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論不友好的情感

還有一類情感,雖然也源于想象,但是我們必須首先將它們大幅降低,降低到只有不受約束的天性才可能激發的程度,我們才能對之加以理解和體諒,才會認為它們是合情合理或合適的。這些情感就是各種不同形式的憎惡和憤恨之情。心懷怨恨之人以及他們所怨恨的對象,雖然兩者之間的利益是完全對立的,但是我們能夠理解他們各自表現出來的情感,因而對他們兩者都報以同情。我們對心懷憎恨之人所抱有的同情之心,可能會促使我們滿懷希望,而對另一方的同情,則會帶給我們無盡的煩擾。由于他們雙方都是人,所以我們對他們都表示關心;而且,由于我們擔心一方可能遭受痛苦,對另一個受苦者已經遭受的痛苦,我們的憤怒之情就減弱很多。因此,我們對受到挑釁的人的同情,必然達不到他自身所感受到的程度,這不僅是由于所有的同情都無法與當事人自身的情感相比,更是因為另一個很特別的原因——我們對另外一方抱有相反的同情之心。因此,要使憤恨之情變得合情合理,易于被人接受,就必須降低憤恨之情的程度,使其低于任何其他情感。

同時,人類可以非常強烈地感受到別人所受的傷害。悲劇或浪漫故事中的惡棍很容易引發我們的憤慨,恰如我們會不由自主地去同情和喜愛其中的英雄人物一樣。我們憎惡伊阿古,恰如我們尊敬奧賽羅;我們樂見伊阿古受到懲罰,恰如我們不愿看到奧賽羅遭受不幸。雖然人類對自己的同胞所遭受的傷害抱有深切的同情,但他們對此表示的憤怒絕不會超過受害者自己的憤怒。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倘若受害者并非顯得缺乏勇氣,或者說他的自我克制并非因為膽小怕事,那么他越是溫良忍讓,寬厚仁慈,人們對傷害他的那個人的憤怒也就越強烈。可以說當事人溫和可親的品格,使得人們對殘忍暴行的印象更加強烈了。

然而,憎惡和憤恨之情都被看作人類天性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如果遭受侮辱卻一味逆來順受、忍聲吞氣,既不想反抗也不圖報復,這樣的人只會令人瞧不起。我們根本無法理解他的無動于衷和麻木不仁,會把他看作行尸走肉,認為他的這種麻木不仁和其對手的傲慢無禮一樣令人怒火中燒。哪怕是普通百姓,見到有人遭受欺凌卻仍然忍聲吞氣,也會感到義憤填膺。他們希望看到凌辱他人的惡行會引起憤恨,尤其希望看到來自受害者的反抗。他們會怒不可遏地大聲疾呼,鼓動他奮起反抗,叫他復仇。如果受害者終于開始發怒了,他們就會拍手稱快,由衷贊賞。受害者怒火爆發,能夠激起旁觀者對其敵人的憤怒,看到受害者開始反擊敵人,他們會極其欣喜;只要他的復仇行動合情合理,旁觀者的義憤之情也會得到極大的滿足,仿佛他們自己就是受害人。

雖然人們承認這些情緒對個人會產生一定的作用,因為它們會羞辱或者傷害到受害者,從而產生一定的危險性;雖然這些情緒有利于捍衛正義,有利于促進平等,所以它們對公眾生活產生的作用是同樣重要的。但是,這些情緒本身也存在一些令人不快的東西,一旦發泄在別人身上,很容易引起我們的反感。受害者無論對誰表示憤怒,一旦令我們覺得稍微有些過頭,我們就會認為那不僅是對對方的羞辱,也是對現場眾人的無禮。出于對同伴的尊重,我們應該有所克制,不能被如此粗暴無禮的情緒所左右。發泄這些情緒雖然會產生令人愉快的間接效果,其直接效果卻傷害了受敵視的人。然而在人們的觀念中,一件事情能否取悅于人,關鍵看其直接效果而非間接效果。對于公眾來說,一座監獄肯定比一座宮殿更為有用;與建造宮殿相比,建造監獄更多的是受到公正思想和愛國主義精神的驅使。但是,監獄對于囚禁其中的悲慘之人來說意味著人身失去自由,這種直接效果卻是令人不快的;人們既不會費神耗時去想象監獄會產生何等間接效果,同時又是以一種事不關己的心態來看待這些間接效果,自然不大會受其影響。因此,監獄總歸是令人不快的存在;它越是適合其遏制犯罪的目的,對于囚禁其中的人來說就越令人不快;相反,一座宮殿卻總是令人愉快的,但它的間接效果卻往往不利于公眾生活,因為宮殿可能助長奢華之風,并樹立腐朽的生活方式為榜樣。然而,它讓住在里面的人享受到舒適、愜意和歡樂,這些直接效果卻是令人愉快的,并使人們產生無數美好的想象,因為想象力通常都是以這些直接效果為依據,因此很少會有人進一步深究一座宮殿會帶來的更為長遠的間接后果。

