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憶宮殿:成為記憶高手的秘訣
- 林約韓
- 2406字
- 2020-07-17 13:49:01
第三節 提高大腦“生產力”的三個步驟
1.把信息內容變成有意思的內容
從5分鐘背下100個數字的例子,我們已經知道把信息轉化成為故事更容易記憶。那么我們可以確定,記憶第一步就是把沒有意思的內容轉化成有意思的內容。因此,可以總結為:轉化信息即把沒有意思的變成有意思的,把沒有邏輯的變成有邏輯的,把不理解的變成理解的,這是快速記憶的第一個步驟。
首先,我們一起來理解“沒有意思的變成有意思的”。這里的“沒有意思”指的是抽象的、不好理解的,或者是比較公式化的、拗口的內容,而“有意思”是指形象化的、熟悉的、幽默的、有趣的內容。也就是說,要把信息從抽象的、枯燥的一面,變成活潑的、有趣的、熟悉的、幽默的一面。這個要求應該會難倒一大片吧!很多人一定會說,這個工作簡直是做藝術或是科普,很多人一輩子做不出幾件作品,要進行有意思的轉化太難了,看來記憶方法不好學。很多人被它難倒了,再也不想學記憶法。之所以感覺困難,那是因為不得法,沒有建立轉化規則。我們想想,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這么復雜,我們都可以轉化成為文字記錄,轉化過程你也沒覺得難吧!為什么呢?因為我們有漢字,而漢字是已經轉化好的“零件”,想表達什么內容,我們只需要將它取出來組合就行了。這樣看來,我們只需要學習信息轉化成漢字的方法,建立一套規則,把信息轉化成“有意思”的圖像倉庫或是短語倉庫,以后看到信息就“翻譯”成“有意思”的內容就可以了。有了思路,具體操作方法將在本書后面的內容中教給大家。
2.使信息產生新的關系,創造出有規律的關系
面對一篇幾千字上萬字的文稿,如果我們只是簡單地將它變成有意思的內容,這樣會產生大量的有意思的故事小聯想碎片,假設我們把要背的信息分成200個小段,每個小段都已經轉化成有意思的圖像,這樣要背下來還是很難,因為你需要記憶200個小故事,你還必須保證它們之間不會產生混亂。如果你把200個信息的聯想混到一起,這樣會導致最后你背的東西都串在一起,分不清楚了。
為了記得清楚,我們5分鐘背100個數字的時候分成3組,前兩組都是40個數字為一段,最后20個數字單獨為一段,這樣我們只需要記憶3個信息就可以了。我們怎么做到分成3組,把它們聯系起來,變成更復雜的故事,把原來的故事套在里面?我們需要加強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不止是把它們連在一起,還要形成一個整體的故事。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把轉化出來的信息使用一條線索聯系起來。
關于產生關系,最重要的是這個關系要符合生活中的邏輯。舉例說明,我們看到桌子和蘋果,自然會想到桌子上面放著一個蘋果。桌子和蘋果產生的關系很自然,沒什么特別,卻能讓我們想到,桌子上有什么?有蘋果。這是第一組關系。如果桌子放一邊,蘋果在旁邊的地上,桌子上沒有蘋果,蘋果放到桌子邊上,它們沒有關系,這是第二組關系。第三組,我們想象桌子有一張大嘴,桌子還長手拿蘋果來吃。這是夸張的手法,卡通化了,將桌子擬人,我們把這個定義為第三組關系。接下來我們來定義第四組關系,把桌子卡通化,變成有手、有眼睛的桌子,將蘋果變成一個卡通蘋果,有手有腳的。但是蘋果畫在紙的右邊,桌子畫在紙的左邊,它們中間是空白的,沒有任何關系。大家認為這4組關系中,哪一組對我們的記憶最有幫助?前面我說過,有關系的才好記,所以我們很快會排除沒關系的兩組,最后就是蘋果放桌子上和桌子吃蘋果這兩組。其實心理學家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做過實驗,實驗內容和我上面舉例的相似。大家一定會猜想,是不是卡通化夸張的一組記憶效果最好,事實上,實驗證明,普通的關系組記憶效果最好。我最初看到這個實驗,感覺似乎不太科學,但是之后我在使用記憶方法的過程中慢慢體會到,關系所產生的邏輯越符合生活關系記得越牢固,如果生活關系太平常不足以產生線索的時候,才會加入夸張來幫助記憶。
3.組成模塊,并且練習它們,直到自己能脫口而出才算是大功告成
如果你覺得把有關系的信息組合在一起,就算大功告成,記憶信息就可以從短時記憶變成長期記憶,可以永久記住,那就大錯特錯了。上面我們5分鐘記憶了100個數字,我讓大家進行了回憶,并試著默寫出來,相信大量的讀者一定可以做到這一點,可以正確回憶和寫出來。但問題是,3天后你還記得嗎?30天之后呢?隨著時間的變化,你一定會對故事產生“遙遠感”,覺得好像記得,但想不起細節。能回憶出重點的信息并轉成數字,但是有很大部分已經忘記了。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也是我們大腦需要的功能,如果我們每天將所有的信息都記住,長年累月下來,大腦處理新信息的速度就會變慢。所以,我們需要將大量信息總結分類成一個點,以后想到這個點就代表了一大堆的信息,比如想到一件事,你會說這是去年的事、這是上半年的事。我們用時間進行歸類,這樣這些事具有了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時間上處于同一個階段。當然有很多歸類和總結,使我們對事情有了新的看法,讓我們更好地創新。所以,我們是注定會遺忘的,而且遺忘是有好處的。關鍵問題是有一些我們不可以遺忘的信息,或是在一段時間內不能遺忘的東西,我們就必須做到準確記憶,這時候我們需要與遺忘做斗爭了。
如何做才能讓我們準確記憶呢?答案是重復!記住之后,就要回到一開始我們提的“有效的重復”。只是這時候重復,我們必須加入一個新的觀點,叫“組塊重復”,意思是把有相關意義的內容放在一起重復,一直重復到能不加思考地回憶出來才算是成功了。
那什么是把相關意義的內容放在一起重復呢?換句話說,就是組塊重復如何操作呢?
首先,當我們把信息放到一起,變成有聯系的內容時,這些信息便變成一個整體。我們復習的時候,必須以這個整體為單位,進行朗讀和背誦。也就是整體需要一氣呵成,同時完成整體的默寫或是背誦或是朗讀過程,即使你想停止也需要在完成一個單元模塊之后,這樣這些信息在腦子里才是一個完整的信息塊。這一點在復習的時候非常重要,第一可以避免相近信息的互混,第二可以更有規律地復習信息。所以,大家以后在記憶和復習時必須更細心地注意組塊的信息和信息塊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