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庭訓格言全鑒
- (清)康熙撰 王翠菊 范英梅評注
- 463字
- 2020-07-21 15:35:53
無適無莫 義之于比
訓曰:天下事固有一定之理,然有一等事,如此似乎可行,又有不可行之處;有一等事,如此似乎不可行,又有可行之處。若此等事,在以義理揆①之,決不可豫定②一必如此必不如此之心。是故孔子云:“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注釋】
①揆(kuí):度,揣測。
②豫定:事先決定。
【譯文】
天下的事固然有一定的道理,然而有一種事,像這樣似乎可行,但又有不可行的地方;也有一種事,像這樣似乎不可行,但又有可行的地方。像這類事情,在于用義理來揣度它,絕不可事先決定某一種是否必定這樣的先見。所以,孔子說:“君子對于天下而言,沒有什么事情適合自己做,也沒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一切以合理為原則。”
【解讀】
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都有其適用的范圍。從某一方面來說可以做,從另一方面來說卻又行不通。這就要求人們對于具體事情應有所分析和區別,可行者行之,不可行者棄之。我們行事處世,應當順應事物發展的規律,選擇可行的方面去做,以求趨利避害。“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找對了方向和目標,再付出應有的努力,那么再大的困難也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