彩繪或石膏仿制的樂器或農具常常作為裝飾品擺放于客廳或餐廳,真是令人賞心悅目;但是,如果把這些紀念品換成外科手術器械、解剖刀、截肢刀、截骨鋸和鉆孔器,則是荒誕而又令人震驚的。可是,外科手術器械總是比農具擦得更加錚亮,而且往往更加符合其預期目的,即患者的康復,其間接效果也是令人愉快的;但由于它們的直接效果是給患者帶來痛苦與折磨,一看到它們就會令我們感到不快。作戰武器令人愉快,雖然其直接效果似乎同樣是帶來痛苦與折磨,然而那是敵人遭受的痛苦和折磨,對此我們毫不同情。對我們來說,武器直接與勇氣、勝利和榮譽等令人愉快的想法聯系在一起,那么,刀槍這些武器本身就成為服飾中最精華的部分,其仿制品也就成為建筑物上最華麗的裝飾品了。

人的思想品質也大抵如此。古代斯多葛派的學者認為,統治世界的是一位聰明絕頂、無所不能、慈悲為懷的神靈,每種事物都是宇宙這個大計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旨在促進整個世界的總體秩序與人類的幸福;因此,人類的惡習和愚昧,正如聰明與美德一樣,都是這個宇宙中合理的存在。神靈擁有永恒的藝術手段,能夠從邪惡中引發善良,從而使得邪惡同樣有助于促進大自然這一偉大體系的整體繁榮和完善。然而,這種推論無論多么深入人心,也無法消除我們對邪惡的出乎本能的憎惡,這些罪惡行徑的直接效果破壞力如此之大,而其間接效果又離我們實在太過遙遠,以至于往往被我們忽略。

我們剛剛討論的那些情感也存在相同的情況。由于它們的直接效果令人極度不快,即使它們是以正當的方式表達出來,仍然會有點令人厭惡。因此,如前所述,它們就是這類情感,即在了解其產生的原因之前,我們既不愿意也不打算給予同情。當我們聽到遠處隱隱傳來的痛苦慘叫,我們立即就會關心到底發生了什么。如果叫喊聲持續傳來,我們就會身不由己地飛奔前往一探究竟。同樣,快樂也是可以傳染的,一張笑臉自然會讓觀者的心情轉憂為喜,并且樂于分享當事人的愉悅,從而感到自己之前那種憂慮和郁悶的心情頓時豁然開朗、興高采烈。然而,對于仇恨和怨憤的表情來說,情況則截然相反。一旦遠處傳來的是聲嘶力竭、暴戾狂躁的怒吼,我們既恐懼又厭惡。與聽到痛苦的呼號而趕去救助不同,我們不會朝那種聲音奔去。女人和膽小怕事的男人都會對此恐懼不已,盡管明知自己并非發泄怒火的對象,也會由于設身處地的設想,被嚇得瑟瑟發抖。即便是那些意志堅強之人,內心也會深感不安;雖然這種不安不至于令其害怕,但足以令其感到憤怒;憤怒,正是他們置身其境時才會感受到的情感。就仇恨而言,情況也是如此。一味地怨恨只會使人感到厭惡,而無法引發同情。從本質上講,憤怒和怨恨這兩種情緒都是我們厭惡的對象。那些令人不快的粗俗狂暴舉動,從來沒有也絕不可能激發我們的同情,反而會妨礙我們產生同情之心。悲傷會令我們不由自主去關心悲傷之人,怨恨卻令我們不管其原因如何,也會更加厭惡和疏遠怨恨者。對于那些粗鄙低俗、極不友善的情緒,那些導致人們彼此疏離的情緒,造物主仿佛故意使其難以傳播,看來此乃天意。

