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育男孩:讓男孩更優秀的100個細節
- 趙雪峰
- 1292字
- 2020-07-21 15:37:55
細節4 從小就要愛上自己的性別
為什么在孩子對自己的性別認同和性別角色已經確立的情況下,還要強調讓孩子愛上自己的性別呢?因為有些孩子即使明確知道自己的性別,在父母的強制教育下也產生了與自己性別相符的行為,但在心理上卻很排斥自己的性別。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一種叫性別認同障礙的心理疾病,這種心理疾病是指一個人在心理上無法認同自己與生俱來的性別。有這種心理疾病的人通常會產生變性、跨性別或異性裝扮癖等情況。盡管小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很少,一般到成年后才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但做父母的還是要早點給孩子灌輸健康的意識。
孩子幼年時期出現性別認同障礙,并不意味著成人時也會出現性別認同障礙,大部分有性別認同障礙的孩子到青春期發育時,會恢復正常的性別角色,因此,發現孩子出現性別行為異常,父母不必過于焦慮,可以詢問心理醫生,在醫生專業的指導下引導孩子走向健康。當然,一旦孩子出現性別認同障礙,要想改變得經歷艱難的歷程,父母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數據顯示,男孩患上性別認同障礙的概率要高于女孩,所以男孩父母一定重視孩子性別角色的培養,那么,平時應該注意哪些呢?
1.父母對孩子的性別表示贊賞
讓男孩感覺到父母對自己是男孩的事實很高興,孩子也會對自己的性別感到滿意,從而在心理上認可自己的性別。有些父母即使對孩子性別感到有些許的遺憾,也應很好地控制自己,不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如不在孩子面前說:“我不喜歡男孩”“如果你是個女孩多好”之類的話。父母應該明白,男孩女孩都一樣,沒有必要因為孩子的性別而產生對孩子的厭煩。
2.為寶貝樹立良好的性別角色榜樣
父母就是孩子絕好的性別角色榜樣,在日常生活的身體和視覺接觸中,孩子可以從爸爸身上認識男性角色,從父母身上發展對異性的信任,所以爸爸媽媽要注意自己身上的性別特征,甚至是性格特征,這對孩子的影響是終生的。爸爸媽媽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自然情景讓孩子理解不同的性別角色,如爸爸和兒子一起勞動,讓兒子感受作為男子漢應有的堅強和力量。
3.父母對社會性別二元化要有客觀的認知
讓男孩覺得作為男子漢是很美好的事情,父母自己首先要對世界的組成有正確的認知,應該告訴孩子男人各有各的風采,女人各有各的特點,這些構成了豐富的人類社會,形成了璀璨的人類文化。不必刻意地貶低女性在男性中的地位,從而達到男孩愛上自己性別的目的。父母在性別教育上,只要順其自然,輔以正確的引導就可以了,不必要太過張揚或擔心,否則會讓原本健康的孩子反而變得不正常起來。
可以說,對孩子健康的性教育不是簡單的性器官知識的教育,而應是生理、心理全面的認識,是整個人生教育的一部分。父母應有目的地從生活中讓孩子認識男性和女性在家庭和社會中的責任和義務,促使他們從小確定正常的性別心理,為孩子形成良好的性別認知打下基礎。有了這樣的基礎,孩子才會真正地從心里認可自己的性別,愛上自己的性別,并為自己是個男孩而感到高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