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政治理論的探索與爭鳴
- (美)彼得·卡贊斯坦 羅伯特·基歐漢 斯蒂芬·克拉斯納
- 646字
- 2020-07-15 15:58:00
譯者前言
國際關系理論的爭鳴、融合與創新
秦亞青
《世界政治理論的探索與爭鳴》中文版問世了。該書英文版發行至今已有六年,三位主編都是國際關系理論界的知名學者,又分別代表建構主義、新自由主義和新現實主義三個重要的國際關系理論學派。卡贊斯坦、基歐漢和克拉斯納主編本書,用心良苦。他們在序言里面特意談到了這本書出版時的耽擱,而耽擱是為了更高的質量。細讀全書,感到三位主編在努力構筑一個新自由主義與建構主義對話和辯論的平臺,編織一張理論競爭和創新的話語網絡,目的自然是激活學術討論,尤其是一般性理論之間的爭論,從而開拓更加廣闊的學理空間,產生更多的具體研究綱領。這部文集標志著國際關系理論的又一次論戰,也是建構主義邁向主流理論的重要一步。而整部文集的焦點就在理性主義(主要是新自由主義)和建構主義的學理論爭,爭論的問題是世界政治生活中制度與文化的作用,而現實主義則是作為論爭的背景編于其中的。國際政治經濟學是本書的一條主線,因為新自由主義的興起與國際政治經濟學密切相關,對國際機制和制度的研究也偏重于國際政治經濟領域。但是,這部文集的意義已經超越了國際政治經濟學,而是更廣義的國際關系理論。
在這篇譯者前言中,我不想深入討論國際政治經濟學,僅想就國際關系理論的一般性問題談幾點看法,1目的是讓讀者對第四次學理辯論的背景、發展和意義有一個比較清晰的印象。主要想梳理三個方面的內容:(1)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際關系理論的發展脈絡;(2)新自由主義與建構主義的爭論焦點;(3)本書出版以來國際關系理論發展的幾個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