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柔撫遠人 宣教安邊

訓曰:爾等見朕時常所使新滿洲數百,勿易視之也。昔者太祖、太宗之時,得東省一二人,即如珍寶,愛惜眷養。朕自登極以來,新滿洲等各帶其佐領或合族來歸順者,太皇太后聞之,向朕曰:“此雖爾祖上所遺之福,亦由爾撫柔遠人,教化普遍,方能令此輩傾心歸順也,豈可易視之!”圣祖母因喜極降是旨也。

訓曰:王師之平蜀也,大破逆賊王平藩于保寧,獲苗人三千,皆釋而歸之。及進兵滇中,吳世璠窮蹙,遣苗人濟師以拒我。苗不肯行,曰“天朝活我恩德至厚,我安忍以兵刃相加遺耶?”夫苗之獷悍,不可以禮儀馴束,宜若天性然者。一旦感恩懷德,不忍輕倍主上。有內地士民所未易能者,而苗顧能之,是可取也。子輿氏不云乎:“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寧謂苗異乎人而不可以德服也耶?

【注釋】

①新滿洲:又稱為“伊徹滿洲”,是相對于舊滿洲(即佛滿洲)而言的。指清軍入關后被編入八旗的滿洲人。

②佐領:清朝官職名,即“牛錄章京”的漢譯,正四品。作戰時領兵官,平時為行政官,掌管所屬戶口、田宅、兵籍、訴訟諸事。其職多為世襲。

③吳世璠(?—1681):平西王吳三桂之孫,吳應熊長子。康熙十七年(1678)八月吳三桂病死,吳世璠繼任吳周皇帝。康熙二十年(1681),定遠平寇大將軍趙良棟、彰泰、賴塔等從蜀、黔、桂三路入云南,占五華山,圍昆明城,城內糧食不繼,文武大臣紛紛投降。十月攻破昆明,吳世璠兵敗自殺。三藩之亂遂告結束。

【譯文】

訓言說:你們經常見我派遣數百名使者前往新滿洲,不要小看這件事。過去太祖、太宗在位的時候,能夠得到東三省一兩個人來朝,就視如珍寶一般,愛護備至。自從我即位以來,新滿洲等地的首領以及其部下佐領,或者是全族的人前來歸順我大清皇朝。太皇太后聽說了這件事,高興地對我說:“這雖然是你祖上留下來的福報,也是因為你以懷柔的政策安撫邊遠之人,讓教化普及到全國各地,所以才能夠使這些人死心塌地前來歸順。怎么可以小看這件事呢?”因為特別高興,太皇太后才下達了這樣的懿旨。

訓言說:我大清義師平定四川的時候,在保寧一帶大破叛逆的賊臣王平藩,俘獲了三千多苗人,但都把他們釋放了讓其回歸老家。等到我軍進兵云南中部,吳世璠山窮水盡,妄圖派遣苗人支持他抵抗我仁義之師。苗人不愿隨他前行,說:“天朝對我有活命的深恩厚德,我們苗人怎忍心以兵戈相向來回報呢?”苗人的粗獷彪悍,是不可以用禮儀來馴服和約束的,好像他們天生就是如此。可一旦使他們感恩戴德,他們就不會輕易背叛其主。有些在內地人民和讀書人所不容易做到的,苗人反而能做到,這確實是可取的地方。孟子不是曾經說過嗎?“用武力迫使人馴服的,并非真正的心服,而是他們還不具備抗衡的力量。以德服人的,才會使人真正地心悅誠服。”難道說苗人不同于一般人,不能用德去征服他們嗎?

【解讀】

對于邊遠地區不歸附自己的人,只靠武力壓制不是辦法,很多時候采取柔撫政策反而會效果更好。諸葛亮七擒孟獲,終于使孟獲真心臣服,不再反叛。而康熙也采取柔撫遠人政策,顯示了他作為一代帝王的長遠眼光與寬闊的胸襟氣度。他所采取的一系列安邊措施和政策,仍然是一個很好的借鑒。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治市| 舒城县| 卓尼县| 崇信县| 宁安市| 合山市| 绵竹市| 光山县| 古丈县| 玉山县| 遵义县| 自治县| 广平县| 松阳县| 义乌市| 秦皇岛市| 东港市| 土默特右旗| 赤水市| 永平县| 樟树市| 和顺县| 盐城市| 乌兰县| 个旧市| 厦门市| 桓仁| 松潘县| 怀柔区| 专栏| 枝江市| 定州市| 芦山县| 舒兰市| 琼结县| 崇阳县| 荣昌县| 阿图什市| 青田县| 大化| 洪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