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言

康復與幸福之路

你可以從傷痛中恢復過來,然后開始新生活,這不是天方夜譚。你確實能做到。當然,這絕非易事,也不能一蹴而就。

這本書就像一張地圖,能幫你在路上走得更從容自在。

本書是我前作——《走出情感虐待的陰霾:飽受負向依賴型和情感虐待型關系之苦,如何療愈受傷的心靈——如何應對自戀者、指揮者、控制狂、有“毒”者,以及如何讓生活重回正軌》的姊妹篇。

如果你沒讀過它,那也沒關系,因為這本書已經包含了前作的材料,并且為你設計了一份簡單的個性化計劃。該計劃不會占用你太多時間,能幫你解決心靈深處的憂慮。通過21天的練習,你能建立更牢固、更積極的人際關系,找到你曾以為是遙不可及的靈魂伴侶,從而過得更幸福。

吸引力法則及操作方法

吸引力法則的內容可表述如下:

“輸出的能量等于輸入的能量。”如果你覺得這是廢話,那你就錯了。

吸引力法則在物理世界和超驗世界都能找到相應的理論依據。

而且,支持吸引力法則的科學理論也是強有力的。

想象一個鐘擺或磁鐵吧:散發多少力量或能力,完全取決于投入的能量類型。我們所處的物理世界里,很多事物都是如此。這一現象用專業術語來表示就是“慣性”。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曾說“一切都是能量”,物理學第一定律則認為:

“在一個封閉的系統內,能量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受控制。”如果這一定律成立(當然,這是廢話),能量就是守恒的。

如果能量守恒,既不能產生也不能消失,那它就只能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轉移到其他物體上。

這就是支撐吸引力法則的事實。

這一定律對精神、心理和形而上的世界同樣適用。

簡單來講,吸引力法則說的就是:如果你產出了積極的能量或想法,那你就能得到同樣的積極回應。

吸引力法則的運用可追溯到古代。

起初,佛祖相信業報,認為我們在宇宙中所做的一切都會得到相應的回報。

這一思想滲透到了其他大多數主要的宗教和哲學中,表現為“黃金法則”(孔子和耶穌都曾有過類似言論)。《箴言》23:7說:“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

在當代,奧普拉·溫弗瑞(Oprah Winfrey)和迪帕克·喬普拉(Deepak Chopra)等顯要人物都是這一法則的成功典范,他們都對之推崇備至。

因此,如果你愿意向外散發正能量和幸福感,那你就能獲得同等回報;如果你產生的是負能量和悲觀情緒,那么你將獲得……嗯,你懂的。

許多人將吸引力法則用于:

積累財富,發展事業

減肥,促進身心健康

每個項目獲得成功

增加自信

收獲愛情、友情,或增進親情、工作關系

從小我們就被灌輸這樣的理念:我們無法掌控的外界或事物主宰著我們。

你可能也聽過這種老話:“一切皆有原因。”“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一定會再打開一扇窗。”

如果真是如此,那你最后實際接受的觀念是:你無法掌控任何事物,一切都是偶然發生的。

事實并非如此。我希望能通過本項目來糾正這種錯誤的認識。

通過將心靈和能量導入一種積極的狀態,輔以相應的工具/技巧,由此產生正能量,幫你識別哪些人可以交往,你就能找到靈魂伴侶了。

怎么做到這一步呢?

我們會在本書接下來的部分探討這一過程。

不過,簡而言之,你需要分析過去的態度,學習人類行為的基本理論,學會如何愛自己、照顧好自己。

做到這點,你就能向外散發出愛、希望和幸福的積極情緒。

你需要了解性格類型,鑒別出哪種人會對你帶來壓抑感,或者和你產生爭端。

學完全書,這一切都能實現。

為了能利用吸引力法則求取愛、友誼和靈魂伴侶,你需要打好基礎,理解一些關鍵原則:

做好思想準備,告訴自己:我已經準備好去尋找愛,為了得到愛,我甘愿做需要做的一切準備工作。

告訴自己:我已準備好為創造關系做出必要的改變,愿意去愛自己。

模仿你的伙伴或朋友所擁有的正能量和積極態度。

想清楚自己希望從同伴處獲得什么樣的關懷;用同樣的方式關愛自己。

保持樂觀,堅信這一切終會發生。

何謂靈魂伴侶?

簡而言之,靈魂伴侶傾心于你的本質,愛你所有的一切。

他們了解真實的你,尊重你的需要、界限、夢想和欲望。

此外,他們有著與你相似或共生的人格類型,因此你們能相處得十分融洽。

靈魂伴侶不一定指你的愛人;你的朋友、同事或家人都可以成為靈魂伴侶。

這一概念對所有的關系類型都適用,區別僅在于實際互動的方式略有不同。

什么?在家庭和工作單位也能找到靈魂伴侶——瑪莎,你是不是瘋了!?

請相信我,我是認真的。

想想有沒有兄弟姐妹能補充你沒說出口的話?有沒有朋友能在你準備給他打電話或者發短信前就給你打來電話?有沒有同事能對你在項目中每一步打算做什么了如指掌?

