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你說話孩子就不聽
- 郭春光 王珍珍
- 1461字
- 2020-07-17 13:55:15
孩子,要踩著“錯誤”的階梯前進
在這個世界上,誰能保證自己從來不犯任何錯誤呢!很多父母一旦看到孩子犯錯,馬上如臨大敵,恨不得立刻糾正孩子的錯誤,實際上,這樣的做法完全是錯誤的。犯錯,正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然經歷的階段,錯誤就像是階梯,孩子要踩著階梯不斷前進,才能漸漸成長、趨于成熟。
在親子教育中,很多父母對于孩子都存在干預過度的情況,例如,在孩子完全有能力獨自吃飯的情況下給孩子喂飯,在孩子可以獨立自主學習的情況下幫助孩子解決難題,在孩子可以獨立洗澡的情況下繼續幫著孩子洗澡……看起來,這樣的父母對于孩子的關懷無微不至,實際上,父母正在以溺愛害孩子——凡事代勞讓孩子不會犯錯,也正是這樣的過度保護,讓孩子無法知道自己要想獨立生存必須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試問,父母再愛孩子,能夠陪伴孩子度過一生嗎?答案是不能。再愛孩子的父母也有老去的一天,也有離開孩子的一天,如果不盡早提升孩子的獨立生存能力,孩子將來如何面對人生、面對這個殘酷的社會呢?
明智的父母不會為了避免孩子犯錯而代替孩子做所有事情,相反,他們會鼓勵孩子成長和進步,即使看到孩子犯錯,也絕不對孩子過于挑剔和苛責。他們會引導孩子改正錯誤,并激勵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不斷地前行、努力地進取,哪怕親眼看到孩子摔倒,他們也絕不斥責孩子,更不會著急地去扶起孩子。他們知道,孩子唯有學會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才能最大限度激發生命的能量,才能活出屬于自己的精彩。
在大概半個月的時間里,這已經是小雪第三次忘記帶鉛筆盒了。媽媽很無奈,她不得不請假回家幫小雪取鉛筆盒,然后再叮囑小雪下次不要忘記。然而,小雪根本沒有把媽媽的叮囑記在心上,沒過多久,就又忘記帶鉛筆盒。為此,這一次,媽媽不準備幫助小雪回家拿鉛筆盒,而是要讓小雪自己度過沒有鉛筆盒的一整天。
果然,小雪沒有鉛筆盒,一整天的時間里不是向這個同學借筆,就是向那個同學借尺子,要不就是向另外一個同學借用橡皮。為此,她還違反了課堂紀律,被老師狠狠批評了一通。有了這次經歷之后,小雪一回到家,就把鉛筆盒裝入書包,在寫完作業之后,也會認真地檢查一遍書包。晚上,媽媽正準備提醒小雪不要忘記帶鉛筆盒,卻看到小雪已經把書包收拾得整整齊齊,不由得問小雪:“小雪,這次怎么這么自覺呢?”小雪笑著說:“我可不想再向人借筆啊橡皮之類的,否則,就太糟糕了?!眿寢屓滩蛔⌒ζ饋恚f:“那你可要記住,以后每天都要整理好書包。不但忘記帶鉛筆盒很麻煩,忘記帶書本、作業本,同樣很麻煩。媽媽也要工作,以后都不能請假幫你取各種學習用品。”小雪點點頭。
對于小雪在半個月的時間里四次忘記帶鉛筆盒,媽媽沒有指責小雪,前三次都回家給小雪取鉛筆盒,到了第四次,為了給小雪一個教訓,讓小雪知道粗心大意忘記帶鉛筆盒的后果,媽媽沒有再回家幫助小雪取文具盒,而是讓小雪一整天的時間都向同學借用文具。果然,小雪從中得到深刻的教訓,當天放學回到家里就主動收拾書包,準備好文具盒和書本等。不得不說,媽媽很聰明,她先是提醒小雪,后來才以事實懲罰小雪。
當然,這里不是說作為父母絕對不能幫助孩子,在孩子遇到無法憑著自身力量解決的難題時,父母還是要傾盡全力幫助孩子。但是,當孩子可以憑著自身的力量去解決問題的時候,父母就不要過多干涉。一個在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與呵護下長大的孩子,也許從未嘗過失敗的滋味,但同時也會沒有自信。這是因為,一個人的自信,是要通過各種事情驗證自身的能力才能獲得的。對于孩子來說,一定要保持學習的姿態,也要堅持從錯誤中學習和成長,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自我、成就自我,成為充滿自信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