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表達力提升訓練
- 王瑛
- 1398字
- 2020-07-17 13:47:26
學會溝通,肢體語言必不可少
在還沒有完全掌握語言表達能力時,孩子就本能地學會了肢體語言。對于每一個孩子而言,肢體語言都是至關重要的,他們在年幼的時候憑借肢體語言進行交流,等到他們長大了,哪怕對于語言運用得非常嫻熟,也依然把肢體語言作為重要的交流輔助工具。從這個意義上而言,成年人要想與孩子進行溝通和互動,就一定要了解孩子的肢體語言,并且透過肢體語言把握孩子的情緒狀態、心理意圖等,從而積極主動地對孩子的很多行為做出及時的回應和恰到好處的反應。從滿足孩子需求的角度而言,成人要先了解孩子的肢體語言,才能深入了解孩子的需求,再恰到好處地滿足孩子的需求。唯有如此,孩子才能身心健康地成長,其智力、語言表達等各個方面的能力也隨著成長不斷推進。
其實不僅對于孩子而言,即使在成人的溝通和交流中,肢體語言也起到非常重要的輔助作用,有的時候還會超越口頭語言,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作為成人,一定要讀懂孩子的肢體語言,也要引導孩子掌握肢體語言,善于運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這樣一來,孩子的表達能力將會得到大幅度提升。曾經有心理學家經過研究證實,很多情況下人們可以刻意地組織語言,起到掩飾內心的作用,所以相比起語言,肢體語言表達的信息往往更加真實。尤其是孩子,因為還沒有完全熟練地掌握語言表達,他們更擅長使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內心,諸如情緒狀態、心理狀態等。孩子最直接的表達就是高興了就笑,生氣了就哭。從一出生開始,孩子就會利用哭泣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求,例如渴了、餓了、尿了、拉臭臭了,孩子都會出于本能而哭泣,讓照顧者第一時間就意識到他們有新的需求了。
那么,如何才能訓練孩子的肢體表達能力,讓孩子隨著年紀增長,對于肢體語言的運用更加純熟呢?首先,父母要為孩子營造安全的環境。當孩子感到緊張不安或者焦慮恐懼時,他們就會出于本能地進行自我保護,表現出拘謹的樣子,而不會盡情展現肢體語言。唯有在放松的環境里,孩子才會更加樂于表達,也會創造性地使用肢體語言,讓肢體語言更加豐富多彩。其次,父母要為孩子做出良好的示范,經常對孩子使用肢體語言。要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有的時候父母的無心之舉就會被孩子學習,也成為孩子的習慣性動作。例如有個幼兒園的小女孩回到家里居然雙手掐腰指著爸爸媽媽的腦袋,批評爸爸媽媽。對于這個非常成人化的動作,媽媽經過仔細詢問才知道,原來女孩在幼兒園里經常看到老師以這樣的姿態批評小朋友,所以不知不覺間就學會了。最后,父母還可以激發孩子的創新性和想象力,讓孩子從更多的渠道學習肢體語言,從而讓孩子深入了解肢體語言,也惟妙惟肖模仿肢體語言,直到掌握更豐富到位的肢體語言表達方式。總而言之,為了提升孩子的表達能力,父母一定不能忽略孩子的肢體語言。日常生活中,父母還可以帶著孩子玩各種小游戲,從而讓孩子在輕松自在的環境中更熟練地掌握肢體語言。例如在很多電視娛樂節目上,都有“猜猜猜”的游戲,即搭檔兩個人中,一個人負責看圖片做出各種動作,并且以不相干的語言盡量描述圖片上的事物,而另一個人則憑著這些動作以及與對方的默契,猜出對方正在表演的事物名稱。毫無疑問,這樣的游戲非常有利于提升肢體語言表達能力,對于提升孩子的描述能力也會有很大的幫助。雖然孩子對于肢體語言的使用是與生俱來的本領,但是要想把肢體語言運用得更好,還是需要父母多多引導和啟發孩子,并且充滿耐心地對孩子開展相關訓練。