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庭訓格言全鑒作者名: (清)康熙撰 王翠菊 范英梅評注本章字數(shù): 685字更新時間: 2020-07-21 15:35:59
為學之功 貴在堅持
訓曰:從來有生知,有學知,有困知,及其成功則一。未有下學既久而不可以上達者。但功夫不可躐等①而進,尤不可半途而廢。《書》云:“為山九仞,功虧一簣②。”正為半途而廢者惜也。

竹溪讀書圖(馮超然)
【注釋】
①躐(liè)等:躐,越過。指越過原有的等級順序。
②為山九仞,功虧一簣:九仞,極言其高。虧,欠缺。簣,盛土的筐子。堆成九仞高的山,只差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事情只差最后一點而不能完成。
【譯文】
訓言說:自古以來,人有一出生就具有學識明白事理的,有通過學習才能擁有知識明白事理的,有感到困惑然后頓悟的。待到成功,都是一樣的。一個也沒有。沒有學習既久而不能達到理想境界的。但學習不能超越應有的等級跳躍前進,尤其不能半途而廢。《尚書》中說:“用土堆成九仞之高的山,最后只差一筐土卻放棄了,功勞只差這么一點卻不能完成。”這正是替半途而廢的人感到痛惜啊!
【解讀】
俗話說得好:冰凍三日,非一日之寒。只有長期堅持,才有可能取得所希望得到的結(jié)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是學不好的。人的能力有所不同,因而接受書本知識的悟性也就不同,但只要付出努力,都會有所收獲。在現(xiàn)實生活中,愚笨的人通過努力獲得成功例子也不在少數(shù)。像愛迪生,小時候被當成一個愚笨的孩子,可是長大后卻成了一名了不起的科學家。如果不是他發(fā)明了電燈,恐怕至今我們?nèi)匀贿^著蠟燭和油燈相伴的生活。這說明,個人的奮斗很重要。然而,還有一點更為重要,那就是有目標,并為之堅持到最后,如果功虧一簣,那是很可惜的。成功是屬于堅持到最后的人的,誰能堅持到最后,誰就會取得勝利。這就是荀子所說的“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鍥而舍之,朽木不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