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放燈
- 程氏有嬌嬌
- 雨潑千黛
- 1983字
- 2020-09-22 14:45:12
不想去放燈,程冬冬自然是騙寧鵠的,至于為什么要騙他,程冬冬自己也說不清楚。反正就是下意識地就拒絕了。
寧鵠離開之后,程冬冬就繼續(xù)自己搗鼓著,直到觀棋欲言又止地想說她是不是該讀書了,程冬冬這才作罷。
說起來,程冬冬覺得觀棋有些奇怪,昨天她來的時候,表現(xiàn)的比當初的金嬤嬤還要淡然,金嬤嬤好歹是有任務在身,所以雖說不在意程冬冬,但還是在盡心盡力地教她,可觀棋完全不同,她似乎一點也沒有這方面的顧慮,昨天教程冬冬的時候,也不見得有多認真。
其實這也怪不得觀棋,她當時本就處于震驚當中,尤其在心中的出某個結論之后,更是驚駭,再說她來之前,也沒人跟她說還要“帶學生”啊。只是這些,程冬冬是不知道的,她只以為觀棋就是奉方夫人的命令,前來看著自己的,所以“想通了”之后,也沒覺得有什么。
可程冬冬這昨天剛“想通”,觀棋又突然來了個態(tài)度大轉變,程冬冬就真的很不理解了,這金嬤嬤走得是得有多匆忙,連話都來不及交代一句,這觀棋反應又是得有多慢,才知道把她教好了,才能更不容易露餡?
程冬冬其實不怎么愛讀書,她還是喜歡出去玩,可是除了讀書她好像也沒什么可以玩的。而且程冬冬對于讀書那么配合,最主要是她覺得把書讀好了,她就能想到辦法救自己的家人了,而不是整天驚心膽顫、腦子里全是漿糊了。
可是讀書時間一長,程冬冬又有些不耐煩了,總覺得讀書也并沒有幫到過她什么。
觀棋也察覺到了程冬冬不耐的心緒,同時想起寧鵠昨晚同她說的話,想了想之后,便開口道:“太子妃,讀書是需要靜心的,若是心浮氣躁的話,還不如出去玩一玩,至少能讓心思順暢些。”
程冬冬看向觀棋:“可金嬤嬤說,讀書就能讓人靜心……”
程冬冬張著嘴,似乎還有話沒有說,可她最后卻閉上了嘴。因為這句話的后半段,是說真正的方錦茵就是這樣的。現(xiàn)在想起來,程冬冬心里就涌上了一股莫名的情緒,有些委屈,有些難過,也有些不安,金嬤嬤一直在盡最大的努力將她變成第二個方錦茵,而她似乎真的在短短時間內(nèi),就受到了影響。
其實方錦茵應該是個很好的姑娘,有才學、有品貌、有家世,如果真的變成了她,應該是一件不錯的事情,可程冬冬就是不高興。
觀棋看出來程冬冬似乎還有話要說,可對方終歸沒有說出口,她也沒有追問的打算,只是勸慰著:“讀書是可以讓人靜心,但不是所有人、所有時候都是這樣的,所以太子妃也不必用此來要求自己。”
程冬冬看著觀棋,突然之間,她覺得這個姑娘異常的親切:“那我要怎么樣才能靜下心來呢?又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靜下心來了呢?”
“看書的時候,心里不會想著別的事情,自然就是靜下心來了。靜不下來,也有很多種情況,有的是不喜歡讀書,有的是因為心里裝著事情……”說著,觀棋目光移向程冬冬,深邃的眸中帶著些許探究的意味,“不知太子妃,是在為何事煩憂?”
程冬冬怔了怔,不答反問:“你說,讀書真的很有用嗎?”
“自然。”觀棋依舊不追問,“讀書能使人明理、辨認是非,也能開闊眼界、增長見識。”
“然后呢?”程冬冬清澈的目光透出了些許失望。
觀棋見此一怔,這空鳴城內(nèi)的讀書人,莫不以此為由,并以達到此水準為傲,怎么眼前這太子妃卻是一興致也沒有?隨后,觀棋似乎看出了些什么來,深吸了一口氣,面上浮現(xiàn)出些許柔和:“讀書,也能讓我們的將來,有更多的選擇,甚至能讓我們自己選擇將來該怎么走,這是殿下告訴我的,觀棋便將它送給太子妃吧。”
程冬冬心頭一動,想了想,而后對著觀棋粲然一笑:“謝謝你。”
觀棋看著程冬冬,忽而心頭一軟,也笑了笑:“太子妃既然靜不下心,不如今晚還是去放一放燈吧,讓所有的愁緒都飄進詠月河吧。”
“好啊。”程冬冬不假思索的點頭,她本就是要去的,只是這會也不好說她之前是在騙寧鵠,觀棋給的這個理由倒是正好。
似是因為觀棋這番話,程冬冬打開了一個心結,也就沒有再去糾結那些有的沒的。觀棋說的那種讀書目的,要求很高,程冬冬現(xiàn)在是遠遠達不到的,尤其是她現(xiàn)在若是連方相的要求都達不到,又哪里來的機會去談未來如何。
這樣的道理雖然很容易就能想到,可若沒有觀棋的勸慰,天知道程冬冬要什么時候才能想通,且不去糾結其他。
不知不覺間,天色便暗了下來,黛色的天幕上依稀還點綴著幾顆星子,熠熠生輝。
程冬冬本想問問觀棋,寧鵠放燈一般是什么時候去,可這會她找遍了靈華殿也沒看見人。程冬冬想了想,覺得觀棋應該是去匯報自己的近況去了,于是心里便有些難過,她今天其實對這個姑娘還挺有好感的。
越想越難過,程冬冬也不再糾結寧鵠到底什么時候去放燈了,直接捧了一盞今天做的最好看的蓮花燈,就只身往燈渠最上游去了。
夜色雖漸深,但東宮內(nèi)卻是燈火漸起,談不上亮如白晝,不過那帶著幾分朦朧的燈光,照在亭臺樓閣、假山花木上,卻又是另一番景色。
燈渠的最上游處,其實是一座小型湖,湖水亦是來自詠月河。
程冬冬左拐右拐,繞過一座又一座假山,險些迷路,好不容易才找到了這座湖。可當程冬冬再次繞過一座假山石,走近湖水與渠水交界處時,卻是腳步一頓,不由地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