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
- 楊景云
- 1184字
- 2020-07-17 13:47:12
站出來,為自己的一切行為負責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天生懶散,遇事喜歡逃避,即便內心有宏大的目標,也缺乏執行的勇氣。在西方,懶惰是七宗罪之一,懶惰的人通常怯懦、缺乏想象力、無責任心;不知道生活的目的,不能主動地思考問題;沒有時間觀念,事情總是想著明天做;明明沒做什么事情卻老是覺得身心疲憊,打不起精神。
懶惰不僅僅是身體和精神的問題,更是思想認識的問題。把一個人從這種懶散懈怠的狀態中拯救出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責任心的加強。
老張和老王是兩個木工師傅,有一次,他們在一起工作時,老張把一枚釘子遞給老王。可是就在兩人交接的時候,釘子掉到了地上。地上散落著一些下腳料,要找一枚釘子并不容易。
在這個時候,他們應該怎么辦呢?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可能會出現下面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形,是老張和老王開始吵架,老王指責老張沒拿穩釘子,老張則怪老王手滑了才使釘子掉到地上。他們一直在爭論這是誰的責任,壓根忘了爭吵的初衷是什么。
第二種情形,是老張和老王都表示應該先找到釘子才是正事,他們為了盡快找到釘子,分頭行動,一個從這邊開始找,一個從那邊開始尋找。
無疑第二種情況才是正確的態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或那樣的借口。當人們做不好一件事情,或者完不成一項任務時,就會有很多借口,在借口的遮擋下,他們很容易學會抱怨、推諉、遷怒,甚至憤世嫉俗。其實,最終他們都會發現,借口就是一個敷衍別人、原諒自己的“擋箭牌”。尋找借口,無疑是掩蓋了自己的弱點,推卸了自己的責任。即使有什么問題沒有解決,也別費盡心思地去找各種借口為自己辯白,而是將所有的情緒都放下,先解決問題,只有解決問題才是最關鍵的。
這種精神在現代職場,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聰明的人總是在上司吩咐任務的時候,不會有畏難情緒,他們永遠會把那些艱巨的任務應承下來,然后再去想做事情的辦法。如果你一開始就拒絕了,那么你就永遠沒有機會獲得成功。有些任務雖然充滿了挑戰性,但卻是可以做到的。在這個處處對優秀者有更多選擇機會的社會里,我們要學會用自己的能力來讓人對你刮目相看。為了讓自己與優秀者表現得一樣出色,就需要自己付出雙倍的努力。千萬不要為自己冠上弱者的稱號,那樣只會讓你一次又一次地與成功失之交臂。
沒有人能夠預知事情的結果,但是每個人都能夠通過自己的決心來改變事情的未來,這樣你也可以摘得勝利的果實。
每天,我們需要對自己說:“我是一個不需要借口的人,我對自己的言行負責,我知道活著意味著什么,我的方向很明確,我知道自己的目的,我懷著一種使命感在做事情。我行為正直,自己做決定并且總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事情。我不抱怨自己所處的環境,努力克服困難,不去想過去而是繼續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我有完整的自尊,我無條件地接受每一個人,因為在上帝的眼中,我們都是平等的,我不比別人差,別人也不比我好。作為一個沒有任何借口的人,我對自己的才能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