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圍魏救趙
- 元末小鹽王
- 蜀心
- 1914字
- 2020-09-08 13:54:08
蘇北平原,宿遷縣江浙義軍臨時駐地。
這幾日,義軍的情況并不算太好。
宿遷平原一戰,固然消滅了兩萬元軍,但義軍本身也傷亡慘重。
死者先遣人發喪回鄉,日后再行撫恤,可傷兵的數量也非常巨大。大營中缺醫少藥,連日哀嚎不絕,重傷而死者也不在少數。
更糟糕的是,元軍副帥李思齊昨天帶著十一萬大軍在義軍面前擺出了一道防線,堵住了北上的必經之路。
而剩余的八萬多江浙義軍倘若強行沖破元軍的防御,損失必然巨大,救援徐州也就失去了意義。
再加上由于先前蒙古騎兵的掠奪,義軍的糧食補給逐漸變得勉強。
在這種情況下,一部分將士產生了退兵之心。
中軍大營里,幾位大將和謀臣齊聚,等待著張士誠開口。
“士信,軍中的糧食還夠吃多久?”張士誠用手撐頭,面向張士信詢問道。
“算上馬糧和麥皮,一共還夠吃半個多月。”
“輜重和銀兩也不太夠了……”
黃自發愁眉苦臉,說出了這個不太樂觀的情況。
八萬多人馬的日常消耗實在太大,即使張士誠的背后有富庶的江南糧倉和蘇北商會的支持也難以為繼。
“只剩半個多月……”不少將領聞此都紛紛搖頭,面露難色。
且不說能不能打敗李思齊的十一萬大軍,單單耗上一陣子八萬義軍就極容易被拖垮。
“要不俺們還是先緩一緩,等到時機成熟再援徐州?”陳兆先試探著問道。
“管他剩下多少糧食,徐州城就在眼前,說啥也不能退!”常遇春瞪著銅鈴大眼,用一副不服輸的樣子看向張士誠。
“常將軍,就算是打仗也要吃飯的嘛,糧都快吃沒了咋個打法?”
淮安富商,義軍幕僚朱千無奈地說道,“那李思齊狗仗人勢,可沒那么容易對付。”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幾個人的附和。
張士誠眉頭緊鎖,老半天沒有言語。
張士德見不少人都提出退兵的意見,轉頭對著李伯升和劉伯溫問道,“老李,劉先生,你們有啥子建議?”
“督帥,我倒是有一計。”
劉伯溫輕咳一聲,對面張士誠出言道,“調虎離山,圍魏救趙!”
“劉大人盡管詳言。”
“那脫脫本就不得元廷信任,如今又手握重兵,大都那些昏聵佞臣必然起疑。現偽朝大軍幾乎都集中在徐州一帶,而山東只有察罕帖木兒的五萬人馬和一些地主武裝。”
“若是俺們從淮安北上,與毛貴合兵一處,則可一舉擊敗察罕帖木兒和王保保,之后擺出北進中書省的架式,如此這般,那皇帝老兒還不得命脫脫速速回援?”
張士誠在腦海里將劉伯溫的計策滾了一遍,略微點了點頭。
“先生此計甚妙,可若是兵進受阻,脫脫南下,而蘇北空虛則該如何?”
坐在一旁的李伯升猶豫了一會兒,指著墻上的簡略地圖說道。
“俺們不如做好兩手準備,一路人馬沿著運河,一路進繞道山東,到時候兩路人馬共同北上,進可以謀圖大業,退可以守備江浙……”
“此計可行。”張士誠藏起自己激動的心情,抬起頭環視四周謀臣武將,用平淡的語氣說道。
“既然和俺一同為民而戰,大家便應當奮勇當先。從今往后,還望在座的諸位齊心協力,為自己謀一個富貴輝煌的未來啊。”
張士誠一邊說著,一邊微笑看向以朱千為首的蘇北富商。
以他的見識,哪能看不出朱千言中所藏的私心。
“督…督帥所言甚是,吾輩定當竭盡全力,竭盡全力!”
白胖的小老頭朱千身子輕輕一顫,彎腰恭敬地說道。
“吾輩為大人光復中華之事業,當再獻上一萬八千兩官銀,還望督帥笑納。”
“朱大人義薄云天,令張某好生佩服,佩服!”
軍議結束后,張士誠將劉伯溫,李伯升兩人留了下來。
三人對視,均是面露苦笑。
“劉先生,老李,你們方才所言,雖是上策,但終究冒險啊……”
劉伯溫將雙手一攤,搖了搖頭道,“大人,我和李大人議論多次,如今徐州已成死局,除此之外實在是別無良策了……”
“若是大人肯將兵馬后撤,憑借著蘇北的縱深和俺們的十萬兒郎,和那強弩之末的脫脫打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也并非沒有取勝的機會。”
若是這樣做,不就是高郵之戰的翻版嗎?張士誠在心中輕嘆。
那可是頭尾打了快兩年的慘勝啊……
雖然他知道脫脫已經蹦跶不了多久,但他的周邊還有一個更為恐怖的存在。
若是按原來的歷史軌跡,給朱重八兩年時間發展,他恐怕會直接奪下應天府,然后打下浙東和安徽南部。
這不是擺明了的虧本買賣嗎……
但劉伯溫和李伯升不是神仙,自然也想不到兩年后會有一個朱重八從淮西殺出。
“運河那路兩位先生覺得派潘元明去合適嗎?”
李伯升見張士誠決心已定,便開始思考北進事宜。
“論水戰,潘將軍自然是萬般神勇,但脫脫有一巨型戰船,名曰“大都號”,其船舷配備著強大的火器,若是沒有能與之抗衡的水師,俺擔心水師會損失慘重啊。”
“大都號。”張士誠托腮思考。
“我會遣人讓錢老頭想辦法改良火器,可這糧食卻實實在在只夠吃二十來天了。”
“要不我去浙東青天跑一趟,定能為督帥籌來糧食。”劉伯溫懇切道。
“伯溫,你的心意我領了,可遠水解不了近火啊……”
“報——!”陳兆先一臉喜色地從門外跑進,半跪在地上說道,“沈大人為督帥籌來了五萬石糧草,和錢大人一同等在軍門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