于我而言,他們和愛人一樣可以被稱為靈魂伴侶,這沒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

心理和情緒因素構成了靈魂伴侶關系的基礎。

靈魂伴侶會折服于你的人格和言行,在你的影響下變得積極樂觀。

無論你信不信教,你都得承認:只有志趣一致、臭味相投的人才能和自己形成均衡、良性的關系。

如果你現在還沒找到一段穩定的、和諧的友誼,那可能是因為下述原因。當然,它們都是可以彌補的。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原因會導致你現在還找不到靈魂伴侶。根據這些去自我糾察吧,然后你就能回到正軌。

你沒有做真實的自己——你是否曾為了取悅某個潛在的伙伴、朋友,或者老板,把自己改裝成了另一種樣子,從此陷入其中而無法自拔?

我們必須停止這種自我偽裝,因為這是一種惡性循環,對我們沒有任何好處。

用這種錯誤的方式剪裁自我,可能會讓你不堪重壓,因為你和這些人并非真正匹配。你會因此而陷入無窮盡的傷害中。只有做回真實的自我,你才能吸引到靈魂伴侶。

你找錯人了——我們都壓制了自己的情感,因為我們必須要對其他人表現出自己親切、禮貌、友好的一面。

但是你沒有意識到,真正的界限、感覺、需要和欲望會在你的一生中不斷積累。

如果不去用真誠的本性去吸引正確的人,你就是在欺騙自己、讓自己置身險境。

請記住:一個人的行為對你而言有毒,并不意味著他是壞人(當然,某些情況下確實如此)。

這只能說明他們的個性與你不相匹配。

壓制情感會讓你遠離真實的自我,最終走向毀滅。只有轉變思想觀念才能從中逃脫。

吸引力法則認為,同類能量會相互吸引。

這可以解釋為什么你總是接觸一些充滿惱怒、悲傷、恐懼等情感的人——因為你一直在壓抑自己的情緒和感受。

你的潛意識在扭曲你的世界觀——潛意識形成于成長期。發展心理學專家已經證實,在早年形成人格的階段,我們的大腦處于海綿般的狀態;我們的人格特征并不是自己形成的,而是在模仿、吸收同齡人特征的過程中逐漸產生的。

因此,真實的自我斑駁復雜,尚未顯露。

你傾向于重復的關系——你總是說,你不想要會打亂你的生活的朋友、伙伴,但是你一直在回避另一個問題:他們想從另一個人(就是你)身上獲得什么?

你也沒有承認自己的想法和需要,所以你傾向于吸引類似的同伴。

因為你一直努力避開自己不想要的事物,所以最后你結交的往往是那種給你帶來了一整套負能量的人。

如果你愿意調整自己的觀念,根據自己的想法/需要作判斷,這個怪圈就很容易走出去了。

舍不得停下來做自我分析——我們總是過著忙碌而艱辛的生活。

這會讓我們的一切變得很匆忙。生活中的我們就像行尸走肉一般,一直在漫無目的地前行著。

我們的生活就像是在海岸線上。你從來沒有真正注意到它正在流逝。

這就好比你開車去了某個地方,結果又在問自己是如何到達的。

我們偶爾也會停下來,但那是為了吃外賣、快餐,為了給汽車加油,為了一段關系。我們總是選擇方便快捷的,不愿花時間研究、比較。

大多數人即使醒著也不甚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這就意味著,你的身心實際上處于自動駕駛狀態,無止境地重復著讓你覺得安適的想法和熟悉的模式。

只有堅決果斷地從這種渾噩的狀態中醒來,以實際行動達成蛻變的目標,才能結束這種痛苦的狀態。

改變你所處的環境——你的靈魂伴侶不會在酒吧、俱樂部或約會類APP等你,除非你的志向就是酗酒,或者和周圍人僅有只言片語的粗淺交流。

你的靈魂伴侶不會覺得自己是個不完整的人;他此刻正沉浸在自己熱愛的事業中,做著有意義的工作。

而你呢?

你對這個世界做過什么貢獻嗎?

你的夢想和追求是什么?

你得找個地方去實現自己的價值——哪怕是在論壇參加在線討論也好啊!

熟悉vs.和諧——即使你真的想打破舊習,尋找一個靈魂伴侶,你的潛意識仍會指使你去找熟悉的、舊的事物。

到目前這個階段,你的自我是一個需要更新的數據庫,充滿了各種舊的觀念和行為模式。

這不是真實的你。

我們的自我會想方設法達成自己的目標,停留在舒適區。

應對的辦法就是:創造新的路線和程序。也許它們最初會讓你很難受,但不久你就會覺得很正常了。

無論處于什么樣的境況中,你都需要明白:這不是你的錯,你不必因此感到羞愧。

沒有任何人是完美的。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偏離自己的最佳生活狀態,他們所做的無非是設法找回真實的自我。

這本書設計的初衷,就是通過一些簡單易行的知識,讓你的人生之旅更加輕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盘水市| 壤塘县| 凤冈县| 都匀市| 平远县| 通州区| 普陀区| 公主岭市| 高安市| 牟定县| 安阳市| 普兰县| 莱西市| 塘沽区| 双鸭山市| 安龙县| 尚志市| 杭锦后旗| 上杭县| 内黄县| 波密县| 满洲里市| 东阳市| 会理县| 乌拉特中旗| 铁力市| 封开县| 松滋市| 弥勒县| 定兴县| 龙里县| 涞源县| 修武县| 金湖县| 秭归县| 克拉玛依市| 修水县| 济源市| 韶关市| 加查县| 肇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