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緒論

沃爾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1889—1974),美國著名記者、政論專欄作家,曾兩度獲得普利策新聞獎,直接或間接地為十二位美國總統出謀劃策。其專欄文章幾乎囊括了他所處時代美國的每一件大事,從1913年步入新聞界直至逝世,他留下一千余萬字上萬篇專欄文章,出版二十多本著作。這些文章和著作不僅幫助美國公眾透析紛繁復雜的政治現象,也影響到政治決策者,進而對美國的內政外交產生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不久,李普曼針對喬治·凱南(George Kennan)倡導的“遏制戰略”寫就了一系列反駁文章,轟動世界,并對美蘇戰略產生深刻影響。這些專欄文章集結成《冷戰》一書(The Cold WarA Study in U.S. Foreign Policy),“冷戰”一詞遂成為20世紀下半葉以來國際關系領域的流行語。

進入新世紀,“冷戰”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拓展,加之媒體高頻使用,普通公眾亦耳熟能詳。本書所涉及的冷戰概念后文將加以界定。

李普曼擁有記者和政論作家雙重身份,并將二者完美結合。他是20世紀美國最具影響力的記者,也是美國冷戰政策形塑過程的參與者,為后人留下寶貴的精神遺產。作為記者,他不僅善于記錄,更善于思考;作為政論作家,他的思想借助其媒體金字塔的頂層位置在全世界廣泛傳播。本書聚焦李普曼最具影響力的冷戰思想,將其置于美國媒體與政治的互動框架中考察,一方面探究媒體人在美國民主機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梳理李普曼思想的發展脈絡,在考察與其同輩不同觀點的碰撞中,剖析李普曼冷戰思想的實質及影響。沿著這一思路,本書對李普曼冷戰思想的考察以縱橫兩條線展開:

縱向,以時間軸為線索,回顧李普曼的成長教育背景、人生經歷,考察其在不同時期的思想變化。從大學時代秉持民主觀,到一戰、二戰時期的現實主義傾向,再到二戰后崇尚精英主義和科學理性,李普曼思想的逐步成熟源于對現實問題的不斷拷問,始終不離對國內外政治問題的深入觀察。

橫向,比較分析冷戰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三種主張,“國家利益”是這些表面看來差異很大、甚至尖銳對立的思想觀點的共同基石。說到底,思想論爭不出體制內路線之爭的窠臼。雖然包括李普曼在內的許多思想者的觀點并沒有被采納上升為國家戰略,但它們的存在豐富完善了美國外交政策的理論框架,引導當局者從不同角度思考,同樣影響深遠。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贺兰县| 海丰县| 汪清县| 岑溪市| 香港| 三穗县| 和龙市| 涡阳县| 宜川县| 临湘市| 马鞍山市| 柳州市| 北安市| 高雄县| 塘沽区| 大方县| 项城市| 礼泉县| 石河子市| 龙山县| 永兴县| 扎鲁特旗| 玉溪市| 永定县| 平度市| 三原县| 米林县| 上饶县| 河南省| 江油市| 武川县| 青州市| 乌恰县| 恭城| 黄陵县| 新昌县| 延安市| 西华县| 京山县| 安康市| 海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