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有趣的創新能力測驗

1883年,英國心理學家及統計學家高爾頓(Francis Galton)提出了“字詞聯想”這個心理測量方法。當受測者看到一個字,要立刻寫下自己聯想到的另一個字或詞。1930年,榮格(Carl Gustav Jung)把這個方法發揚光大。在一個測驗里,看到“貓”這個字時,許多人會想到“狗”,但也有些人會想到“老鼠”“寵物”;還有些人會想到“牛奶”“火爐”“房間”等。又如,生活在華人世界的我們,看到“喜帖”這個詞,會想到“結婚”“婚禮”“紅包”“炸彈”“恭喜”等。特別有趣的是“炸彈”,許多人都把喜帖叫作“紅色炸彈”(無預警而要破財的東西)。遇到一個可能有不同含義的刺激(ambiguous stimulus),如水、綠色、害怕、親吻等字詞,受測者往往呈現出不自覺的心理狀態。榮格設計了一張共有100個字/詞的表,根據受測者的聯想,心理學家可以分析其內心狀態。

推而廣之,測驗里使用的刺激并不限于字和詞。例如有名的墨跡測試(Rorschach test),實驗者給受測者一張四不像的墨跡,讓受測者說出看到了什么,有四個選項:一張臉、一張恐怖的臉、一朵花和一個面具;或者另一張墨跡,有五個選項:兔寶寶的頭、拉長的馬頭、一張X光照片、一個巨人張開他的口及隧道的入口。根據受測者的答案,心理學家可以分析其內心狀態。(墨跡測試使用的圖片可參見圖1-2)

圖1-2 兩張墨跡測試使用的圖片

另一個有名的例子叫作“主題統覺測驗”(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受測者會看到幾張圖片,然后根據這些圖片講述一個故事。

前面講到,1883年,英國心理學家高爾頓就提出了字詞聯想的心理測量方法,那時他就認為字詞聯想和IQ是有關聯的。1959年,美國心理學家梅德尼克(Sarnoff A. Mednick)和他的夫人莎拉(Sara Mednick)提出“遠距離聯想測驗”(remote association test),這也是測驗創新能力的。每一道題里有三個似乎并不相關的字,受測者要找出一個和這三個字都有關聯的字。

例如,題目里的三個字是“命、男、學”,則答案是“生”,因為“生”和這三個字都有關聯——生命、男生、學生;題目里的三個字是“療、防、統”,則答案是“治”,治療、防治、統治;題目里的三個字是“生、天、溫”,則答案是“氣”,生氣、天氣、氣溫;題目里的三個字是“腔、紅、渡”,則答案是“口”,口腔、口紅、渡口,這道題比較難。題目里的三個字也可以換成三個詞,例如“流汗、悶熱、季節”,答案是“夏天”;題目里的三個詞是“市場、結束、夕陽”,則答案是“黃昏”。

講到字詞,寫對聯就是很好的例子。1932年,清華大學舉行新生入學考試,國文題目由四大導師之一的陳寅恪出題,其中一題是對對子,當別人問他為什么要考對子,他做了很詳盡的解釋,重點之一就是從對對子可以評估學生的學問和創意。對對子就是字詞聯想,一方面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規規矩矩;另一方面卻是無限的聯想空間,海闊天空,無邊無際。

舉個有名的例子,上聯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下聯是“月如無恨月常圓”。上聯“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唐朝詩人李賀的一首詩,200多年后宋朝的石曼卿對出了下聯——“月如無恨月常圓”。“天”對“月”,“有情”對“無恨”,“天亦老”對“月常圓”。

寫對聯時,因為要謹守字詞聯想的規則,經常出現這種情況:每個字、每個詞對得很工整,湊起來的句子卻是奇怪、無厘頭、讓人哭笑不得的,這叫作“無情對”。例如,上聯是“五月黃梅天”,下聯對“三星白蘭地”,每個字都對得很工整;還有“蘋果臉”對“葡萄牙”,“桃李爭榮日”對“荷蘭比利時”。

陳寅恪先生出的題目,上聯是“孫行者”,標準答案是“胡適之”;后來有人說“祖沖之”也是很好的答案。用人名對人名是個有趣的文字游戲。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农架林区| 商城县| 弋阳县| 慈溪市| 库尔勒市| 会同县| 吉木乃县| 威信县| 专栏| 诸暨市| 顺义区| 嘉兴市| 三门峡市| 合江县| 雅江县| 平顶山市| 抚顺市| 兴和县| 吕梁市| 曲沃县| 通榆县| 汉阴县| 思茅市| 武乡县| 浠水县| 酉阳| 永登县| 通州市| 景洪市| 孟津县| 志丹县| 绥阳县| 游戏| 长顺县| 武宁县| 德化县| 治多县| 高邮市| 台江县| 浪卡子县| 泌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