神話。對有意制造或有意破解流行神話的讀者,不僅可在本書中找到用之不竭的新觀念,并可借由本書的閱讀進程,探索當代思想大師的獨特創建,以及當前世界學術、思想的多元風貌。
羅蘭·巴特在國際學術界、思想界享有崇高的地位與影響力,其寬廣、多元、龐博的著作,特異而引人的文風,遠遠超越了我個人有限的認知與閱讀領域,因此,我個人僅能從一個長期從事織品服裝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與經驗,先讀者進行有關本書中譯本的解讀,至于對羅蘭·巴特在本書中涉及諸多相關思想領域的杰出創建的解讀,只有留給學界前輩及有心羅蘭·巴特思想的朋友們了。
于范
于木柵 1997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