音樂,不管是模仿快樂或悲傷,都能使我們真實地感受到相應的情緒,或至少能使我們很容易想象出這些情緒。然而,音樂一旦表達憤怒的情緒,則會令人心生恐懼。歡樂、悲傷、愛戀、欽佩、忠誠,這些都是富有天然的音樂性的情感,其天然的曲調顯得柔和動聽;各個樂章有規則地停頓,自然而然地產生區別,產生相應的曲調回旋和再現。與此相反,表達憤怒的聲音,以及表達所有類似情感的聲音,都是極為刺耳、極不和諧的。表達這些情感的樂章無章可循,長短不一,并且用不規則的停頓加以區分,難以對其進行再現和反復;即便確實模仿了,也會令人非常不快。一次完美的演奏,如果表達的是和善友好、令人愉快的情感,就不會讓聽眾產生任何不合宜的感覺;如果表達的只有仇恨和憤怒,其荒誕和怪異就令人無法接受了。

那些令旁觀者感到不快的情緒,也不會令當事人覺得高興。仇恨和憤怒猶如毒性最強的毒藥,對幸福愉快的心情極為有害。一旦感受到仇恨和憤怒的情緒,會使人感覺到一些粗魯、刺耳且令人驚恐不安的東西,給人一種撕心裂肺、心煩意亂的感覺,破壞人們內心的平靜和安寧,而內心的平靜和安寧正是感受幸福不可或缺的要素;只有感恩與博愛這些與之截然相反的情感,才有助于人們獲得內心的平靜和安寧。同伴的背信棄義和忘恩負義,常常導致那些寬宏大量和心地善良之人蒙受損失,但并不會令他們感覺懊惱;即使他們有所損失,一般來講,他們仍然會泰然處之,快樂如常;然而最令其心煩意亂的,是想到有人對他們做了背信棄義、忘恩負義之事;在他們看來,由此激發的不和諧和不愉快的情感,才是對他們最嚴重的傷害。

那么,我們究竟該怎樣才能使憤恨的發泄變得完全被人理解,報復行為也能完全得到旁觀者的同情呢?首先,令人憤恨的事端必須足夠嚴重,若不表達一下憤怒,我們就會遭到周圍人的鄙視,永遠蒙受恥辱。對于輕度的冒犯,最好寬容以待;那種點火就著、剛愎自用和吹毛求疵的脾氣最易招人鄙視。我們發泄的怒火必須控制在別人能夠接受的范圍內,而不能只憑一時之氣。與其他的情緒相比,憤怒的合理性最容易遭到質疑。發泄憤恨時,特別需要我們認真考察它是否合宜,是否合乎情理,還應該認真考慮冷靜而公正的旁觀者的感受,然后決定我們是否可以縱情發泄怒火。只有適時表現我們的寬宏大量,才能贏得更多的尊敬和敬佩,這也體現了我們的氣度和品性,既平易近人又坦誠相見,意志堅定而不剛愎自用,氣宇軒昂且不卑不亢;既不任性妄為,更不低級庸俗;有的只是寬宏大量、坦誠直爽和謹言慎行,即便對于冒犯我們的人,亦應如此。簡言之,我們無需費盡心機地表現這種風度,它們完全是我們舉止行為的自然表露,表明憤怒并不會讓我們泯滅人性;如果說我們順從了復仇的意愿,那也是出于無奈,出于必須,是由于一再受到了嚴重的挑釁。如果面對憤恨能夠做到這般收放自如,就不失為一種寬宏大度的高尚之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盈江县| 巍山| 浦东新区| 汉寿县| 湖口县| 闵行区| 麦盖提县| 微博| 绥阳县| 杨浦区| 新津县| 新竹市| 凤台县| 钟祥市| 龙井市| 沂南县| 泽普县| 都昌县| 涟源市| 开江县| 台东县| 塘沽区| 永安市| 修武县| 龙胜| 汉中市| 确山县| 永春县| 锡林浩特市| 诸暨市| 青冈县| 宽甸| 郓城县| 阳高县| 新营市| 沾益县| 九龙坡区| 彰化市| 偃师市| 隆德县| 剑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